APP下载

如何构建更为合理的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体系

2019-12-13陈帝金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高职院校

陈帝金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广东省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强。目前,广东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存在监督体系相对比较完备、监督的“强度”不断加大,但是由于监督评价体系中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导致资金使用情况信息整合不够、评价指标不规范等问题。如何构建适合的监督评价体系是摆在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一个难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广东省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发现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此提出了监督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希望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评价,实现财政专项资金安全性强,使用效率高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项资金  监督评价体系

针对广东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体系现状,文章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构建广东省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監督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完善体系本身,更要通过不同的监督评价主体对同一评价对象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监督的建议。

一、广东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近几年,广东省为实现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拨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人才培养、特色专业、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为有效利用好些财政专项资金,广东省不断完善资金运行机制,其基本特点是:

统一性。目前,除了一小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拨付到学校财务账户外,大部分财政专项资金通过财政国库网上拨付,实现了财政专项资金的统一管理。

严格性。新时代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特点既有严格的预算资金管理,又有严格的资金使用监督,还有严格的事后资金审计。实现了从项目立项审批、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使用资金的监管和事后资金审计的系统性监督。

绩效性。新时代的财政专项资金更加强调资金的绩效性,非常注重建设成效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切实纠正了以往“只注重投入,不注重效果”的问题。

二、广东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广东省对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问题。

监督主体不够多样性。目前的监督评价以自评为主,财政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或者由财政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督评价。由于财政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是责任主体一方,与评价本身有着利害关系,可能会影响监督评价结果。

监督政策及时,执行落后。为了“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岗位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排查,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进行跟踪监控”,广东省2018年出台的《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但各高职院校在学习、理解、运用和执行《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法规时,存在滞后的现象。

监督评价指标的共性化太多。目前,广东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指标的设置基本类似,存在用某个监督评价表监督评价所有财政专项资金的现象。在构建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项目的个性化需求。

三、构建更为合理的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指标体系

在新时代下,面对日益增长的广东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已构建了审计评价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但缺乏监督评价体系。本文就如何构建适合广东省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构建监督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以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省《省级财政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为准则,以财政专项资金下达文件的目标为依据,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的正当性、目的性、合理性、科学性四大指标监督评价体系,实现培育出具有广东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流高职院校。

(二)监督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指标是根据监督评价目标所设置的,用于考核、评估和比较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的正当性、目的性、合理性、科学性。U={U1 ,U2 ,U3 , U4},U1即正当性 ,U2即目的性 ,U3即合理性 , U4即科学性,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再分二级指标。指标的设定既要有共性指标,又要有个性指标,相互联系,综合反映监督评价对象某个方面的特征。

(三)监督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布

在这些指标中,虽然各个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其在监督评价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各个指标在监督评价中的权重各有不同。在构建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下达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目标,赋予监督评价指标不同的权重。

四、实证研究

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为例,该校2016年资金收入21231.4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1674.69万元;同年资金总支出为16680.6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10818.92万元,项目建设支出5924.40万元。2017年资金收入26784.2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3527.83万元;资金总支出为14850.7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8423.40万元,项目建设支出4358.14万元。2018年,资金收入30000.6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5829.23万元,资金总支出203749.0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17934.48万元,项目建设支出15276.63万元。从该校三年的专项资金构成来看,财政专项资金是高职院校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且财政资金投入越大,项目建设的支出也越大。对于这类的高职院校,应构建怎样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呢?

(一)模糊综合评价基本模型

设评判对象为P: 其因素集[U=u1,u2???,um],

评判等级集[V=u1,u2???,um]。对U中每个因素根据评判集中的等级指标进行模糊评判,得到评判矩阵:

[R=r11,r12???,r1mr21,r22???,r2mrn1,rn2???,r3m](1)

其中,rij表示ui关于vj的隶属程度。(U,V,R) 则构成了一个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确定各因素重要性指标(权数)后,记为[A=a1,a2,???,an],满足[i=1nai=1],合成得

[B-=A·B=(b1-b2-,???,bm)](2)

经归一化后,得[B=b1,b2,???bm-,],于是可确定对象P的评判等级

(二)监督评价的分值计算和评价等级设定

设评价集V={v1,v2……v4},其中,v1:优秀,v2:良好,v3:平均,v4:较差。

综合我国现行评价体系和平衡记分法(SEC),我们选取了u1(资金到位率)、u2(资产转化率)、u3(资金投入平衡率)、u4(资金支出规范性)。U5(资金整体运转状况),u6(科技成果率)、u7(监督评价能力)、u8(监督评价的运用效果)等8个指标为反映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运用情况的主要指标。其中,u1、u2、u3、u4、u5是財务业绩方面的指标,原来都用精确的比率指标反映,但对它们适当地模糊化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财政专项资金的运转情况和所发挥的实际效果。

(三)模型分析结果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可得:

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分别为A=[0.5714,0.2857,0.1429],λmax=30000则,C.I.=0.0000则,C.R.=0.0000。

第1个、第2个以及第3个主因素下各子因素相互比较判断矩阵以及专家对各个子因素的评分数据的评分具体计算过程,

则:A=[0.5714,0.2857,0.1429]

则B=A\cdotR=[0.2161,0.40000,0.2857,0.3500]

进行归一处理得B=(0.1798,0.3328,0.2377,0.2496)

经过以上模糊综合评价,广东省某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的优良比率为51%,比率并不理想,需关注影响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的有关因素。

五、结束语

通过模型分析,广东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体系的构建存在两个方面的完善:一是监督体系构建的完善,二是监督体系作用的发挥。要构建好监督评价体系,并发挥其作用,关键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监督评价主体的多样性。监督评价主体是实现监督评价目的的规划者和实际操作者,是监督评价效果的关键因素。监督评价主体应该既有人大、政协、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等的政府监督评价主体,又有学校相关部门组成的内部监督评价主体,还有新闻媒体、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士的社会监督主体。

二是监督评价对象的丰富性。监督评价不仅要监督评价财政专项资金本身,还要监督评价监督评价主体。因为监督评价主体是监督评价效果的关键因素,其监督评价胜任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对监督评价主体的监督评价,剔除监督评体的不良因素,提高其监督评价能力。

三是监督评价指标的个性化设置。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根据监督评价的目标和财政专项资金的正当性、目的性、合理性、科学性分类。在构建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不同项目的个性化需求,赋予监督评价指标不同的权重,不断优化监督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高职院校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海宁:推动专项资金管理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