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2019-12-13车思益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新时代

车思益

摘 要:新时代赋予内部审计新的现实意义并对内审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普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旨在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克服内部审计困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制约范作用,成为优化高校治理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时代  内部审计  高校治理

一、新时代内部审计面临的新形势:

(1)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有利于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在2018年3月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内审部门虽然不能像业务部门为单位创造直接的利润,但是可以作为优化高校治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对高校治理体系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防范化解风险。

(2)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为适应新时代政治工作新要求,积极拓展审计范围,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把内部审计作为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和落实整改的有效工具,重点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审计,将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主要领导干部的履职尽责和依法行政的情况纳入审计范围,维护人民利益,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纠正四风,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保障。

(3)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经济健康运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呈现出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等新特征。改革任务繁重,内部审计需要找准定位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做好督察员,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审计和对关键环节的监督审计,大力推动改革发展,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发芽。其次做好守护神,监督公共资金的使用,保障使用效益的最优化,既不能让资金趴在账面上睡觉,毫不作为,也不能随意挪用、挤占资金,浪费资源。

二、新时代内部审计职能的变化

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必须重新思考其政治站位及职能转变,梳理新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一)内部审计功能加强,由原来纠错为主功能向预防、抵御功能转变

内审人员对审计功能定位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查错纠错,而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要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由被动查出问题向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转变,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内部审计是防止腐败问题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与公、检、法等部门不同,他们更多发挥事后审查、惩处作用。而审计功能是贯穿于单位日常活动中,可以针对高风险点提前介入,重点监督,经常审计,把控风险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内部审计范围扩大,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

现代内部审计已由传统的的财务导向型审计逐渐向价值增值性为主的管理审计变身。现代内部审计不仅仅只是针对于对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范围,审计的业务领域已经扩展到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性、单位重大决策部署、单位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业务流程和岗位设置的合理性、主要風险点的把控、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等方面。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要加强高校治理的宏观战略思维和导向,拓展审计范围全覆盖,积极参与大学政策的制定,为大学战略发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及行政管理提供客观、公正、合理的建议意见,以促进高校治理目标的实现。

(三)内部审计时间维度拓展,由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变

新时代高校内审由事后监督为主逐渐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覆盖。通过推动审计关口前移,事前、事中提前介入,有效发挥预警防范作用。例如工程跟踪审计,从事前项目申请阶段就提前介入,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后期项目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等全程无缝隙监督,提高风险的防控和化解能力。

(四)内部审计方法多样,由现场审计向联网审计转变

受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冲击,过去单一的审计方式从广度、深度、时间上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内部审计的要求。要善于广泛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助力内部审计工作,借助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来实现全过程监测,从而有效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比如通过信息化数据平台对预算执行度实现实时监测并及时提出预警。

三、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现实困境

新形势下,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对审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普遍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校普遍对内审工作不够重视,与当前形势对于提高审计质量迫切要求不相适应

在经济发展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的今天,高校面临内外部风险不断加强,风险把控难度也越来越大。单位层面内审工作开展普遍流于形式,轻实效,未能发挥审计应有的效用,主要体现在:内审机构缺乏独立性、权威性。有的单位还没有设立单独的内审机构,内审机构大都依附于财务、纪委等科室,有的单位虽然成立独立的内审部门,但其价值和意义却很难获得领导和其它部门的认可和重视,从经费安排、人员设置、机构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导致内审工作孤立无援,难以开展。

(二)现行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健全,与提高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治理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内部审计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作用是对高校治理体系实行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高校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和治理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现行的内部高校审计制度体系普遍不完善,大部分高校往往局限于对高校的主要业务风险点开展审计,如针对财务收支、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具体业务已经普遍建立相应内部审计制度。而对高校治理层面而言,制度和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和欠缺。例如大部分高校尚未开展对高校政策执行的跟踪审计,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审计和评价大部分高校也尚未涉及和重视。

(三)现行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与现代内部审计要求不相适应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