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游戏精神”构建作文自能评改课堂

2019-12-13任敏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游戏精神

摘要:作文自能评改课堂教学的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游戏精神”:重视学生主体,强调体验过程,崇尚创造创新,彰显个性风采。作文自能评改课堂通过创设“游戏场”、组织“群学习”、倡导“趣中学”,打破了“学”与“玩”之间的壁垒,引导学生在感受丰富学习乐趣的同时,体悟习作方法,培养习作能力。

关键词:游戏精神;作文自能评改;小学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B-0040-04

“学”与“玩”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领域,可以说,这两者几乎代表了童年的全部生活内容,构成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游戏与儿童密不可分。游戏因儿童而生,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成长。“游戏”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外显层面上的游戏活动,二是内隐层面上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揭示了游戏的本质,一般而言,它包含自由的精神、体验的精神和创造的精神。班马在他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中谈到游戏和学习的联系,他认为:“儿童期的心理能量在原始的冲动和社会性的压抑感下追求着释放(发泄),也追求着建构(学习),游戏的形态,即扮演角色,更多‘玩的乐趣,而游戏的内核,即未来实践,则更多‘学的意义。”[1]他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中蕴含游戏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使儿童的学习更多地和游戏精神相融:追求自由、主动创造、体验生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如何找回遗失已久的游戏精神呢?为此,我校进行了长达10年的作文自能评改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作文自能评改”,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融“导评导改”“自我修改”“示范评改”“互评互改”“评评交流”为一体的评改模式。学生通過“习作—修改—互评—评评—再修改”的多次信息反馈,养成主动修改并乐于与他人交换评改习作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分享,共同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和常规的作文教学比较,作文自能评改课堂更多地展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多维度对话,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辅导推动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在多维度的思维碰撞、语言交流中自主感悟、发掘写作的真谛。不难发现,作文自能评改的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游戏精神”:重视学生主体,强调体验过程,崇尚创造创新,彰显个性风采。

那么,作文自能评改的教学实施是如何打通“学”与“玩”之间的壁垒,彰显游戏精神,让儿童快乐地进行作文学习呢?经多年实践探索,我们形成如下三条实施路径和策略。

一、小学作文自能评改课堂需要创设“游戏场”

我们知道,教育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和展开的。其中,游戏氛围和游戏情境最易为儿童接受。席勒曾经说过:“发挥人类才能的理想环境是游戏的庭院。”[2]作文自能评改课堂,需要教师为儿童创造一个“游戏的庭院”,或者说,打造一个“游戏场”:一个让儿童感到安全、适合、愉悦的学习情境。这个“游戏场”的创设既需契合所教学的内容,更需契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因此,它既包括物理的有形的“场”——空间环境、课件、道具等,也包括抽象的无形的“场”——氛围、情感、态度等。作文自能评改课堂“游戏场”的打造,基于教师对课改理念的坚守:以儿童为本。

笔者曾执教一节作文自能评改课,参与南京市的一次展示。面对陌生的校园、陌生的教室、黑压压的听众,学生们难免有些拘谨。怎么办呢?笔者灵机一动,从闲话入手,采用“聊开”的方式导入课堂活动,进行“暖场”。有趣的对话,会心的笑声,一下子打破课堂上的僵局,学生的情绪轻松起来。

所谓“聊开”,就是用聊天的方式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儿童在心理上摆脱紧张情绪,从而更顺畅地进入学习情境。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猜谜、趣味游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进行作文自能评改学习。教师在渗透“游戏精神”的情境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情趣之间,让儿童打开壁垒,敞开心扉,以率真之态,投入学习。

二、小学作文自能评改课堂需要组织“群学习”

游戏是需要交往和合作的群体活动。在作文自能评改课堂中,学生围绕习作内容展开交往活动,平等对话的师生和生生间,其实就构成了一个个的学习的“群”。

小组合作是“群学习”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的师生交流中,教师垄断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相对被动的局面。作文自能评改课堂上以小组合作为单位的“群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而早在几千年前,《学记》中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其所表达的正是一种群体间交往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游戏精神。

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之间其实就在进行着“群学习”。“群学习”除了小组合作的形式之外,还有更多不明显、甚至没有明确分工而在课堂上自然生成的师生、生生间的学习形式,比如小作者和评改小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互助、课堂上对习作典型片段的修改和讨论等等。

“群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平等对话”。莫兰认为:“对话既是发展精神自主的游戏,又是发展精神自主的游戏规则。”[3]对话精神是一种游戏精神,是一种平等、理解、共享的精神。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主体间以语言等符号系统为中介进行的交往,它的基本特征是主体间的在场相遇、平等交流”,是“一个对话主体双方的视界融合过程”[4]。

有一次习作要求为“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别人(亲人、老师或朋友)说?可以传达问候,可以表示歉意,可以诉说委屈,也可以提些建议……注意写的时候,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在互评互改时,一个小组里产生了争论,引起争论的是一位学生习作《妈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开头:

“妈妈,您还记得上星期六发生的事情吗?那天虽然是晴空万里,可是我的心情却恰恰相反。”

在评价当中,学生展开了争论:

生1:我们发现她通过这篇文章主要表现自己的委屈,而文章开头描写天气的词语却是“晴空万里”。我想,如果能将“晴空万里”改成“阴云密布”,不更能表达她难过的心情吗?

生2:我同意。环境描写可以衬托人物心情,我觉得用“阴云密布”应该能够更好地表达文章中“我”的情感。

生3:老师,我不同意将“晴空万里”改成“阴云密布”。因为我们知道环境不仅可以从正面衬托人物心情,还可以从反面衬托人物心情。那么,为什么就不可以用“晴空万里”来反衬自己难过的心情呢?

作者本人:我不同意修改。因为那天天气本来就很晴朗,是个好天气。

生4:我觉得还是不改好,因为作文要求我们“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要求我们写作文讲求真实。天气本来是晴朗的,这么一改,不就是撒谎了吗,这就不真实了。

生5:我也觉得不用修改。真情实感不仅应该是情感真实,环境的描写也应该真实。

生6:老师,您教育过我们要做诚实的人,我觉得“诚实”这一美德,不仅应该表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当中,也应该表现在我们的作文当中。所以,我们的作文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表达效果,而随意地将“晴空万里”改成“乌云密布”。

多真实和精彩的思维碰撞!学生之间的对话充满着独立思考和真实自由的表达,在思维相互碰撞中,激发反思和进一步探究。这里,没有教师凌驾于儿童之上的权威声音和所给的标准答案。教师,甚至也成为“群学习”中的普通一员。

“群学习”的作文自能评改过程就是基于平等对话的主体之间的相互造就过程;是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与伙伴的视界相遇、融合、碰撞过程,也是实现自我反思、意义创生、知识建构的成长过程。

三、小学作文自能评改课堂需要倡导“趣中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如果学习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没有人督促,学生也能够自学不辍。小学作文自能评改课堂注重“寓教于乐”:愉悦教学氛围的创设、趣味评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玩的乐趣”,并在玩的体验中彰显作文修改和评价中“学的意义”。

(一)丰富的评改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之趣”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5]。活动中的体验精神是游戏精神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课堂内外开展趣味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和热情。作文自能评改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把时空让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评改实践中学习评改,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学生发现,原来自己可以不僅只是学生、只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分享者、推荐者,甚至是“小老师”……多种角色的自由转换和深入体验,让学生在新奇之余展开不一样的学习之旅。这种课堂,不仅在体验中引导学生发现作文的奥秘,也在体验中促进学生不断认识和发现自己。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这是成长的一种需要。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更具魅力的。

(二)多维度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感受“交流之趣”

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每个人的观点都会有所不同;同时,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而相互间的讨论和沟通,能够取长补短,促进个体对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因此,学习需要交流。深度交流产生智慧火花。高明的教师善于创设一个平等、宽松、愉悦的交流情境,让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在智慧碰撞的同时充满乐趣。作文自能评改课堂强调师生、生生、生本间的交流,从学生视角出发,阅读作品,互相评价,有效弥补了传统作文课堂中重视“写”而忽视“评”的现象,将作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评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而充实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表达观点、友好沟通中彰显自我,拓展视野,激发自信,学会表达。

(三)深入的思维碰撞,引导学生感受“探索之趣”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认为个体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时会感受一种被他称为“充溢”的令人满意的体验:“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如此地投入一项活动,以致没有其他什么事被看得那么紧要;这种体验本身是如此令人愉悦,以致人们甚至纯粹为了做这件事而付出巨大的代价。”[6]当教学融入游戏精神,会磁石般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探索。而当学生沉浸于“充溢”的创造性劳动中时,克服困难会成为学生内发的自我需要。在主动探索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深入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世界对接,形成关联,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文自能评改课堂上,当学生产生疑惑时,教师不会简单地评价对错与否,而是珍视他们不同的见解,借机创设交流情境,鼓励大家一起思考,在不断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寻找写作的真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自己探索中得到的写作知识,比起教师告诉他们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探索之趣”从而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汪活水”。课堂学习,因此真正起到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

(四)自主的评改过程,引导学生感受“生态之趣”

作文自能评改课堂,把学生的作文、评语、问题等现象都化为一个个资源,在课堂上有机地呈现出来,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思”结合起来,把学习的体验和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把学习的趣味和学生的成长融合起来,形成生态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7]。在上文所提到的教学实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晴空万里”不能改成“乌云密布”的原因,理解了“真情实感”的真正内涵,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真实、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获得成长。

席勒说过:“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8]教育的主旨是教学成人,这与游戏的内在精神是相通的。作文自能评改课堂和游戏一样是开放的、生成的、生动的,它和游戏一样关注儿童的心理、兴趣、热情,引导儿童在追求自由、主动创造、体验生命中得到发展。坚守儿童立场、认识游戏精神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志汝.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游戏精神[J].昆明学院学报, 2010(5):19.

[2]高洁.论教师的游戏精神[J].全球教育展望, 2008(10):42.

[3][4]王金娜.论教育的游戏精神[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7):39, 41.

[5]马秋玲.融合“游戏精神”的课堂文化[J].江苏教师,2014(18):21.

[6]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73-7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20.

[8]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24.

责任编辑:石萍

Construction of Writing Self-Evaluation and Revision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Game Spirit

REN Min

(Nanjing Qixia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  The idea of writing self-evaluation and revision classroom teaching contains rich “game spirit”, that is, emphasizing the subjects of students, accentuating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ing, advocating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playing up personality. Such classroom teaching has created “the game field”, organized “group learning”, and advocated “interest learning”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between “learning” and “playing”. As a result, students can enjoy the fun of learning, underst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cultivate their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 game spirit; writing self-evaluation and revision; primary school writing teaching

*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學规划第九期个人课题“用‘游戏精神构建‘童心课堂的实践与研究”(Ib1417号)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9-06-15

作者简介:任敏,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京,210046)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游戏精神
刍议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侧重习作讲评,观照“后作文”教学
《多情客游记》中的游戏精神解读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能力
情发于中,言无所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