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集团化企业投融资模式

2019-12-13马少卿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风险防控投资金融机构

马少卿

摘 要:金融市场资金链条的紧绷,金融改革将持续深化,资金成本继续上升,集团化企业在融资、发展上将陷入困局。本文以融资为主,投资为辅进行研究,结合集团化企业普遍投融资问题和成因,从重塑银企关系等方面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投资  融资  金融机构  风险防控

一、集团化企业投融资问题成因背景

一是内源融资严重不足。由于集团化企业盘子大,财务管理未形成统一化、整体性模型,导致集团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全局资金动态,只能按照各成员企业上报数据进行统计,使得盈利企业高额闲置资金沉淀在各商业银行,而亏损企业则从各商业银行借入高额贷款形成高额财务费用。二是过渡依赖银行贷款。 由于集团化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运作存在缺失,其90%流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使得其对银行信贷资金高度依赖,逐渐扭曲了银企关系,加剧了不合理融资结构。

二、集团化企业投融资模式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秉承集团化企业的内生需求,其成立内部金融产业致力于集中资金管理,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效率,防范金融风险,服务成员企业,助推集团发展,对集团投融资具有重大影响。2014年初,随着国家宏观经济不断下滑,煤炭行业持续走低,山西省爆发了振富、联盛等债务违约事件,为此,集团化企业需全面管理集团公司的投融资资源,化解投融资风险,最大化投融资资源的价值。

(一)统筹规划融资资源,降低融资风险

最大化发挥金融产业效力,盘活存量资产,把闲置资产充分利用起来,产生额外效益。优化产权结构,通过股权转让、股权回购、股权套作等多种形式多样化企业的产权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收购核心产业企业,出售或重组非主导产业企业,把集团内优质资产和资源配置给核心产业等手段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保持了现金流的稳定,形成了债务池(表内的融资规模+表外的对外担保),进行风险管理。

(二)接纳众多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合作契机

金融产业集中了整个集团化企业的融资管理,形成了统一对外接洽金融机构的契机,在整个投融资运行中,可达到多赢的机会和效果。仅从金融机构的广泛性就略显端倪,例如:成立金融产业之后,集团化企业乃至各成员企业对外贷款事项所涉及金融机构数量明显增加,除传统四大商业银行,更添加如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国泰君安、平安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以及数家融资租赁公司成为合作伙伴,此对集团化企业投融资作用不容小觑。

(三)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进一步优化融资策略

鉴于实体业经济形势处于非乐观状态,集团化企业金融产业积极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注重存量与增量融资的平衡,保证存量优先使用,增量规划使用,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作用;探索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协调,拟利用永续债等具有股权性质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集团化企业现有的资产负债率;鉴于直接融资在成本上的优势,金融产业积极与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市场对接,提高集团化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最大化直接融资资源的价值,优先选用直接融资替代间接融资;并充分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集中还款情况,保持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的合理比例,避免出现还款高峰期,保证集团化企业现金流的安全、稳定、活跃、高效。

(四)严格把控信用因素,防止融资资源流失

金融产业及时可研各成员企业上报的融资计划,在可研过程中要对融资规模是否得当,融资成本是否合理,融资结构是否优化, 融资时机是否合适, 融资时间是否错配, 融资风险是否可控进行分析研究,且在融资实施过程中进行持续的跟踪管理,分类指导,每个月6号提交上月的执行情况的报告。资金到账后,通过金融产业与各家银行的直连系统,进行资金的在线监控,提交月度检测报告。通过集中融资管理,有利于金融机构对集团化企业的大额授信;融资资源得以保存,各成员企业的风险得以控制;最重要的是防止了个别低信用等级的成员企业拉低集团化企业整体的资信水平,有利于集团化企业的后续融资。

三、集团化企业投、融资业务相辅相成

一个行之有效的投资决策体系,离不开企业拥有的稳定现金流体系,而融资则是其重中之重。金融产业有力的配合了集团化企业全面预算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集团化企业管控的最主要方式,从战略规划,到業务预算,再到财务预算,最终要落实到资金预算,投资配额等。根据业务进度进行资金配置,成为预算管控的有利手段。而且资金预算执行的数据积累,为下年度、下一个项目的预算编制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统计分析资料。所以,投资的三要素,风险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无一不与融资息息相关。

四、结束语

通过对集团化企业投融资模式的简析,可见金融产业在集团化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集团化企业的资本运营需要高度专业化,其投融资业务则要对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快速反应,为集团化金融运作提供决策信息和转移性意见。而集团化企业的整体投融资模式,可以通过降低负债规模来降低资金成本,可以通过提高议价能力来降低融资成本,可以通过多元化融资来降低资金成本。在集团范围内二次配置资源,扩大盈利能力强的成员企业的产能,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也可以淘汰落后的成员企业的产能,投入成长性业务,维持增长;亦可以整合投资,节约投资。

参考文献:

[1]陈晓,陈治鸿.企业财务困境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应用[J].投资研究,2001.

[2]贾婕.企业融资结构与产品市场策略—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4.

[3]王国刚.金融脱实向虚的内在机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J/OL].中国工业经济,2018.

猜你喜欢

风险防控投资金融机构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