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2019-12-13朱利

卷宗 2019年32期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博物馆

朱利

摘 要: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漫长轨迹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地区都存留有大量的民俗文物,这些民俗文物就像活化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兴亡,是我们当今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最有力也是最为科学的证据。目前许多的民俗文物都被收藏陈列于博物馆之中,如何更好的实现对这些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博物馆应当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了让我们的民俗文物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我们有必要针对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

民俗文物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就是指在人们的劳动和生产生活之中创造、不用,并且被保存下来的一些具有地域性特征和风俗民情代表性的建筑、器物等等。我们本文提到的博物馆中的民族文物主要是从狭义的范畴上来理解,就是指那些具有历史价值和代表性的民间民俗器物。多年以来博物馆都致力于对民俗文物的收集和整理,民俗文物也是博物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地区的风俗民情、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在这种客观条件下所产生和留存的民俗文物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应当探索更加多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手段,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认识民俗文物,发挥做文物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让民俗文物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1 民俗文物在今天的社会价值

1.1 文化价值

我们的民俗文物大多都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俗文物的背后所反映出的是一个时期或者一个地域所独有的生活文化,民俗文物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有形的实体,而是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我们通过观察和研究民俗文物的特征,可以对当时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生活方式等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去推测或者还原当时的历史面貌,同时通过研究一些民俗文物的发明创造,我们可以窥探到古人的智慧,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国的科技成就,这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2 艺术价值

我们之所以强调对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主要原因还在于民俗文物之中还蕴含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一些民俗文物本身所展示出来的艺术美和造型美能够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造和造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相应的民俗文化,能够整合出一套能够融合历史与文化的审美体系,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情操。就比如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艺术,我们在留存的剪纸文物中可以惊叹于剪纸艺人的艺术创造力,同时也给我们今天的艺术设计提供一定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灵感。

1.3 经济价值

我们谈到民俗文物的社会价值,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关注民俗文物在今天的经济价值,博物馆对民俗文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举办一些民俗博物展,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办民俗文化节,大力的发展文博旅游,或者通过收买一些仿制或复制的文创产品,都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我们将这部分获得的收益用于对民俗文物的修复和保护,能够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提升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管理水平。

2 民俗文物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的现状

2.1 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工作不到位

当前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力还不够,由于许多的民俗文物都流落民间,甚至会被普通的民众进行低价的售卖,受到人力和物力条件的制约,存在的民俗文物收集整理困难的问题。另外再加上专业的从事民俗文物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比较少,也缺少专门的民俗博物馆或民俗文物研究基地来针对民俗文物进行系统化的保护与研究,这就致使我们当前的民俗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并不乐观。

2.2 对民俗文物开发利用不合理

目前,许多地区的博物馆在对民俗文物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利用和资源浪费的现象。虽然民俗文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我们要知道其经济价值不是第一位的,如果一味的追求民俗文物的经济效益,忽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单纯的注重品牌开发、旅游资源利用,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的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降低了民俗文物的利用价值。

3 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

3.1 全面的开展民俗文物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博物馆要积极的承担起保护与利用民俗文物的职责,认清当前民俗文物保护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民俗文物保护利用能力。首先,博物馆必须要全面的组织和开展针对民俗文物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工作,博物馆要组建一支专门的民俗文物调研团队,深入民间开展实地走访和调研,收集和整理详细的文物资料,同时当地政府部门和文物保护单位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将民俗文物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长期并且有序的进行下去。另外在进行文物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并不主张广撒网,而是针对某一个地区独有的文化和地域特征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文物进行主题或系列研究,其他的可以采取民间征集的方式,扩大宣传来提高广大民众的参与意识,从而为我们的民俗文物保护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3.2 利用先进技术实现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博物馆在組织和开展针对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工作的基础之上,要进一步强化对民俗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就必须要做好后续文物轨道和科学研究等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在进行民俗文物保护工作时也可以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一些民俗文物进行数字修复和还原,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民俗文物电子档案资料,通过分门别类的整理可以上线数字博物馆,以方便人们进行浏览和参观。另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民俗博物馆,在对民俗文物进行陈列和展览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民俗故事演绎,把我们要展览陈列的民俗文物主题融入其中,这样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民俗文物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特征,从而更好的起到文化宣传的作用。

3.3 创新对民俗文物的开发利用方式

博物馆在对民俗文物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着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重点在于开发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就比如我们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参观式旅游开发,改用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方法,让游客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能够体验一些民俗文物的制作过程,就比如亲自动手剪纸、体验刺绣工艺、学习蜡染技术等等,游客乐在其中就能够自然而然的对民俗文物产生喜爱之情,也更易于自觉主动的接受与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

4 结语

博物馆要重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立足于民俗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加大收集保护力度、创新保护开发方式方法,以民俗文物为载体,为人民群众呈现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左秀芳.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8):130-131.

[2]聂景爱.试论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展示及其保护[J].中国民族博览,2019(04):229-230.

[3]李贞.浅谈民俗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研究和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4):129.

[4]李俊超.浅谈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7):25+27.

[5]王维东.浅谈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7(12):237-238.

[6]吴海涛.浅谈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7(12):239-240.

猜你喜欢

保护与利用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