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艺术
2019-12-13郑灿浩
郑灿浩
摘 要:《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一篇小品文,文章篇幅虽短,但言简义丰,被后人誉为小品文的“神品”。该文受人称道的原因有很多,笔者就文章的章法、叙事的巧合、写景的别具一格、虚实相间的手法、极强的讽刺色彩等方面来分析这篇小品文。
关键词:写作章法;写景手法;虚实相间
《记承天寺夜游》篇幅极短,全文只有85個字,却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言简义丰,文章流露出了作者非常复杂的情感,甚至作者对美的态度在文中也有体现。可以说,这篇小品文众“妙”毕备,妙不可言。笔者认为其“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妙在章法
所谓“章法”,也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谋篇布局。此文的章法能给人以出神入化的感受,全文虽只有一段,却给我们以不同的审美享受。
(一)包含了记叙文的六要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间),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事件的起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地点)寻张怀民(人物)。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事件的经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事件的结果】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整个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生活片断,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情和议论】短短的85个字,就包含了五种表达方式中的四种,整篇文章读起来思路清晰,井然有序,难怪有人说,《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神品”。
(三)全文表现出起、承、转、合的精致结构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起)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承)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转)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合)
作者在章法上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起,交代了夜游的原因,月色太美,无心入睡,遂产生赏月之心,但其真实心理值得推敲;承,写出了寻友的情景,毫不思索,似乎一切尽在作者的掌控之中,冥冥之中有那么一个人也和他一样,无心入睡;转,一同欣赏美好的月景,暂时忘却内心的种种不快,描绘了月夜的空灵;合,触景生情,想起自身的遭遇,展示了复杂的心绪。全文一气呵成,毫无挂碍。
二、妙在巧合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苏轼被美好的月色所吸引,毫无睡意,起身外出赏月景,于是毫不思索地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巧合的是,张怀民似乎也在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到来,两人“心有灵犀”,一同赏月,一同品味苦涩的人生。更加巧合的是,苏轼和张怀民当时同处逆境,都被贬谪到黄州,而且两人有着相似的人生态度。张怀民于宋神宗元丰六年被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苏轼之弟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说,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罣碍于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虽同遭贬谪,但心胸坦荡,没有消极沉沦之态,“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是两人的真实写照。
三、妙在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通过比喻和设置悬念来达到极妙的表达效果,乍一看,波光粼粼,水波荡漾,一片清澈透明,水中水草摇曳,纵横交错,仿佛仙境一般。仔细一看,原来不是积水空明,而是皎洁的月光、迷人的夜景,在月光的照耀之下,竹子和松柏树影婆娑,真可谓摄魂勾魄。这处写景的高妙之处在于,整句话没有出现一个“月”字,却处处在写月光,作者把月光比作积水,处处在表现月光的皎洁和美好。面对着如此美景,面对着交错纵横的树影,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是乐还是忧,抑或是百感交集,值得我们好好去推敲一番。总之,这处景物描写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
四、妙在虚实
文中虚实相间,其中写虚部分是文中非常精彩的内容,暗含了作者的审美态度和道德情操,值得深究一番。“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前后两次出现“月”和“竹柏”,这并不是简单的前后照应,其中“月色入户”和“盖竹柏影也”中的“月”和“竹柏”是实写,指月光和竹子、松柏。但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中的“月”和“竹柏”则不然,这里采用的是虚写,如果把它也理解为月光和竹子、松柏,就会造成逻辑上的错误,因为在地球上,人不可能每一个晚上都能看到月光,自然界中不可能到处都有竹子和松柏,也会让这篇小品文在文学成就方面逊色很多。笔者认为,这里的“月”和“竹柏”至少暗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作者微妙的心境:
(一)此处的“月”和“竹柏”泛指自然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作者采用反问的形式,有问无答,但是答案已经暗含其中。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也就是说在自然之中,哪里没有美景的存在,只是作为自然界中的“人”不一定能够发现罢了!这正好印证了著名雕刻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苏轼作为一名文学家,同样具有一双锐利的慧眼,能够通过其内心的“真”来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这也是他身处逆境而不沉沦的原因之一。
(二)此处的“月”和“竹柏”还是作者高尚道德情操的象征
月光、竹子、松柏这几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很常见的,“月光”澄澈空灵、皎洁美好,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等;“竹子和松柏”笔直挺立,不畏风霜雨露等恶劣的环境,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由此可见,在文人雅士的眼中,“月光、竹子和松柏”俨然成了咏叹不衰的经典意象。在本文中,这些也成为作者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象征。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轼内心的忧愤可想而知,但苏轼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平常心看待一切,云淡风轻,与朋友张怀民悠闲赏月,其道德品质正像月光般高洁,正像竹子和松柏般正直,不屈服于一切。正是这些才让他因“乌台诗案”被捕时坦然面对,创作《狱中寄子由》两首诀别诗,大义凛然。
五、妙在讽刺
这篇小品文的文眼落在“闲人”一词上,可以说“闲人”是这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更妙的是“闲人”一词,作者用意颇深,讽刺性极强。“闲人”表面上看,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意思,但在此处,用在苏轼身上则不然。苏轼一生胸怀抱负,以天下为己任,此时被贬黄州,不得“签书公事”,内心的无奈与苦恼可想而知。“闲人”是被逼出来的,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解嘲,所以当苏轼念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时应该是一种苦笑。一个想施展抱负的人,想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才华的人,却有这份闲情雅致来欣赏世间的美景,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再者,作者志趣高洁,不与他人同流合污,成了新旧两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苏轼在写给好友的一些诗歌里讽刺朝廷上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是一群乌鸦,好坏不分,争权夺势,所以这样一群乌鸦哪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美景呢?不想当“闲人”的成了“闲人”,看似不是“闲人”的却成为不折不扣的“闲人”,这难道不是极大的讽刺?
中国杜甫研究会原会长霍松林这样来评价这篇小品文:这篇文章只有八十五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自然、真实是这篇小品文给人的第一感觉,该文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真可谓“繁华落尽见真纯”,但从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情感、态度等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苏轼用一支“妙笔”写了一篇“奇文”,自称为“闲人”,谁解其中“妙”。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段婷婷.苏轼黄州时期作品的精神品格及中学教学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