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 白蛋白以及生化指标关系的分析

2019-12-13张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低密度微量糖化

张丽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尿微量白蛋白(U-mA1b)以及生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80名作为对照组,同一时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把研究组患者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范围分为正常白蛋白(NAU)组、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临床蛋白尿(CAU)组,检测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生化指标,分析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生化指标关系。结果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T2DM患者各蛋白尿组指标检测结果,NAU组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MAU,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M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185-02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1],连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长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主要的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达40%,是致使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前临床上主要检测指标是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但没有完全深入低研究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该文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从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生化指标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80名作为对照组,该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经患者知情同意。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并且尿蛋白排泄率24 h在30~300 mg范围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和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对照组男性51名,女性29名,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3+3.4)岁;研究组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2±2.3)岁。依据研究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临床蛋白尿 (CAU)组25例、微量白蛋白(MAU) 组25例和正常白蛋白尿(NAU)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平均年龄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检测前全部患者进行12 h禁食禁水,医生在患者空腹的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 mL,将静脉血采用3 000 r/min进行离心,8~10 min为离心的时间,把上层的血清留来备用。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利用高效液相层析法,尿微量白蛋白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测量,使用TC6010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进行测量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检测结果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T2DM患者各蛋白尿组指标检测结果

在该次研究中,NAU组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MAU,高密度脂蛋白高于MA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CA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一种常慢性代谢性疾病[4],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在高血糖的长期刺激下患者的身体的水电解质和蛋白质[5]等代谢发生混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糖尿病肾病是患者的肾小球发生硬化,该病在早期时没有出现显著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会致使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或者肾衰竭[6],甚至导致死亡。长期以来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多以影像学检查为主,影像学检查能有效地诊断患者的病情牡丹石在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不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诊治。尿微量白蛋白是肾小球损伤的标志性物质,也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尿微量白蛋白在患者的机体中含量越多,则表明患者的肾损伤程度越严重。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T2DM患者各蛋白尿组指标检测结果,NAU组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MAU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MA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CA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赵秋霞,张小斌,唐宗青.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138-139.

[2]  张蕾,韩艳秋.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2):117-120.

[3]  朱应红,陈敏,欧阳家乐,等.糖化血红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诊治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5):1576-1577.

[4]  李应琴,马静.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響[J].新疆医学,2016, 46(4):428-430.

[5]  王英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19-20.

[6]  刘静.糖尿病肾病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应用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3):123-124.

(收稿日期:2019-06-26)

猜你喜欢

低密度微量糖化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先进控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