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期间对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9-12-13俞洁梁艳陈清华
俞洁 梁艳 陈清华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急诊输液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行急诊输液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每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比较血糖、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①护理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在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增强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促使其创面更快地愈合,有利于减轻其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
[关键词] 糖尿病;手足溃疡;急诊输液;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156-02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机体内糖代谢紊乱,而机体内糖代谢长期处于紊乱状态,易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引发周围神经病变[1]。手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周围神经病变类型,往往会加重患者感染风险,给其身心带来沉重痛苦,严重时甚至需实施截肢处理[2],故临床上需对糖尿病手足溃疡予以积极治疗,而在治疗期间,为保证患者治疗效果,还需采取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综合护理是一种多项护理措施整合而成的护理模式,其护理方案具有综合性,该研究为探讨综合护理用于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急诊输液期间的效果,针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急诊输液治疗的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行急诊输液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每组50例,对照组的年龄为49~73岁,平均(60.03±9.14)岁,男女各有26例、24例;观察组的年龄为47~72岁,平均(59.75±9.31)岁,男女各有27例、23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研究,患者对此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中开展常规护理,按照医嘱发放药品,为患者讲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输液期间的生命体征监护工作。
观察组中开展综合护理,具体为:①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的年龄、学历水平,与患者进行亲切交谈,对患者心理状况予以了解,分析其压力源,对其进行针对性开导,告知患者心理状态与血糖控制效果之间的关系,引导其合理排解心理压力,并列举既往预后良好的糖尿病手足溃疡案例,给予患者正向激励。②饮食护理:向患者强调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列出饮食注意事项,严格限制钠盐、糖分、脂肪摄入,保持规律饮食,戒烟酒,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嘱咐家属对患者饮食予以监督。③环境护理:对急诊输液室环境予以改造,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定期通风,对空气及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并在输液室内配置电视机、饮水机等设备,放置报纸、杂志、绿植等,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养病环境。④用药护理:向患者强调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的重要性,详细讲解用药方法及用药后注意事项,并与患者家属协作,做好患者用药监督,禁止患者擅自对滴速予以调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①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②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③心理状态评分:评估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量表分值最高100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3];④睡眠质量评分[评估工具为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量表分值最高21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4]。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恢复时间比较
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1.54±10.73)d、(10.34±2.45)d,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0.38±7.69)d、(7.89±1.96)d,组间比较,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0、4.277,P=0.000、0.000)。
2.3 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護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其临床特征为血糖水平异常增高,易累及肾脏、眼部、神经系统等,引发多种并发症[5]。糖尿病手足溃疡是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中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肢体功能残疾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病情进展,溃疡面积增大,严重时甚至需采取截肢处理。临床上主张对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实施积极治疗,但在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存在心理状态差、睡眠障碍等问题,不利于其血糖控制,还需落实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措施不够全面,欠缺针对性,无法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无法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综合护理是一种将多项护理措施进行整合而成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的特点为“综合性”,即护理措施的综合性,其护理方案更加灵活、更加全面,针对性更强,充分体现了护理服务的系统化、全面性特点[6-7]。该研究观察组中开展综合护理,其护理方案涵盖4大方面,即心理、饮食、环境、用药,其中,心理护理通过心理辅导、正向暗示等方式,致力于解决患者急诊输液期间的心理问题,减轻其负性情绪,使其树立治疗信心,进而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护理可消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饮食风险因素,减轻饮食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控制好血糖水平,有利于加快溃疡创面愈合;环境护理可为患者提供舒适养病环境,提高其舒适体验;用药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抵触治疗情况。
该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且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充分说明综合护理可切实减轻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的不良情绪,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血糖水平对患者创面愈合的干扰,促使其创面尽快愈合,进一步减轻创面疼痛瘙痒对睡眠的干扰。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增强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促使其创面更快地愈合,有利于减轻其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
[参考文献]
[1] 罗祥蓉,谢翠华,蒋娅,等.顽固性糖尿病压力性足溃疡患者的个性化减压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23(7):57-59.
[2] 何芳,朱慧娟,董颖越,等.负压创面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32):2525-2527.
[3]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4] 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33(3):260-263.
[5] 梁雪玲.分段式减压护理在糖尿病顽固性压力性足溃疡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3):3231-3234.
[6] 白军红,白杨.急诊输液期间对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J].臨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161-163.
[7] 周海燕,黄珍霞,魏桂菊,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溃疡面修复相关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6):2752-2754.
(收稿日期: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