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支点
2019-12-13梅洪建
梅洪建
一提班主任工作,自然与“烦琐”相关,甚至与“劳而未必有功”相关。
事实果真如此?也不尽然。总有一些名班主任四两拨千斤,将班主任工作做得风生水起。近二十年的班主任经验让我明白,这些名师其实是抓住了班主任工作的“核心驱动点”。“核心驱动点”就是工作的关键支點。班主任抓住了它,就能化繁为简、化无效或微效为有效甚至高效。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支点。这是因为——
一、合作学习把德育工作还原为“关系”
在我看来,德育简单来说就是“关系”,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我的关系(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暂且不论)。合作对象的存在以及合作行为的发生,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就必然涉及自我行为与心理的调整,为自我与自我的对话提供更多机会。当这两个关系处理好了,就能建立起孩子们的健康心理与良好班级生态,德育工作自然就能做好。
二、合作学习能构建起有价值感和归属感的班级生态
合作学习让“合作”真正发生,会促使合作中的人摒弃灵魂中的“小我”。所以,真正的合作,一定有“施与”与“被施与”关系存在。在合作的“施与”中,体现了个体价值;在合作的“被施与”中,可以找到个体的归属感。个体价值是人自尊、自信、自律的基础;归属感是人的灵魂温润美好的压舱石。前者是生长的动力之源,规范的核心要素;后者是人性美好之根,和谐心理的关键条件。二者的紧密结合,是一个孩子最大化地成为美好自己的保障。
三、合作学习能够消解班级发展中的是是非非
班主任带班,最累在于琐事不断。而合作学习,能够将琐事消解。马兰教授说:“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求,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上文有分析,合作学习可以满足“两感”需求。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愿意学,相对就会学得好。一个愿意学和学得好的班级,一定是“心无旁骛”的班级,自然就是少是非、安静有序的班级。
或许是基于此,美国教育家福茨才说:“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教育最大的改革的话,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所以,我认为,合作学习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支点。
可是,正如全国合作教学研究会会长王坦教授所言:“许多人也都承认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操作了一段时间后,却不了了之。”
如此关键的教育支点,为什么会不了了之?诚然,肯定是出了问题。我们又不得不追问,合作学习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经过多方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通常认为的合作学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把合作学习弱化为分小组管理。听过一班主任专家讲述他班上实施合作学习的一些做法。整个讲座下来,根本不见“学习”二字,处处显现的是如何利用小组结构进行班级管理。例如跑操以小组为单位,打扫卫生以小组为单位……不错,在小组内部实施管理,化大班级为小团队管理,是方便了许多;尤其是调动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很多班级活动的高效开展。当然,分小组非常有利于班级管理。
但是,合作学习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合作”,一个是“学习”。上述分组“合作”在哪里,“学习”又在哪里?所以,不以合作为手段、学习为目的的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伪合作学习,是不可能带好班的。班级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依然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找方法。正如马云所说,“今天的麻烦永远解决不完,我们要解决的是明天的问题”。
所以,班主任要明白,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分组管理不是目的。
第二,认为组内异质与组间同质就会发生合作。谈及如何分组,总会有人说“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自然,“组内异质”是为了相互帮助,让合作呈现;“组间同质”是为了组间竞争,让班级有活力。那么,“异质”真的就可以发生合作吗?例如一个学业优秀的学生和一个学业后进的学生分一组,他们之间一定会合作吗?真正的合作不是“异质”就发生,“异质”只是最不重要的一个条件。遗憾的是,却被很多人当作了重点来谈。当然,如果不能全方位思考问题,“异质”就是最简单的操作方式。其实,合作的发生一定是建立在双方都有归属感的情感互赖、都有价值感的过程互赖以及都有促动力的评价互赖等基础上的。如果情感互赖、过程互赖、促动力互赖都存在,不异质,一样合作。例如两个关系特别好的人,他们的情感是凝聚在一起的, 一定会相互帮助、相互提携。至于“组间同质”的竞争不赘言,它本不是“合作学习”的属性,而是分组的属性而已;真正的合作学习,组间也是合作的。
所以,优秀的班主任一定会思考如何构建小组内部的合作关系以及如何让组间合作自然发生,而剔除所谓“竞争促发展”的固有思维。
第三,把合作学习当作课堂流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得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可是,不少人把三者当作了一节课流程中必备的三个环节;自然,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以至于时下一谈合作学习,关乎的不是班主任工作,更不是德育,而是一个教学环节。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意识不到合作学习的德育价值。
合作学习最大的特征之一是自发性,也就是在需要合作的时候,大家一起交流碰撞;不需要合作的时候就自主学习。
一个课堂是否高效关键在于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学生在上课之前预习的深度和广度。很多老师会抱怨:我们的学生根本就不预习啊!那么请问,您的学生为什么不预习?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学?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到学习有意义。为什么他们感觉不到学习的意义?因为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不,又回到了马兰教授的名言。
那么,打造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教育生态,还是课堂行为吗?自然不是,它是德育工作。所以,自然而然的合作学习的生态打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搞好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责 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