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9-12-13赵倩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糖尿病

赵倩玲

[摘要] 目的 探究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经常规护理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低于对照组28.26%,观察组护理后FPG、HbA1c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护理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合;糖尿病;预见性护理干预;护理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140-02

开放性骨折是骨折时合并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破裂致使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这也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疾病[1]。社会多元化发展、现代化高速工具的运用,开放性骨折发生率逐渐升高,骨折程度日益严重。尤其针对糖尿病患者,在发生开放性骨折后,围手术期血糖指标对手术安全和疾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感染的几率较大。该研究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开放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既往均具有糖尿病治疗史,符合《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2]中相关诊断标准,开放性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经电脑盲选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2.35±17.33)岁;骨折位置:小腿10例、足踝部15例、股骨21例;糖尿病平均病程(5.37±2.07)年。观察组46例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2.17±17.23)岁;骨折位置:小腿11例、足踝部17例、股骨18例;糖尿病平均病程(5.62±2.14)年。两组临床资料均衡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入院后立即实施入院宣教、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糖、血压等指标,术后垫高下肢减少水肿,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预防压疮出现。术后尽早帮助患者活动骨关节或肌肉。术后正确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采取药物控制。

观察组经常规护理后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1)术前:①心理护理:讲解手术流程、简单原理、该手术优越性,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和情绪,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可讲解术后成功康复的患者案例,增强自信心。②术前完善相关检查,详细了解糖尿病史和治疗史,针对血糖情况做好术前准备。(2)术中:密切关注患者血糖情况和相关生命体征,一旦发生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处理。(3)术后:记录患者近期饮食情况,内容包括时间、饮食量、食物种类等,分析饮食摄入的蛋白质和能量等。(4)糖尿病护理:①健康教育:通过日常一对一沟通逐渐告知患者高血糖对骨折恢复的不利影响,讲述发病原因,告知饮食控制的优势,提升患者配合度。医院可播放视频短片或组织患者进行视频学习。②饮食控制:可指导患者按照自己的饮食喜好自由选择主食、副食、蔬菜、水果、肉类、奶类、油类、烹调方法,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每日营养摄入进行计算,结合病情,制定个体化食谱,指导患者按照食谱饮食,指导家属监督执行。③药物控制:糖尿病患者要遵医嘱予以相关胰岛素或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必要时逐渐剂量,用药时注意监测血糖,避免高血糖症或低血糖症发生。告知患者学会自我判断低血糖症,可自备糖果、饼干等,在低血糖症发生时及时补充相关食品。④锻炼计划: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条件下,由护理人员指导,在护具支撑的条件下,可进行缓慢散步,稳定血压。

1.3  观察指标

术后并发症(创口感染、创口延迟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低血糖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FPG、HbA1c改善情况

护理前,FPG、HbA1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PG、HbA1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生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数据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开放性骨折发生后,多伴发骨折错位和创口污染等问题,因创口感染等问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针对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因血糖不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3],因此,该研究在围手术期对血糖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从而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临床护士在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和症状后,针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确保患者安全[4]。该次研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等全方位的围手术期护理关怀,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术前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对手术紧张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引发手术应激反应等;术中检测生命体征,避免紧急事件或应激反应等安全性问题对患者造成影响;术后主要通过饮食控制确保帮助患者控制血糖,预见性护理具有个性化、创造性、完整性、全面性等优势,是一种系统性的护理计划,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剧患者临床治疗痛苦,为护理工作高效顺利进行做出贡献[5]。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控制血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证实该护理模式可有效保证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血糖,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荣.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其罹患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7(15):131-132.

[2]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8(11):1005-1010.

[3]  甘月红.老年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2(29):77-79.

[4]  耿留珍,王敏,戴月美,等.預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21-122.

[5]  方丽萍.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开放性骨折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64-165.

(收稿日期:2019-06-20)

猜你喜欢

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遥远吗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远吗
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