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做一个会讲故事的管理者

2019-12-13金坤荣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校长校园管理

金坤荣

外出旅游时,景区中的一块大石头你觉得稀松平常。可是,当导游讲述了这块石头的来历以及围绕石头发生的故事后,你对它肃然起敬,甚至对它顶礼膜拜。故事,给石头增添了神话色彩,激发着你的游览兴趣,也使得你在旅游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旅游是这样,学校管理何尝不是这样呢?在现阶段,学校管理不但要有规章有形象,而且要有故事有韵味。当乏味的指导不能激起老师的兴趣时,当单调的灌输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时,不妨“让故事说话”,不妨让故事与管理携手。

要不断充电,成为有故事的思想者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代言人,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水平与整体形象,必须不断地学习与思考。狄金森有句名言:“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 ”只有不断充电,倾心读书,才能使自己胸中有墨水、脑中有故事。校长所学要广泛,涉猎面要广,尽可能多学一点天文地理历史古今,要把握知识的来源和故事;要尽可能多地用故事来教授指导,要用故事来打动师生,用故事来启发学生。惟其如此,才能成为有故事的管理者。

校长要发现并挖掘故事深处的教育价值,总结提炼其中蕴含的教育真谛,在教育实践中贴切灵活地去运用,让故事来说话。例如为了鼓励学生自律自强,一位校长在晨会教育讲话时就讲了罗斯福的故事:有一位美国青年,一天突然警觉到他经常失去朋友,形单影只。认真反思后,他发现是自己太争强好胜,所以始终跟别人处不好。临近新年的一天,他制订完年度计划,便坐下来列了一张清单,把自己个性上所表现出的一些缺点都列在上面,从最致命的大缺点,到不足挂齿的小毛病,全部依次序排列,并痛下决心要一一改掉。每当他彻底改掉一个毛病,就在单子上把那一条划去,直到全部删除完毕为止。最终,他入主白宫,成了美国第 32任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 ·罗斯福。这样的故事,一方面使学生思辨领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另一方面也使演讲者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耳濡目染,思想浸润,增强了思想的修养,久而久之,就成为有内涵的思想引领者。

要巡视发现,成为访故事的行动者

在管理中,校长要善于在巡视中,捕捉校园中的精彩,发现校园中的遗憾。只要认真巡视,细心发现,校园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一些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因为是身边的人或事,老师和学生非常了解和熟悉,也倍感亲切,这样很自然地,故事的可信度比较高,容易产生认同感,也具比较强的教育说服力。

一位干部在管理本上这样写道:“今天上午第二课下课时,我行走在初三教室外的走廊里。来到六班,在教室门口扫视了整个班级,望进去大部分同学都在看书或做作业,两三个同学出出进进。但北面一排最后一位同学,两手放在课桌肚边沿,好像拿着什么东西,快速地抖动着,他的两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里的东西。我快步走过去,从天而降似地来到这位同学面前,看着这位同学——他正托着手机,全神贯注地玩着游戏。……”如果管理者在管理会上把这样的故事讲出来,相信参会老师肯定会聚精会神,肯定会凝神思索。这样的故事也引导着大家深入一线、加强巡视,捕捉学生中或精彩或异样的故事。

一位校长在行政会上讲了这样的事情:早晨,我照例站在教学楼的底楼,迎接着老师和学生。我和学生互相打着招呼,清脆悦耳、此起彼伏的声音,使我沉醉使我欣慰。“徐老师,早!”年近半百的徐老师过来了。猛然间,我发现她手里拎着一个布袋袋,方方正正又鼓鼓囊囊,好像很沉的样子。“什么好东西呀?”由于是同一个备课组,我和徐老师有点不客气。我一边说着一边想看个究竟。徐老师快速换个手,但她的包还是被我按了一下:啊,是一大叠的试卷。我疑惑地盯着她。徐老师轻声地说:“白天来不及,拿回家批一下。”望着徐老师上楼的背影,我赞许似地点点头。校长和徐老师的“遇见”片段,有时间有地点有情节,更有感动,这可以称得上是校园早晨的“感动”故事。

在行政巡视及平时管理中,管理者要细心发现校园中令人感动的事情,及时捕捉值得重视的精彩细节。老师中的这些故事这些事情,发现出来挖掘出来,肯定会成为校园中的“感动”。这些“感动”无形之中,有了一种魔力,吸引着教师的言行举止靠近着这些“感动”、亲近著这些“精彩”……一种奋发向上、积极钻研的浓厚氛围,潜移默化之中慢慢弥散开来。正因为如此,管理者要扎根基层,沉入一线,多巡视多发现,“欣然规往”,访求校园中的故事。

要感悟引导,成为讲故事的践行者

一个好的教育或哲理故事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些故事代替了空洞的直观的说教,为抽象的说理增添形象性,也使得知识内容增强了生动性和趣味性。在师生的教育引导中,以故事来启发,不但使师生爱听,而且易激起他们的思想共鸣,滋润心灵,受到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又要开会了。老生常谈。”接到开会的通知,教师就有怨言了。但是,今天,校长另辟蹊径地说道:“老师们,今天会议的内容是——我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多踩了两脚泥》。”随后,校长打开电脑投影,声情并茂地朗读起这个故事:……两个人同时被一家工厂招为工人,要求 1949年 9月 30日进厂报到。不料 29日夜里,当地下了一场很大的秋雨,山路泥泞,出行困难。第二天,一个人踩着泥泞的山路准时到厂报到了;另一个人,却在两天后,雨过天晴才到厂里报到。……退休时,他们才吃惊地发现两人“身份”的巨大差异。一个是“离休”,每月4000元;一个是“退休”,每月 2000元。“退休”的那位老师傅满腹牢骚,领导却对他说,人家比你多踩了两脚泥呢!……说来也怪,会场上一片寂静,人人盯着屏幕,仔细地聆听着校长的讲解。怎样开会,怎样进行教师的教育管理,似乎成了学校管理的一大难点。究其原因,以往会议,内容陈旧,领导啰嗦,教师感到没有新意。而采用会议上讲故事,能够切合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促使教师从中理解领悟,这比领导的反复强调、啰嗦说明,显然要高明得多、理智得多。在与教师交谈辩论时 ,与其激烈争辩、唇枪舌剑,不如以一两个故事来理解体会。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实施管理,以故事来感悟引导,隐蔽了教育的意图,促使教师自我领悟自我警觉,达到了委婉管理的目的。

在教育实践中,用爱心和耐心去接近学生去雕塑学生,这是老师人人会讲的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老师往往会有所疏忽,不注意教育细节。一位校长在班主任会议上就讲了一个小故事:六月天气,外面已是流金铄石,热不可耐。一些老师办公室的门总是关得严严实实的,门上贴有“随手关门”的纸条,室内舒适凉爽。可是,有这样一位班主任,她办公室的门却总是开着,至少是虚掩半开着,即使里面开了空调,门也照开不误。有时其他人临走想把门带上,她总是忙着打招呼:“门开一点、开一点。”有人问起其中的缘由,他也总是笑嘻嘻地说:“没什么没什么。”办公室门为什么要开着或者是虚掩半开着?静心思量,我们感到这位班主任“不关门”的做法耐人寻味,有值得称道之处。

这个小故事,确实耐人寻味! ---打开一扇门,便是传递着一份牵挂,便是输送着一份关心。这个小故事小做法,深深地启迪着我们老师。可见,故事具有无穷的魅力。用故事调节气氛,让故事鼓舞士气,以故事促进思考,借故事感悟引导,应当成为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法宝。

要设计提炼,成为圆故事的开发者

人类的大脑总是倾向于把各种经历编成故事,人类需要故事来打动人心。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设计好教育情境,让老师和学生从中尽情演绎,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故事。老师要有故事,从故事中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教育思想。学生也要有故事,从故事中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品质、多彩生活。要把学生中的小事件朝着故事大方向发展,将小事件演变成一个个动人的有教育价值的故事,这既是教育智慧的展现,也是学校文化的积累与传承。

教師会上,如何表扬老师,也大有讲究。有时表扬了甲,无意中却挫伤了乙的积极性,影响了众多人的情绪。由此造成了干群之间、老师之间的关系紧张,以致教育管理难以和谐深入。一位校长做法独特,他把“表扬”做成了一个活动,变成了一个故事,也着着实实地表扬了老师们。他在教师会上发下一张名为《欣赏与感谢》的纸,上面列出的内容主要条目有:A、我欣赏,因为他(她)。B 、我感谢,因为。校长要求老师马上回忆梳理:自己欣赏的人和事、自己感谢的人和事,而后动笔写在纸上。一阵喧嚣过后,会场里鸦雀无声,老师们在唰唰地奋笔疾书。15分钟后,校长把《欣赏与感谢》收上来,利用实物投影仪,把一张张纸条上的内容投影在墙壁上,把一份份“欣赏和感谢”投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刻画在所有人的心坎上。顿时,会场上群情激动,声音此起彼伏,有感谢的声音,有激动的言语,更有被欣赏被感谢的欢呼。这样的《欣赏与感谢》,是振奋人心的,是顾及全体的。当所有人成为故事的主角时,当所有人都在欣赏感谢别人同时也在被欣赏被感谢的时候,这个《欣赏与感谢》就凝聚了所有人的“心思”,大大弘扬了正能量。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情境,充满了吸引力和娱乐性;既有教育意义又产生深刻影响,给老师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一个故事胜过千言万语,精彩的课堂需要故事。设计一个教育情境,使它具有故事的特点,这样更容易打动人心,更能有教育的特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了好多手工作品。老师往往在课堂上评析指导一下。课堂结束,这些作品或陈列学校或由学生带回。一切都显出静的氛围,学生乃至校园痕迹不够深刻。怎么使学生刻骨铭心?怎么使综合实践活动扩大影响?校长和老师商量后,决定在校园里举办创意造物节活动。利用一个社团活动时间,每个班级都要推选并展示自己的精彩的创意作品,在大楼门厅集中展示。全体学生观摩欣赏并投票,选出最美的创意作品;制作者向同学解说设计理念,回答同学的疑问,并出售自己的作品。于是,那一刻,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参观的同学觉得有意思,受益匪浅,心头创意创新的火苗也躁动起来;制作的同学觉得有意义,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也增强了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老师们纷纷赞誉:这个创意造物节有故事、有人气、有价值;这样的活动,促使学生将奇思妙想融入手工作品,促使课程教学的有效深化。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说:“让人生存下去的不是食物,而是故事。”很多孩子难以记住孤立的某个重要人物,却能顺利地记住故事中的那个主角;很多孩子无法理解某个概念或定义,却能通过一件事置于另一个故事情境中的方式来加深理解。所以,管理者和老师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巧妙设计,努力圆好故事。要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学会编故事讲故事;要让教师通过讲故事去研究教育教学,开展叙事研究,用贴切的故事去解释抽象的教育分析,这样,会更加有利于理解教育教学原理,并改进自己的实践。

“人类社会可以没有汽车,但不能没有故事”,教育也是如此,相对于只有豪华奢靡的设备设施而没有故事的教育,教育中的故事更是不可或缺。在当今浮躁社会的背景下,学校管理者要把握好充电故事的前提,要实施捕捉故事的行动,要采取故事引导的策略,要体现故事设计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在呵护故事的努力中,让学校管理充满诗意、收获精彩、走向远方。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校长校园管理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