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着蜗牛去散步 心藏雄鹰来读书

2019-12-13章玉龙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师生校园读书

章玉龙

如果要问学校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想一定是书籍。点燃读书激情,开展系列活动,让师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开拓视野,读出人生风景线,读出生活新感悟,这是高品质高中建设的核心之途、必由之路。深入细致地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我们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促进师生共同阅读。

坚守信念:让读书成为终身的追求

网上流传着一张名为《废墟上的阅读者》的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被狂轰滥炸后的一座图书馆。这是 1940年10月 22日,英国伦敦有一座名叫“荷兰屋”的图书馆,屋顶已被炸塌,钢筋、水泥、瓦砾遍地。在硝烟弥漫的时刻,有三名绅士站在图书馆的废墟里静静地读书。这时候,随时会有德军飞机再次空袭——恐怖笼罩着人们,生命随时可能被无情地剥夺。这三名男子似乎忘记了战争,忘记了炮火的威力。向我们展示了某种坚定地信念——即使在最残酷的日子里,暴力和杀戮都不能阻挡文明的力量和对知识的渴望。我们张家港高级中学的师生对于阅读也有三种信念——

信念之一:学校的和谐兴盛缘于读书。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秉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自强不息”的办学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有品位地生活”,不断推动读书做人和教书育人之间的共赢互生,形成了“学校有书香气,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校园气质,我们称之为张高元素。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经常谈论的是“最近我读了什么书”“最近我读了几本书”,脸上洋溢的是对书中情景的陶醉和被书中人物的感动。

信念之二:教育的共赢互生精于读书。读书要善于理解和思考,提炼书中的精华。通过阅读《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观念》能让我们用足够的“理念之光”穿透坚硬的现实,照亮自己的教育人生;通过阅读《寻找心灵的家园》则让人在浮躁的时代和社会里收获一份从容与豁达。

我们曾经倡导全体教师必需精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们的老师都记得书中有这样几句话:①“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②“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正因为读书丰富了我们的学识,丰实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师形成了一个共识:读书是最好的备课,阅读是最美的生活姿态。

信念之三:家校的通力合作系于读书。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这样的话:“家长自己做出了成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和树立榜样的最好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但凡热爱读书的父母,自己的孩子也会对书籍情有独钟。我们的“幸福家长驿站”和“一米阳光家长工作坊”,给家长营造了一片阅读、培训的空间,通过高质量的家长课程,点燃家长的阅读热情,让更多的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帮手。

诗意生活:让读书成为永恒的时尚

读书增添生活的诗意。鲁迅先生说,读书有两种:一种是为职业而读书,一种是为兴趣而读书。对于我们来说,读书分不清是哪一种方式,只知道每天随着生活的河流,与书相伴,携书远行,拥书而眠。如果你徜徉于我们的校园书吧、读书亭、教室图书角、文化长廊,总会有这样的场景被你撞见:几位志趣相投的同事或同学相约小聚,就某一本书,随意谈着各自的感受,轻松而自在。

读书改变生命的形象。去年的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晚清名臣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书信中写道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通过读书,我们的教师博观而约取、厚积而博发,不仅生活恬淡超脱,而且生命充实美丽,课堂教学底蕴深厚。我们的省级课程基地“影像与写作”的领衔名师高东生老师连续出版了《虫子的江湖》等两本专著,特级教师陈礼林出版了专著《语文问题教学法》……近几年不断地有师生作品被苏州日报、读者等报刊约稿。

读书提升生存的境界。据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可以到达金字塔的顶端:一是蜗牛,一是雄鹰。我认为雄鹰象征着梦想,而蜗牛象征着实干。张文亮说读书是“牵着蜗牛去散步”,可见书的滋养是很缓慢的,书的影响也是看不到的,但又是确确实实影响着每个人。好几年前学校给师生的奖品就以书为主,让书籍成为影响师生生命成长、提升品质修养最好的精神食粮。我们看到,大家通过阅读,就有了共同的话题,有了是非善恶的标准,有了共同的价值追求。“读书真的是生命的化妆”。

制度保障:让读书成为系统的行动

精心营造读书氛围。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是学生最向往的地方;我们还精心设置了校园诗词文化长廊、班级图书角、校园读书亭、读书漂流箱,让校园成为书的海洋、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由。

精细安排读书时间。我们将阅读排进了课表,规定内容,规定时间。每天的早晚读,语文、英语阅读交叉进行;每天的语文课,进行 3~5分钟的课前演讲,讲述读书心得或时事评论;每周的阅读课,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也可以到校园里某个景点进行;多年来我们的“一二三四五六”人文工程,也为促进全员阅读、全科阅读、家校共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精干培养读书导师。我们依托一省两市课程基地、语文和政治两个学科教学基地、名师工作室,全面宣传、榜样引路,努力在各学科教研组中培养优秀读书推广人;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增加读书交流与分享;将读书心得和随笔积累作为评选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我们还为学生专门设计了读书积累本、摘抄本,各年级定期评选“十佳阅读明星”。

精致整合读书课程。我们倡导“把图书馆搬进课堂”和“师生每月共读一本书”活动,着力推进整本书阅读,我们觉得整本书阅读才是一次伟大的航行,才能够让我们在无尽壮丽的海面上出没于文字的风涛之间,才能够立体深度的走近文学殿堂,从而让自己的精神更加明亮。“如果说阅读是把弓,那写作就是一支箭,”。我们语文组老师,每学期都要分工精心设计微课程进行名著导读,召开读书交流会;定期出刊《大语文阅读》,精选时文佳作、文坛精品。通过我们的校本必修课程“在日记中成长”引导师生坚持“共写随笔”,这既是一种文化拉练,也是一种道德长跑。

精彩组织读书活动。我校办学顾问、著名的教育专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读书可以促進生命价值成长。学校制定三年阅读计划,与经典同行,与名著为伴,为学生塑造美好心灵,打好人生底色。每年的经典诗歌诵读、中秋诗会、新年诗会、课本剧表演、读书大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和生态园户外读书活动,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我们的经典诵读每年都获得张家港市一等奖,读书大会被省团委评为优秀品牌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学生群体阅读能力差,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失去了根本动力。今后我们要强化读书品牌的课题研究,要多培养一些优秀阅读推广人。让师生通过阅读涵养发现美、欣赏美的气质,通过写作培养创造美、传递美的能力。我相信通过本次阅读推进会,少数人的捧卷而读,一定会变成一群人的抱团前行,一群人的真诚呼唤一定会变成一座城的书香弥漫……

(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师生校园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一起读书吧
麻辣师生
读书为了什么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