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会宁红色旅游景区桃花山“依山置景”的价值观念

2019-12-13谭晶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1期
关键词:会宁价值观念

谭晶文

摘 要: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有徐向前元帅这样一段话:“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是从江西瑞金出发,在甘肃会宁会师,在陕西延安落脚,甘肃会宁已经成为“红色革命圣地”,是纪念革命英雄和革命烈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会宁;桃花山;价值观念;“依山置景”;红色旅游园区

《长征》一书中记载:“1936年10月2日凌晨,红一方面军15军团直属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的带领下,长途奔袭,打进西津门(今会师门),攻克会宁城,打响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的第一枪,拉开了三军大会师的序幕,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宁是长征期间三个方面军实现大会师的唯一地区,也是红军到达人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会宁是长征的会合点,是中国革命圣地。”

1 桃花山的“古往今来”

桃花山位于会宁县城的东南角,山起三峰,主峰海拔1944米,两翼呈北南、西南走向,其势若鲲鹏展翅,横冲云霄,其色似桃花绽红,烟霞流丹,峰顶像一颗成熟的硕桃,故名桃花山。战国时地理名著《山海经》记载,桃花山“其色红润如桃,因以得名”。明代成化七年,“桃花艳岭”被列为会宁八景之首。民国十三年(1924)9月,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赴北京途经会宁时,夜宿县城学堂(今中医院址),次日早晨乘坐黄缎八抬大轿起程,县长王密及士绅百姓百余人相送至祖河驿道作别,九世班禅突见轿右桃花山,急令停轿,下地登高远眺,并遥对罗罗王塔合十诵经,慨叹此山佛光灵气,独秀旱塬。

1.1 古为用武之地,历史重镇

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东跨泾源,南蔽秦陇,西障金城,北控羌戎,古为用武之地,历史之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

西汉元鼎五年(-112),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西巡边事,途经会宁时,曾驻跸东山行宫。因当时桃花山植被繁茂,正值初冬天气,林木葱茏苍翠,山色流丹泛紫,汉武帝被红绿相映的景色所动,曾兴致勃勃地登上桃花山,留下了“汉武上马石”,横卧山中。

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三年(1226),“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时率兵克龙德县(今隆德)、拔德顺州(今静宁县),驻兵县城之野,时遇天气酷燥,大汗难耐炎热,即率兵上山避暑。山下辕门鹿砦,帐棚蔽野;山上刀枪剑戟,森严壁垒。大汗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给桃花艳岭增添了金戈铁马的英雄气势,并留下“大汗拴马树”。

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8月,湖广总督林则徐因禁鸦片触怒权奸,贬谪新疆,23日途经会宁,当他沿“中大路”出祖河谷地看到桃花山时,在马上惊叹道“此处竟有如此之秀山,钟灵毓秀,实难得也!”并在日记中记述“此处县城颇为完整,自泾州以来,皆无其比”。在会宁逗留期间,林则徐登上桃花山游览,并给戏楼题字“镜花水月”牌匾,给南街关帝庙题“物华天宝”匾额,他为关帝庙题的“气往铄古辞来切今;声和被纸光影盈字”对联,现珍藏于县博物馆内。

1.2 今為用武之地,历史名城

会宁历来风云际会,群雄荟萃,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会宁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当年红军从这里走过,三军在这里会师。1936年红军会师期间,朱总司令带领警卫员登上桃花山查看地形,并登左右二峰,以伟大的战略家眼光,称赞二峰之形势居高临下,虎据城南,进可俯攻县城,退可隐匿群壑,右扼祖河咽喉,左控宴门川要隘,实为战略要地。

1.3 桃花山祖厉河,山水宝地

桃花山植被旺盛,森林茂密,西兰大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县城坐落在祖厉河畔,三山环抱,东为东山,西为西岩山,东南面为桃花山,祖河、厉河在会师大桥处交汇,形成祖厉河,流入黄河。三山环抱、两河相汇,从风水学上讲,是难得的砂环水抱龙真穴的宝地,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正应对了三山环抱的风水宝地之意。

2 桃花山的“依山置景”

“近年来,会宁县坚持把红色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培育,抢抓机遇,实现旅游开发步伐持续有效的加快”,而“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的园名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题写。

2.1 桃花山的自然风光

“站在桃花山山顶,会宁县城的风貌一览无余。看着一栋栋新建的高楼,一条条宽阔的马路,谁都不会否认,这座千年小城,已初步具备现代城市功能。”“上世纪70年代开始,桃花山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绿化区,每年春秋两季发动干部、群众上山植树造林,种草栽花,现已呈现出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色,春季桃杏绽红,霞光一片;夏日风催绿浪,氤氲蒸腾;秋季层林尽染,霜叶红遍;冬季松柏挂雪,山色紫黛。80年代又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桃花山景观的建设还在进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要建成松月楼、老君洞、二仙桥、罗罗王塔等建筑。”“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改扩建二、三期工程将实施,在不久的将来,桃花山将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更加秀丽的景观成为旅游经典景区。”

2.2 长征文化广场上的长征文化柱

《长征文化柱词》说明:“长征文化广场,广场占地面积1378平方米,在广场两侧有12根文化柱,每根柱高9.36米,直径1.10米,寓意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长征文化柱“采用象征性与具象造型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根据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以及发生在会宁境内六大战斗和会宁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从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内容:长征路上、艰难岁月、三军会师、袭占会宁、三退援敌、重创王团、浴血鏖战、北山阻击、巧设伏击、鱼水情深、西渡黄河和挺进陕北等以艺术表现手法,说明了在红军会宁大会师过程中革命领袖和革命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3 “依山置景”的景点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的主要旅游景点有瑞金塔、遵义会议会址、懋功会师桥、泸定铁索桥、俄界会议会址、哈达铺纪念馆、天险腊子口、甘孜会师遗址、榜罗镇会议会址、雪山、草地、岷山栈道、六盘山纪念亭、延安宝塔等跨越11个省区的14处微缩景观。

3 桃花山红色旅游的价值观念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设计,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巧妙地结合山形地貌和自然风景,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万里征程的千难万险、雄奇壮观,使参观者既可以满足瞻仰革命遗迹的渴望,又可享受登山览胜的乐趣,鲜明地突出用万分之一的时间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主题”。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的(改扩建)规划范围》确定:“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的规划范围确定为东至桃花山东沟谷地、西至桃花山西山脚下、南至桃花山南山脚下、北至国道312线南侧,规划区总面积为96公顷,整个景区主要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即景区入口空间区、游览体验区、释道文化广场区、娱乐休闲区。实施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改扩建工程,工程总投资9700万元,按近期、中期、远期规划施建。近期投资2800万元,建设景区入口空间区,2010年4月动工,已于2011年8月竣工。主要对景区入口进行改造,建设了客服中心、景区入口大门、長征文化广场、中心广场。”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的(扩建)规划范围》确定通过建设逐步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建成集旅游接待、红色体验、岩洞观光、运动竞技、宗教文化、民俗休闲、山野游憩、生态保护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综合园区,最终打造‘游在会师旧址、玩在胜利景园的会宁红色旅游大品牌”。

《历史的回顾》一书中有徐向前元帅这样一段话:“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是从江西的瑞金出发,在甘肃会宁会师,在陕西延安落脚”,甘肃会宁已经成为“红色革命圣地”,是纪念革命英雄和革命烈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把省级森林公园的自然风光、美丽景色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融合在一起,有着集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游览了会宁桃花山“依山置景”的长征胜利景园,用万分之一的时间走完万分之一的长征路,获得的将是悲壮的红色故事、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爱国主义伟大精神的熏陶。

猜你喜欢

会宁价值观念
新时期会宁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百年潮
时光不负追梦人
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利用会宁本土红色资源开展班级德育工作
浅析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研究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