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人首蛇身俑考

2019-12-13王琼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分布形态用途

王琼

摘 要:北齐至宋代的双人首蛇身俑在不同时期的分布地域有差异,其发展可分为萌芽期、繁荣期、衰落期三个阶段。根据双人首蛇身俑的形态,可将北齐至唐代分为5类,五代和两宋各分为3类。这类俑是置于墓葬之中的镇墓之物,可根据其形态特征命名为“双人首蛇身俑”或“双人首蛇身连体俑”。

关键词:双人首蛇身俑;分布;形态;命名;用途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人首面与蛇身的结合是很多神的形态,在《山海经》中出现的人首蛇身的描写多达十余处,如《大荒北经》载:“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海外西经》曰:“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海内西经》亦载:“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天门石家河遗址,已经出现双人首共一蛇身形象的玉玦(图1)[1]。西周时期的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6孟姞墓也出土的一件双人首蛇身玉佩,可清晰看见两蛇身相互交缠①。到了汉代,受神仙思想、阴阳思想等的影响[2],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开始在墓葬中盛行。自北齐时起,墓葬中开始随葬一种神秘的双人首共一蛇身俑,这种现象在唐代达到鼎盛,并沿用至两宋时期,这种俑与史前至汉代的双人首蛇身形象差异较大,用途也不尽相同。本文拟从考古发掘资料着手,探讨北齐至宋代双人首蛇身俑的分布、形态、命名及用途。

1 双人首蛇身俑的分布

据统计,目前发掘出土的北齐至宋代的双人首蛇身俑共计60件,在不同时期它们的分布地域有较大差异(表1)。其中北齐仅发现1件,出土于临淄崔博墓[3]中。唐代发现数量最多达38件,绝大部分出土于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这些地区属于唐代的河东道和河北道,南方仅在湖南、广西、湖北有零星发现。五代至两宋时期的双人首蛇身俑全部发现于南方地区,其中属于五代时期的8件,出土于江苏、四川、福建地区;属于北宋的有9件,出土于四川、江西地区;属于南宋的4件,出土于湖北、四川、浙江地区。

从整体来看,双人首蛇身俑的分布在北齐至唐代时以北方地区为主,到五代至两宋时期,仅南方地区还在继续使用,宋代以后消失。其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时间为北齐至唐初贞观时期,双人首蛇身俑开始零星随葬于墓葬之中;第二阶段为繁荣期,时间为唐高宗至武周时期,大量出土于北方地区的墓葬中;第三阶段是衰落期,时间为五代至两宋时期,零星出土于南方地区墓葬中。

2 双人首蛇身俑的形态

通过观察、对比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双人首蛇身俑形态有一些差异(图2)。

2.1 北齐至唐代

北齐至唐代,双人首蛇身俑多为陶胎或高岭土胎,极个别为瓷质,部分表面施有化妆土。相当一部分器表有红黑彩绘,长度多在20~50厘米之间。绝大部分两人面相同,有的头戴兜住下颌的尖顶帽,或者头有尖发髻,兽耳,上肢呈兽蹄形趴伏于地,身体部分相连。

根据人首的位置和身体的连接方式可分为5类。

第一类,两人首均朝前或略向侧前方,蛇身在后方呈弧形相连,蛇身部分刻画的较为简单粗略。第二类,两人首左右相背,蛇身基本呈“一”字形相连,上肢多为兽蹄形趴伏于地,部分蛇身细致刻画有鳞片。第三类,两人首左右相背,身体呈S形相连,身体刻画较为简单,上肢多蜕化不见,人首之下即为蛇身。第四类,两人首前后相背,蛇身相连并高高向上拱起,有的两股蛇身相互交缠呈环形。第五类,两人首左右相背,蛇身相连并拱起,部分头部呈尖嘴的兽首形。

这五类形态的俑在地域分布上稍有差别,前四类均分布于北方地区,最后一类仅见于南方地区。出土数量也有差别,第二、三类数量最多,第四类次之,第一、五类最少。

2.2 五代

五代时期双人首蛇身俑仍以陶质者居多,还出现了木质者。根据人首的位置和蛇身的形态大致分3类:第一类,双人首交颈而背,蛇身向下呈环形相连。第二类,两人首左右相背,身体直线相连,上肢为趴伏的兽蹄形。第三类,两人首左右相背,人首之下即为两股交缠的蛇身,人首有作光头者,也有一男一女者。

2.3 两宋

两宋时期的双人首蛇身俑形态较为一致,为陶质或瓷质,可分为3类:第一类,两人首左右相背,人首之下即为两股交缠的蛇身,人首为两男或两女。第二类,双人呈平躺状,面向上,身体以宽带裹缠相连。第三类,人首为光头,身体盘旋或直线相连,其上划有环节似蚕形。

3 双人首蛇身俑的命名

关于双人首蛇身俑的命名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大体可总结为三种。

第一种,为地轴或勾陈。如张勋燎、白彬认为两人首共一蛇身,蛇身平卧者为地轴,两人首共一蛇身,蛇身相互交缠者为勾陈[4]。程义认为墓葬中出土的陶龟和陶蛇就是天关、地轴的本性,而人首蛇身俑、双头龙俑可能是地轴的变体[5]。白冰根据广东海康元墓出土的阴线刻砖,认为双人首蛇(龙)身明器为地轴或勾陈[6]。第二种,为墓龙。如徐苹芳认为李昇陵、李璟陵及山西唐墓中出土的此类俑可能是《大汉原陵秘葬经》中所记载的墓龙[7],郝红星等亦持此观点[8]。第三种,为伏羲女娲。最早提出此说的是《南唐二陵发掘报告》的撰写者[9],刘洪淼、李玉荣认为巩义造纸厂出土的双人首蛇身俑正反两面各塑一男一女头像,与汉代的人首蛇身殊途同归,是伏羲、女娲一类的题材[10]。

我们认为这三种观点皆有存疑之处,具体如下:其一,明器地轴最早出现于《唐六典》中,并与当圹、当野、祖明等丧葬明器并置,说明它应是唐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明器。关于当圹、当野和祖明一般认为是唐墓中习见的镇墓兽、武士俑、天王俑等[11],但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双人首蛇身俑在唐代乃至五代、两宋时期的使用无论是地域還是数量都非常有限,远不及镇墓兽、武士俑。另外,目前唯一一件具有地轴、勾陈形象的阴线刻砖时代为元代,张勋燎、白彬引用的记载有地轴、勾陈的《太上三洞神咒》亦辑成于宋元时期,而双人首蛇身俑自北齐就已经出现,唐代发展至高峰,五代至两宋时期已然衰败,时间上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二,从考古发现情况来看,北齐、唐代及两宋连体俑多被中下级官吏和平民使用,五代多被权贵阶层使用,与《秘葬经》中墓龙是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使用的随葬明器的记载不符。且《秘葬经》记载了墓龙“安辰地”,即放置于墓室东部,考古发现的连体俑置于墓室东部的极少,与文献不符。其三,从新疆地区出土的唐代绢画来看,唐代伏羲女娲形象男女分明,上身相拥,蛇尾交缠,手中分别握有规和矩(图3)。但北齐至两宋时期出土的连体俑,尤其是唐代者,绝大多数两人面一样,且多头戴尖帽(尖角、尖发髻)或者头发上竖,类似兽面,上肢呈兽蹄形,呈趴伏状,不能区分出男女,与绢画中的伏羲女娲形象大相径庭。到了宋代,伏羲女娲已经由人首蛇身变为完全的人形并相对固定下来[12],基本不再以人首蛇身形象出现了,那么宋代墓葬出土的双人首蛇身俑必然不会是伏羲女娲。

因此,笔者认为在没有发现更为确凿的证据之前,不宜强行将文献中记载之名安于双人首蛇身俑之上,可以暂以这类俑的形态特征将其命名为“双人首蛇身俑”或“双人首蛇身连体俑”。

4 双人首蛇身俑的用途

关于这类俑的用途,一般都认为应同镇墓兽、武士俑等相似,为镇墓之用,笔者同意这种观点。首先这类俑造型怪异,部分人首呈兽面状,头上有尖角,前肢为兽蹄形,与唐代盛行的镇墓兽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这类俑在某些墓葬中与镇墓兽、武士俑等共同摆放于墓室入口处,或直接代替前二者置于随葬品的最前端,明显反映了镇墓压祟的性质。

但部分学者认为连体俑是道教思想在墓葬中的反映,笔者认为至少就唐代的连体俑来说,这一观点似乎还欠缺切实的证据。因为在唐代连体俑大量发现的北方地区基本没有与道教思想关系密切的十二时俑、铁猪、铁牛等与之共出,出土的墓志中也没有发现墓主有道教信仰的证据。五代至宋时期,尤其是两宋时期,较多的十二时俑、四神俑、金鸡、玉犬、捧日俑、捧月俑、击鼓猪俑、力士伏鼓俑等神怪俑类与双人首蛇身俑共出,则有可能是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所致。

参考文献

[1]海冰.湖北石家河遗址出土240余件史前玉器[N].湖北日报,2015-12-20.

[2]朱叶.伏羲女娲图像及宗教寓意源流初探[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7.

[3]苏玉琼,蒋英炬.临淄北朝崔氏墓[J].考古学报,1984(2).

[4]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六)[M].北京:线装书局,2006.

[5]程义.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關、地轴[J].大众考古,2015(6).

[6]白冰.雷神俑考[J].四川文物,2006(6).

[7]徐苹芳.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J].考古,1963(2).

[8]郝红星,张倩,李扬.中原唐墓中的明器神煞制度[J].华夏考古,2000(4).

[9]南京博物院.南唐二陵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

[10]刘洪淼,李玉荣.巩义市出土唐代人首蛇身交尾俑[M].中原文物,1998(1).

[11]王去非.四神、巾子、高髻[J].考古通讯,1965(5).

[12]李丹阳.伏羲女娲形象流变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2).

猜你喜欢

分布形态用途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用途
用途广泛的微波炉
书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