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洞山歌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9-12-13钟秋月

北方音乐 2019年22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钟秋月

【摘要】开展木洞山歌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研究工作,并提出发展创新的相关建议,有利于梳理巴渝文化的历史脉络,有利于完善巴渝民族民间音乐体系,有利于巴渝本土音乐文化的继续发展。

【关键词】木洞山歌;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笔者课题组于2017年申报了重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规划项目“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木洞山歌的传承与发展”(项目编号2017YBYS109)。经过近三年的调研,对木洞山歌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前瞻进行了分析研究,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木洞山歌的传承价值

木洞山歌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渊源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巴渝歌舞”的两千多年文化遗存,是巴渝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木洞山歌传承和发展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厘清巴渝文化的历史脉络,有利于完善巴渝民族民间音乐体系,有利于巴渝本土音乐文化的继续发展。

通过对木洞山歌传承发展的研究发现,木洞山歌的传承和发展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传承保护工作的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二、木洞山歌的传承现状及困境

(一)木洞山歌原生土壤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木洞山歌形成和发展的原生性土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的机械改变了之前以禾籁头为核心的薅秧班劳作方式,所以,在田间地头已很难听到木洞山歌的主体歌种:禾籁和啰儿调;由于趸船及油轮的出现,以前长江沿岸时能听闻的纤夫所唱鼓舞干劲、震撼人心的船工号子也已经濒于失传;机械化生产方式让以往由人工进行抬石、拗石、榨油等体力劳动的工种逐渐被取代,因此,抬石号子、拗石号子、榨油号子等木洞山歌歌种也逐渐消失;受到现代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传播的影响,以往寿宴、婚礼、丧葬仪式中演唱的传统风俗歌也越来越少,逐渐被简化、淡化。

(二)木洞山歌审美倾向变更

随着电视文娱类节目的不断丰富,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流行音乐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也使木洞地区人们的音乐审美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为了生计,年轻人外出打工较多,在家乡待的时间短,因此也难以深入接触到木洞山歌中的传统曲目演唱,或者说,他们更多的接受了城市中流行歌曲的音乐形式。由于对木洞山歌的不了解,使其不能很好地体会木洞山歌的魅力所在,可能反而觉得这种形式很“土”。这也是普通民众审美认知不到位造成的木洞山歌传承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三)研究成果少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关于木洞山歌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很少。现搜集到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如:载于《四川戏剧》2010年第四期孙伟、王黎黎所著的《重庆市木洞山歌艺术特色》,主要是概括性地描述木洞山歌的大致音乐风格;载于《中国工会财会》2015年四月刊晓白所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重庆木洞山歌》,主要叙述木洞山歌的历史由来和歌种类型;专著方面如:由郑丽娟、刘顺伟主编的专著《木洞山歌》2005年出版,主要以采集木洞山歌为主,全书对木洞山歌的曲谱歌词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由李子硕、蒋效伦等人编写,2010年重庆市巴南区文广新局内部发行的《木洞禾籁》,主要以曲谱记录为主。目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研究,较系统分析木洞山歌理论体系,并能够从音乐特质、传承、发展、创新这几方面综合起来进行全面研究的木洞山歌专著几乎没有。

(四)传承人存续现状堪忧

据笔者调研团队走访调查发现,现今国家认定的木洞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13名,大部分年龄在50岁以上,最年长的为八十多岁,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寥寥无几,和其他国家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状况大致相同,后续传承存在隐患。而和其他国家非遗项目中传承人以男性为主不一样的是,木洞山歌的非遗传承人中女性占大多数。据走访了解,当地的男性青壮年大都长年外出打工,留在家乡木洞地区的以妇孺和老年人居多,所以造成木洞山歌传承人中男性缺失的现状,这也为木洞山歌的演唱传承造成不小的影响。在木洞山歌中,许多曲目曲风雄壮而刚健,因此需要男性歌者有力而低沉的声音进行演唱。例如夯榨号子、石工号子、船工号子、部分高腔山歌等,这些都是女性歌者不能代替的。由于传承人中男性的缺失,一些此类曲风的木洞山歌只能由女性演唱,因此使木洞山歌的风格表现力黯淡了不少。

三、传承与发展建议

(一)完善理论体系

木洞山歌要得到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了解木洞山歌的上千年的历史演变及滋养其生长的原生态社会背景,研究其音乐特质、音调特点、音乐风格等各个方面。只有全面地研究木洞山歌的音乐特征,形成较为系统、较有深度、较为规范的研究论文及著作,整个木洞山歌非遗文化能够形成比较完善的系统理论支撑,不至于在传承和发展中流失其非遗文化的内核本真,从而使木洞山歌的传承有“理”可依。笔者课题团队在三年的调研中,从上千首曲词和曲谱资料、演唱视频、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采风、和非遗工作者的访谈中总结分析出木洞山歌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特质,包括调式调性、节奏曲式、歌词特征、方言运用、声腔运用及润腔特点等多方面的特点,形成初步的理论体系。其目的是希望能为木洞山歌的传承、传唱、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与辅助作用。当然,研究的成果也有缺憾,存在诸多不足,希望后来者能够继续完善,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二)加大非遗交流及宣传力度

现今,年轻人对音乐的审美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对本土的传统民间音乐知之甚少。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由于本土音乐的宣传力度不够大。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做好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的宣传工作,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平台、自媒体等媒介对大众进行木洞山歌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在送节目下乡、传统节日庆典等官方活动中加入木洞山歌等非遗文化的内容,努力打造一系列非遗文化相关品牌,例如木洞山歌赛、木洞山歌非遗传承日等,扩大相关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对青年一代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的不断熏陶,加深其对木洞山歌的认识,加强其传承非遗的主观意愿。

(三)非遗+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传承模式

木洞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木洞地区特有的文化传承,它承载着上至“巴渝歌舞”,中经“巴子讴歌”“竹枝词”的千年历程,其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是独一无二的。笔者建议,木洞山歌的传承发展工作,可在保持其原生态的演唱形式和特点的基础上,与当地的相关文化产业、旅游业进行融合发展。一方面对外扩大木洞山歌的影响和受众群,让更多的人熟悉这一非遗文化;另一方面也能丰富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底蕴作为载体办出自己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能为木洞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让传承人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

当然,创新发展与传承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把握也非常重要。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坐视非遗文化逐渐僵化、与时代脱节,进而缓慢消亡;也不能过度包装,割裂传统,把木洞山歌的音乐本质改变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肆意解构、扭曲非遗传承的文化本质和精髓,甚至是臆造许多子虚乌有的伪非遗文化,这同样是在破坏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模糊我们的文化脉络。

(四)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

一是成立木洞山歌非遗传承专项资金,用于木洞山歌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并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杜绝专项资金的挪用和滥用。二是保证木洞山歌有专项非遗工作人员开展相关传承工作,建议3名左右。木洞山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流变的资料相当丰富,后续传承发展也需要策划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等,可以说工作量非常大。要做好相关传承工作,就需要有专员来开展,如果采用挂职的形式,则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尽心做好木洞山歌的非遗传承工作。三是建立市级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对木洞山歌的传承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和服务。

(五)以“保护”为前提,发展创新

在木洞山歌的创新发展上,重庆市巴南区政府和木洞镇政府做出不少的努力和尝试。当地政府特地聘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研讨,遵循保持木洞山歌原有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创编,经过不断研究,磨砺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木洞山歌作品。

1.创编新剧目(表演歌)

木洞镇与区文化馆共同研讨打造出木洞山歌精品剧目——《幸福生活蜜蜜甜》、山歌剧《考新郎》等作品,代表巴南区参加巴文化公园开园节目展演、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展示文艺演出、深圳卫视开心00后、环自行车拉力赛、山水茶道文化节等节日展演,受到一致好评。

2.创编木洞山歌代表性歌曲

根据木洞山歌素材改编出《喊山喊太阳》《我在木洞等你》《乡音》《禾籁之声》《美丽传说话木洞》《木洞山歌唱不尽》等颇具代表性的木洞山歌改编曲,为木洞山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创新发展模式扩大了木洞山歌的传唱性,更加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习惯。

除此之外,笔者建议在保持木洞山歌原有音乐特质的基础上,打造大型木洞山歌剧目,精选部分典型曲目进行创编,丰富其舞台表现形式和演唱方式,打造出木洞山歌经典演出剧目。类似“印象刘三姐”那样广为人知的剧目,形成当地的一个品牌。有了品牌,进而扩大木洞山歌的认知度和传唱度。

3.打造木洞山歌代言人

推选有代表性的木洞山歌传承人,打造演唱者成為木洞山歌的形象代言人,助力于木洞山歌的推广发展。

因笔者水平有限,对木洞山歌的传承发展建议流于表面,望各位专家及读者不吝斧正。传承和创新本来就是把双刃剑,把握不好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在木洞山歌的传承发展工作中要把握好相关尺度,既要保持音乐的核心本质,又要进行合理创新,加强宣传推广,开展多方合作,拓展非遗展演平台,才能使木洞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赵志安.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上、下)[J].黄钟,2003.

[2]郑丽娟,刘顺伟.木洞山歌[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3]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4]黄龙光.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三条路径[J].思想战线,2017.

[5]荣英涛.国家制度下“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河北安新县“冀中笙管乐”为例[J].思想战线,2017.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