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2019-12-12陈瑜刘孝国王艳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21期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教学

陈瑜 刘孝国 王艳华

[摘    要] 实践教学是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找出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导致问题的原因,借鉴国家级经管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经验,为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 实践教学;经管类专业;教学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21. 086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21- 0212- 02

1      前    言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重要环节。伴随着高等院校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教育正逐步向着更加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 人才培养的目标也由过去的知识型向着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三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转变。近年来,随着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学校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室,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培养高等综合性人才素质“三创”人才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实验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但是“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固有观念普遍存在,一些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没有完整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形成障碍。本文针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出建议,提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2      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整合

传统的实验课程主要依托于理论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明确的规划,课程的邏辑性较差,实验课与实验课之间的连贯性缺失。学生在低年级基础课阶段甚至没有实验教学安排,这就造成了实验课高年级集中开展,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实验技巧。

2.2   课程的创新性不足

经管类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来自任课老师或者是使用软件的厂商提供的使用手册,任课教师对实验的设计依赖于软件的使用手册,自主创新的内容较少。任课老师精力有限,在繁重的理论课授课任务压力下,对于实践教学的创新上投入的精力相较理论课少之又少。很多实验课程的设计还停留在演示实验的阶段,学生缺乏自主的思考和创新,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2.3   实践教学团队缺失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已经有系统的分工不同,实践教学在多数普通高校中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团队,加之很多实践教学的教师多数从理论教学中兼职选拔,也缺乏实践经验,在对学生的指导上,很难与实际的市场情况接轨。

2.4   教学方式陈旧

目前,各专业实训主要依赖单一的单项及单专业实训软件或者进行手工实训,实训手段单一,实训的内容、方式都是事先给定的,结果是唯一的,学生自己可发挥的空间很小,而且实训内容很少将相关行业或者领域各岗位上下游之间的业务有机串联起来,综合性和设计性内容不足。实践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模拟实践操作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对实践教学使用的软硬件条件上要求与社会接轨,但是往往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不被重视,实践方式更新滞后,早已与社会脱轨,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拿财务管理专业举例,有的高校还在对学生开展手工模拟账方面的实践教学,但是在用人单位的财务部门,手工账早已被淘汰。

2.5   师资力量薄弱

各高校现在实践教学主要的师资力量来自于理论课教师的兼职,前文中也提到理论课教师精力有限,在实践教学中的标准被迫降低到符合培养方案中的基本要求,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程创新中去,所以实践教学创新缓慢。

3      “基础-专项-创新”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3.1   总体思路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从以往的传统思维中跳脱出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及应对课程的综合应用训练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形成基础技能训练、专项综合技能训练、创新创业训练三个板块,结合综合实训平台的应用,将学生的实践实习技能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时间上,将实践教学系统地嵌入于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理论学习当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实时结合。

3.2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环节,在实验课程设计中应该基于理论教学,但是不能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开展。课程体系设计中应该既与理论课配合又要有独立的体系,按课程难易梯度安排内容。以经管类专业中各高校普遍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为例,见表1。

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实验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阶段。在基础实验课程阶段,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理论知识上接受的是通识教育,相应的在实践教学中也配合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应用中的基本操作培训以及一些专业基础的入门级实验课程。在综合实验课程阶段,学生的理论课程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相应的实验教学体系也进入综合实验课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开始训练跟专业高度相关的实验课程,以及一些模拟商业社会环境的仿真实训,让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在模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得到运用,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到达前两个阶段就结束了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在笔者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加入第三阶段,也是重点阶段,创新、创业实验专项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利用理论做支撑,结合专业实验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参与创新创业类技能竞赛,直接把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在相应的创新创业计划中实际操作。

3.3   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

以往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仅依据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加重要。应建立多元的成绩评价体系,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包括每一实验环节的基本操作能否达标、在操作中是否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以及学生在实验小组内的表现;学生自评包括组内成员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

3.4   整合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3.4.1   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前文提到,实践教学创新性不足跟教师的精力投入相关,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独立的团队。保障经管类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關键因素,实验教学工作由专职实验教师负责,在教学的创新性方面得到一定的保障,并且在科研工作方面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3.4.2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建设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运用在经管类实践教学中逐渐兴起,其在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中起到极大的作用,现已成为发展趋势。加大实训平台的投入和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重要保障。经管类综合模拟实训平台高度仿真学生就业的工作环境,让专业的理论知识在这一平台中得以印证,师生在实训中角色互换,老师变成问题提出者,学生运用知识自行设计解决所有矛盾,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程度。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是综合了多门专业知识的全面管理实训平台,学生通过在毕业前的综合实训的锻炼,训练学生对企业全面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一般是以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学生通过在多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不同职业岗位“工作”,训练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培养自身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琼.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才智,2018(36):96-97.

[2]吕佳.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6).

猜你喜欢

经管类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教学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基于VBSE创业版创新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