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化分析的基层不合格党员退出认定机制分类研究
2019-12-12符晓慧黄翔徐宇明陈嘉怡王燕萍
符晓慧?黄翔?徐宇明?陈嘉怡?王燕萍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原则对保持我党队伍的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暂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统一的不合格党员认定退出体系,国内对此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实际可操作性偏低。文章基于对寿光市75条不合格党员的评价标准进行探索和研究,从对不合格党员共性的探讨到细致划分不合格党员个性的探讨,通过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分类,形成了对不合格党员表现的量化分析。
一、基层不合格党员退出认定机制的现状与采取的分类方法
入党机制、教育监督与和管理机制、退党机制形成了党员从入党到出党的一个完整建设系统,其中,退党机制是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党员的退出机制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机制本身不断显现出缺陷和漏洞,大多数学者对于合格党员的标准是党章所规定的党员的八项义务,定性概念的实际可操作性较差。随着党员的多角色化发展,党内出现一些虽未触犯党纪国法,但缺乏丧失革命意志、失去党员先进性的党员,以及一些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分配的工作的党员,由于缺乏相应的党员退党机制作保障,使得部分该类党员至今未得到相应的处置。
本研究通过查找文献,发现国内研究中采用定量分析的退出认定机制研究相对较少,理论研究方面较多,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对于不合格的党员定义标准较为模糊,也是党员退出认定困难的原因之一。以“党员退出认定机制”为主题自动精确检索方法,利用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主要数据库,显示关于党员退出机制的问题研究共有110条结果,专著很少,研究结果并不丰富。虽已有不少学者对如何构建和完善党员退出机制进行思考探索,由于党员群体的类别众多,这是退出认定机制操作难的因素之一,本次研究从这一点出发,在对不合格党员的分类和评判标准上做了进一步系统、全面的分类研究。
通过参考阅读文献,选择了共性与个性的分类方法,原因如下:
每个党员除了党员这一身份也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党员身份作为一种象征,为每个志同道合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提供了便利,能在做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所以,当我们建立党员的退出机制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一点,不只从党性、思想觉悟的角度去考察,也要从每个党员的本职工作来考察此党员是否符合标准,也就是所有党员都应有共性:思想觉悟是否达标、是否违纪、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言行是否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等考察他们是否符合“党员”这一群体的单独标准;还要依据职业的个性特点,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来考察是否利用党员身份、职务之便侵害群众、国家的公共利益。
二、共性个性方面进行分类的流程
在共性方面,我们依据党章的要求,决定在退出机制的量化过程中应从大类上考察每个党员是否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观念等作为党员应有的必备素质。
而个性方面,为了追求研究的完善我们首先将党员可能存在的行业进行列举:国家政府行政部门党员、国家事业单位党员、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员、离职退休党员、农民党员、学生党员、军区党员、流动党员。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专家小组法(德尔菲法),在本次研究初期,我们参考相关文献并进行了总结归纳,发现虽然个性内容中所涵盖的职业复杂多样,但其中的一些个性化分类却有着相似之处,为了提高量化分析的可操作性,需要对初次个性分类中的重复或相似的类别进行合并或剔除,只留下差异较大的、必要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分类。
通过进一步的文献阅读,我们发现行政单位的考核标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党员的违规行为也类似,却在个性分类中占大量比重。我们将国家事业单位和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以工作特质和最常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对比,发现除了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之外,其他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出现的违规行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于是将国家政府行政部门党员、国家事业单位党员合并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教育系统、医疗系统、其他共3小项)。
经过上述部分的筛选合并后,由于总结出的考核标准是来自于不同的文献研究,鉴于小组成员对党章、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完全。我们选择使用专家小组法,对分类出来的考核标准进行第三次筛选。此次筛选以李克特五级量表为评判标准,请专家小组对各项分类进行打分,对各专家的评分计算平均数,将平均分低于4分的考核标准剔除,将高于4分的分类保留。
三、党员考核测评指标的分类结果
在本次研究进行了三次分类(收集资料初步分类、合并分类、专家小组筛选分类)之后,得出如下最终分类:
(一)共性指标分类:
1.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类
2.服务人民群众宗旨类
3.革命意志类
4.组织纪律类
5.法律观念类
6.工作作风类
7.社会诚信类
8.高尚品德类
(二)个性指标分类:
1.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类(教育系统、医疗系统、其他)
2.农村党员类
3.学生党员类
4.“两新”组织党员类
5.离退休党员类
6.流动党员类
四、对不合格党员分类的实际意义
要建立具体的量化党员退出机制就要首先对党员做出的各种违规行为进行统计,如上文所说,各行业党员的违规行为不尽相同,有相似的部分同样也有差異较大的部分。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不合格党员分类的完善就为后期建立退出机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不合格党员进行个性分类有利于规避了打分项的笼统性,希望能尽可能的对处在不同机关体系,两新组织党员,农村党员,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提供相关的打分项,实事求是,确保打分项适用于党员的多角色需求。
对不合格党员分个性进行讨论有利于提高打分项的科学性,扩大不合格党员打分项的覆盖面和准确度,增强本研究小组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量化的完善程度。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