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视角下环境艺术设计创新
2019-12-12张悦
张悦
经济发展,除了为人们创造更好生活条件之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在此情况下,绿色经济理念被提出,并引申至各个领域中,以环境艺术设计来说,绿色经济理念将成为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导理念,而如何在绿色经济视角下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是当前摆在设计师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绿色经济视角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绿色经济理念强调环保、自然,要求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选择,并在依靠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性解决自然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因素,在确保与自然环境达成和谐共处关系的前提下,去进行绿色经济理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设计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让群众身处环境中,直观的体会自然,感受自然美。
(二)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绿色经济理念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的另一重要原则,是人们对所处环境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工作开展的前提。设计师要以保护群众的人身安全为前提,遵循安全设计原则,避免环境艺术设计对群众安全造成危害,不能一味的追求创新,最终打造出的环境设计作品一定要是健康而舒适的,如此才能真正受到群众的喜爱。
(三)节约性原则
在过去,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我们不惜以环境破坏、资源大量浪费作为代价,以致于当前面临重重环境困境,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过度消费自然、过度消费资源。所以,在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设计师要尽可能遵循节约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尽可能节约资源,保证设计艺术性的同时简化设计,避免造成生态问题。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坚持了绿色经济理念。
二、绿色经济视角下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措施
(一)以绿色生态美感设计理念贯穿设计整体
要实现绿色设计,设计是有必要坚持绿色生态美感设计理念,在設计之初就做好整体规划,确保设计作品各个环节的统一,切实将绿色经济理念体现在设计作品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设计师要先分析作品周围环境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寻找实现三者统一协调的途径。之后,再结合建筑设计理论、生态理论、绿色环保技术来进行环境艺术的打造。例如,根据南北朝向、向阳通风特点等进行居民楼规划,预留通风口,合理规划朝阳区,打造生态绿色走廊和区内景观园林。又比如,将周围自然山水、标志性建筑合理调动起来,统筹划分绿地、建筑群,打造与作品一致的审美情趣,最常用到的方法为远山借景、引水入市,打造自然且富有层次感的景观,让自然美成为作品的特色。
(二)开发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大量浪费,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还将导致能源危机,威胁我们的生活,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在资源节约方面下足功夫。首先,从节能降耗方面来说,设计师要多选择绿色环保材料进行建筑搭建,实现高效的室内控温,减少暖气、空调的使用。同时,搭建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控制水资源的浪费,例如收集雨水用作绿化用水、厕所用水等。其次,从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方面来说,设计师要尽可能避免对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虚耗,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替换,在实现资源节约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例如,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燃烧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可引进新能源技术,用沼气代替煤炭资源。又比如,在寒冷地区,为保证舒适的室内温度,人们会通过开空调、开地暖来提温,每年浪费大量资源,为改变这一现状,设计师一方面可设计保温墙体,实现固温,另一方面也可合理规划向阳面,让太阳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三)注重绿色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使用
打造美丽、舒适的环境,涉及到大量的建设工作,需要耗费大量建材、装饰材料,若只追求美感和材料经济,则很难顾忌环境的环保性。鉴于此,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尽可能多的应用绿色材料,这样一来,不仅让环境美观与绿色环境理念皆被保证,还能最大程度的为居民健康提供保证。例如,真空玻璃、泡沫玻璃等新型玻璃,前者保温性能、隔音性能强,后者绝热性强、耐腐蚀能力强,是废弃玻璃回收处理后制成的,十分环保。又比如,岩棉板属于无机建材,防火性能强,保温效果好,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在使用时不会轻易出现霉变,即使人长时间居住其中,也不会致癌,将其使用在环境设计中,不仅能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还能使用很长时间,在国外发达国外,环境设计中使用的墙面大都是岩棉制品,特别是在德国,只要是墙体超过22mm,其外保温层就都是岩棉材料。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多多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园区打造。
三、结语
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融入绿色经济理念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经济进步的重要途径。设计师要学习并了解绿色经济理念,遵循自然性、安全性、节约性原则,探讨全新的设计方式,有意识的将该理念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使用绿色材料、以绿色生态美感设计理念贯穿设计整体等方面出发,更有效的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
(作者单位:景德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