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扬州工”精神在促进扬州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路径探究

2019-12-12巴一斯姚萍

商业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精神

巴一斯 姚萍

[摘 要] “扬州工”精神是扬州城市文化价值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工”精神是包含了尊重和热爱生命、追求精致美好生活的生活理念,爱岗敬业、坚韧执着、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是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城市精神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力和对市民价值观的导向力度不足等。通过构建全社会弘扬“扬州工”精神的三级体系、弘扬“扬州工”精神以蓄积扬州城市精神文化的源头活水、引领扬州市民的价值追求、打造扬州城市特色文化名片等路径实现促进扬州城市文化建设。

[关键词] “扬州工”精神;城市文化建设;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F7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11-0029-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城市的发展繁荣同样取决于城市的文化建设水平。城市文化已成为一个城市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识。城市文化是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思想、准则、艺术等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表现形式。城市文化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可以分为物质层、心理感受层、价值层、制度层等层次。[1]

扬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居于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位置,漕运发达、商贸繁盛、人文荟萃、手工业兴旺。“天下玉,扬州工”,“扬州工”技艺精湛、历史悠久,“扬州工”精神伴随着扬州城市的发展而代代相传。“扬州工”精神是扬州城市文化价值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扬州工”精神对扬州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扬州工”精神的内涵

(一)“扬州工”精神是扬州人尊重和热爱生命、追求精致美好生活的生活理念

“扬州工”精神展现在扬州人民吃穿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扬州工匠制作出了菜刀、修脚刀和理发刀,合称“三把刀”,为闻名天下的淮扬菜、扬州足艺和扬州美发美容在各自行业的领先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为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扬州点心从清代名扬至今,扬州点心师傅们对色、香、味、形有严苛要求,做出的扬州点心不仅口感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品类多样、造型精巧,令扬州点心不单是一餐食物,更是一种美食享受,从而形成了扬州独特的早茶文化。“扬州工”精神体现了扬州工匠不仅以技艺服务生活为目的,更以高于生活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宗旨,反映出扬州人对技艺之美和对生活艺术之美的崇尚,展现了扬州人民追求文明健康、和谐开放的生活方式,恬静优雅、精致美好的生活状态,和富有艺术品位、文化内涵的生活品质。[2]

(二)“扬州工”精神是扬州人爱岗敬业、坚韧执着、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天下玉、扬州工”,从清代由扬州琢制的大型玉山《大禹治水图》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扬州玉雕做工精巧细膩、造型圆润玲珑、寓意吉庆祥和,令世界惊叹。玉雕制作从选材、设计、切割块面、层次推拿、内掏外修、精雕细琢、抛光配座,需要多工种的配合。扬州工匠们在琢玉时,必须具有沉静平稳的心态、娴熟精湛的技艺,胆大心细、一气呵成。扬州漆器色彩大气稳重、造型富丽典雅,驰名中外。漆器技艺具有技法多、技艺难、工序复杂、耗时长的特点。扬州工匠们要通过做胚涂漆、雕刻、晾干和打磨等工序,才能最终完成漆器作品的制作。“扬州工”精神是扬州工匠匠心、匠术和匠德三者的合而为一。“扬州工”精神反映出扬州人安守本职初心、对专业技能不懈追求、永怀职业敬畏之心和使命担当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

(三)“扬州工”精神是扬州人艰苦奋斗、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中国园林惊艳世界,其中“扬州园林甲天下”的美誉广为人知,扬州的瘦西湖、个园、何园等园林建筑,雄浑古朴、文雅精致,在建筑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扬州园林虽不是最早创建的派别,但自西汉始,扬州筑园工匠们善于借鉴他山之石,专于技艺锤炼,乐于融汇南北技艺之长,勇于独创一派。通过瓦作、木作和铺装等技艺,创造出复道回廊、叠石假山、空窗借景、旱园水做等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扬州刺绣意境高雅、飘逸传神,在中华绣坛占有一席之地。扬州绣师们发明出多种多样的刺绣针法,并且对画稿、构图及色彩极为讲究,开创出富有诗情画意的“仿古山水绣”和神韵天然的“水墨写意绣”。从唐宋到明清,扬州绣品一直是朝廷御用的贡品。“扬州工”精神体现了扬州工匠不满足于学习模仿,勤于钻研和探索,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大胆创造。反映出扬州人兼容并包、勇于尝试、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3]

二、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优先用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城市文化建设还处于服务于城市政治、经济建设的地位,如何平衡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促进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是政府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即一个国家、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超前于或落后于其政治、经济等发展水平的现象。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盛况,儒、法、道、墨等众多流派的先进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2000多年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掀起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大繁荣,进而引发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大变革。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引领作用。

(二)城市精神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力

近年来,城市文化建设在硬件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但是在精神文化内涵的研究与投入方面还不够,城市文化软实力还需增强。城市精神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城市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城市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底蕴、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4]城市精神是连接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纽带,对当代城市的发展有巨大的精神支撑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但是,城市文化建设尚且缺乏对城市精神进行更深层次的历史溯源,使之易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市民不能很好地把握城市精神传承脉络,进而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和认同城市精神的内涵,不利于城市精神的发扬。只有在深厚的城市历史文化中汲取和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养分,让传统文化精神养分与当代城市精神合二为一,才能够使当代市民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城市精神文化。

(三)市民价值观的导向力度不足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程度日益加深,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城市的开放性、包容性越来越强,市民的选择具有丰富、多元、先进的特点,同时也伴随着复杂、多样、良莠不齐的特点。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市民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快速便捷地获取到的信息资讯,浩如烟海、纷繁复杂,如何正确地分析、筛选有效有益的内容,需要市民有正确的价值判断,需要有正向的城市价值观做向导。市民的文化水平和精神追求决定其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市民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决定城市精神文化的面貌和发展方向。因此,作为一个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更应当要有强大的城市文化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导向、激励、调控和保障作用,以不断凝聚城市之心、塑造城市之魂。[5]

三、促进扬州城市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全社会弘扬“扬州工”精神的三级体系

第一级是政府层面的顶层规划。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城市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制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配套政策;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提高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占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引进文化建设方面高层次人才,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和意见,建立一支专兼职并举的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政府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有力保障,是在全社会弘扬“扬州工”精神并且使之反作用于促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第二级是地方主流媒体和大众传媒层面的宣传推动,要以“扬州工”精神为旗帜,引领扬州社会精神风貌的提升。地方主流媒体要有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扬州工”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宣传广度、力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大众传媒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工具在传播渠道丰富性、传播形式灵活性和传播视角多样性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信息传播即时、亲和、生动的优点。通过深入挖掘“扬州工”精神的典型素材,树立“扬州工”精神先进楷模,使得其影响力深入人心。第三级是社会各级各类主体层面的自觉行动,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团体、社区等社会主体,要充分发挥主体的号召和激励作用,带领单位成员自觉参与到践行和弘扬“扬州工”精神的行动中,增强共创扬州城市文化新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弘扬“扬州工”精神以蓄积扬州城市精神文化的源头活水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应当着力挖掘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提炼扬州传统文化精髓,发挥其在新时代扬州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扬州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手工业是扬州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技艺精湛高超、做工精美独特、寓意美好深远的“扬州工”作品正是“扬州工”精神的物化呈现,“扬州工”精神所蕴含的追求精致美好生活、精益求精、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品质,是扬州人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凝聚而成的。“扬州工”精神是扬州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质,是扬州城市文化的根脉和灵魂。当代扬州城市精神——“崇文尚德、开明开放、创新创造、仁爱爱人”,与“扬州工”精神内涵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扬州市民可以在“扬州工”精神中寻找到城市精神文化的源头,通过深入学习“扬州工”精神,进而以“扬州工”精神为荣、以扬州城市精神为荣,树立起城市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自觉担当起城市精神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三)弘扬“扬州工”精神以引领扬州市民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内容。公民的个人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层面价值观和国家层面价值观形成的基石。“扬州工”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结出的优秀地方精神和价值观的硕果。“扬州工”精神是一种坚守初心、坚韧执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追求自我社会价值实现的价值取向。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个人的价值取向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在西方腐朽观念的冲击下,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等思想开始侵蚀市民的价值观,市民中出现了贪婪财富、追逐名利、计较个人得失、不愿吃苦、不甘吃亏、贪图享乐、娱乐至上等错误的价值取向。要把“扬州工”精神融入到市民的价值观培养中,贯穿到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等的系统教育中,通过外在的教化宣讲、精神激励、榜样示范作用,在个人的感知、理解、接受和改变的内化作用下,最终生成正确的个人价值观。[6]

(四)弘扬“扬州工”精神以打造扬州城市特色文化名片

“扬州工”精神在提升城市文化载体质量、增强城市文化产业实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扬州工”精神是扬州特有的精神文化财富,通过把“扬州工”精神与扬州城市文化产业相结合,将“扬州工”精神融入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城市旅游产业和城市文艺产业等的建设发展中,打造具有独特性的扬州城市文化品牌。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建造以“扬州工”作品和“扬州工”技艺代表人物为原型的城市主题文化地标和城市主题文化广场,以“扬州工”精神为主题的城市特色展馆、城市特色书房和城市特色公园等,创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在城市旅游产业领域,打造集“扬州工”技艺展示、“扬州工”作品制作体验和“扬州工”精品展销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街巷,拓宽城市特色旅游市场;在城市文艺产业领域,创作一批以弘扬“扬州工”精神主题的扬剧、扬州弹詞、扬州评话、扬州木偶戏等扬州地方文艺作品,丰富和创新扬州地方文艺内容。用“扬州工”精神来指导城市文化建设,构建以“扬州工”精神为核心的扬州城市特色文化产业,突出城市文化特点,强化城市文化形象,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形成具有底蕴深厚、内涵深刻、特色鲜明的扬州城市文化品牌,从而提升扬州城市文化建设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章贤,刘继生.城市文化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人文地理,2002(4):25-28.

[2][3]巴一斯,沈新华,仓明.试论“扬州工”的文化内涵及价值[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8(2):12-15.

[4]苑淑娇,孙亮.浅析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47-48.

[5]李兆前.用先进文化引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J].理论前沿,2005(3):26-27.

[6]宫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精神的融通建构[J].科学社会主义,2014(5):85-88.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都精神
拿出精神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