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舰队“二把手”的航海传奇
2019-12-12唐博
唐博
2010年6月,南京江宁区祖堂山,一家社会福利院正在扩建。
施工队在挖土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座明代砖墓。于是,工地停工,考古人员介入。
令专家们激动的,不光是墓中出土的玉环、水晶串饰等明代器物,更是一块《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这份相当于墓志铭的东西,共有25行741个字,不仅明确了这座墓地的主人,还讲述了一段明代海上丝绸之路鲜为人知的往事。
墓主人究竟是谁?到底是什么样的往事,让专家们如获至宝呢?
洪保其人
《寿藏铭》里的“都知监太监洪公”,本名洪保。这不是个一般的太监,而是郑和下西洋时舰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甚至成了郑和最后几次下西洋的舰队二把手。
洪保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从未听说过这个人呢?
能够参与郑和的航海壮举,对于洪保来说绝非偶然。他跟郑和是老乡,年龄相仿,生活经历也相似。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入云南,12岁的洪保和11岁的郑和作为俘虏,被送到南京皇宫,当上了太监。
跑男 洪保是个善于跑腿的宦官。奉旨出使西域、跟随郑和下西洋这些差事,不仅让他活脱脱成了“跑男”,还大开眼界,立身正面,成了宦官队伍里的一股清流。
洪保是个善于做选择题的宦官。他的人生转折,与此有关。朱元璋死后,在朱棣和朱允炆这对叔侄之间,他选了前者。追随燕王“靖难”,让他不仅得了“洪保”的赐名,还官运亨通,历任内承运库副使、都知监右少监、都知监太监等职,长期位于宦官食物链的顶端。
洪保是个善于跑腿的宦官。奉旨出使西域、跟随郑和下西洋这些差事,不仅让他活脱脱成了“跑男”,还大开眼界,立身正面,成了宦官队伍里的一股清流。更重要的是,他身跨陆海,参与了明代初期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擘画写意,一定程度上比郑和的成就更大。
洪保是个运气不错的宦官。他的一生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直到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仍以72岁高龄担任都知监掌印太监。而出土的《寿藏铭》,则是他65岁那年刻的。历史上长寿且善终的宦官寥寥无几,洪保是其中之一。
洪保是郑和下西洋的副手,曾帮助郑和舰队抓后勤,买物资,但在各种历史文献中,洪保的名字鲜少出现。不过,洪保的《寿藏铭》,却让人眼前一亮,甚至备感震撼,这是怎么回事呢?
超级舰队
明代中后期,紫禁城经历的几场火灾,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文献多數毁于一旦,连制造宝船的船厂也没留下多少资料。历史学家把寻找新资料和新线索的期待寄于出土文献,但直到洪保墓的《寿藏铭》重见天日,才实现了这个夙愿。
《寿藏铭》里的寥寥数语,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兴趣:“(洪保)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这段文字最重要的价值,就是给出了郑和宝船的规模。
1937年,南京静海寺出土的残碑上,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永乐七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橹船。”这算是证明郑和宝船规格大小的一条实物证据。
南京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的巨幅油画描绘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郑和下西洋的档案文献大多被毁,连制造宝船的船厂也没留下多少资料。
这里的“料”是古代计量单位。要么以一石粮食为一料,要么以两端截面方一尺、长七尺的木材为一料。1石大致相当于60公斤。因而,按照静海寺残碑的说法,郑和宝船排水量约为900~1200吨。至于它的形制,也能估算出来,大概长18丈,宽4.4丈,也就是长56米,宽13.7米,相当于两艘037猎潜艇的大小。
千吨级的木船,在古代堪称大船,或许更接近事实真相。可是,洪保墓出土的《寿藏铭》,再次刷新了历史学家对郑和宝船的认识。其中提到的旗舰“大福号”达到“五千料”,那就相当于3000吨级了。这个吨位在中国海军,够得上上一代主力驱逐舰了。
众多3000吨级的木船出现在中国南海和印度洋上,这样的规模要比想象的更大、更宏伟、更有威慑力。
经济影响
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开始了最后一次远航。舰队抵达古里(今印度西部喀拉拉邦)后,听说有个国家叫天方(今沙特麦加),此前并没有中国人到过那里。好奇心驱使着郑和与洪保,想要一探究竟。于是,洪保就带了7个人,乘船离开古里,直趋天方。
抵达天方之后,“远人骇其猝至”。当地人对洪保等人的迅速到来感到恐慌。于是,当地国王“以亲属随行奉贡”。贡品里有“麒麟、狮、象,与夫藏山隐海之灵物、沉沙栖陆之奇宝”。
当天方国的使臣跟着洪保来到南京,向明成祖磕头称臣,献上贡品后,就会得到明朝朝更多的赏赐,甚至在官府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把带来的剩余贡品高价卖掉,让朝廷吃亏,让朝贡的小国得实惠,体现所谓“厚往薄来”的“天朝胸襟”,从而换取“万邦来朝”的政治收益。
很显然,这种规则塑造的结果很畸形:谁称臣朝贡,谁稳赚不赔。明王朝就用这个办法,笼络了一大批周边国家,形成了以它为中心的朝贡贸易圈。郑和舰队,则是这个圈子赖以维系的重要纽带。
朝贡贸易背景下,不等价交换带来的丰厚利润,让外国使团总希望多带剩余贡品,扩大贸易量。明成祖去世后,明朝方面基于财政压力,逐步收缩贸易优惠,让外国使团少带剩余贡品,售价便宜些。一旦发现无利可图,外国使团便越来越少,“朝贡”也就有名无实了。
至于郑和舰队,虽然船只庞大、人数众多,但本就不是贸易团,而是炫耀武力的使团,途经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也就做点贸易让利,顺便买些御用奢侈品,贸易额小,几乎都亏本。这样的贸易当然不可持续。
正统六年(1441年),郑和已经去世多年,洪保取而代之,从二把手变成了一把手,独自率领舰队远航。返程时遭遇台风,险些送命。这大概也是明朝国家舰队将触角伸向世界的绝唱了。
洪保偃旗息鼓了,但明朝的海外私人贸易方兴未艾,带动了东南地区的经济转型,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不过,洪保留下的《寿藏铭》,永远铭记着他追寻海洋的梦想与实践,成为“一带一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