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亿联银行的“进击”平衡术

2019-12-12宋怡青

财经国家周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银行

宋怡青

银行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下半场”,普惠、科技、责任、细分这些关键词正在赋予这个行业以温度。

国有大行的“头雁”作用、股份银行的业务技术、城商行的本土优势……银行数字化已成热土。其中,新兴的互联网银行,依靠科技优势和大股东流量资源,服务了大批互联网端的长尾客户,成为银行重要的一端。

尽管互联网银行寥寥数家,但是凭借技术创新、生态整合、智能风控、场景设计等手段,它们逐渐突破普惠金融难题,寻找到了业务模式的新路径。

亿联银行是全国仅有的四家获批从事线上信贷业务的互联网银行之一。

吉林亿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的业务拓展,正是这一行业的缩影。作为东北首家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亿联银行也是全国仅有的四家获批从事线上信贷业务的互联网银行之一。目前亿联银行已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在线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电子票证、账户管理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盈利 2019年上半年,亿联银行净利润5062.2万元,成立两年来首度实现扭亏为盈。

近几年,开放和科技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得益于对科技的持续提升,致力于为民营、小微企业的深度服务,即便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亿联银行也俨然成为行业的探索者,既做到了依靠科技研发,内生增势成长;同时也实现了借助合作,外扩普惠大众。

截至今年上半年,亿联银行资产总额为281.24亿元,相比2018年底的134.36亿元增长109%;营业收入4.51亿元,相比2018年上半年的4701万元增长859%。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上半年,亿联银行净利润5062.2万元,成立两年来首度实现扭亏为盈。

未来,作为“新生”的亿联银行仍要追赶行业大佬的脚步。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亿联等互联网银行的想象空间与日俱增。

外扩:开放银行 普惠大众

在金融科技“船到中流”的当下,无论是大中银行抑或互联网头部企业都竞相选择“开放”,前者表现即为开放银行。

开放银行并无一个确切的概念,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银行业态,促使银行服务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全面回归以用户为核心。简言之“用户在哪里,银行的服务就在哪里”。

伴随着金融市场改革与金融科技的兴起,近年来,从新兴的民营银行,到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纷纷向开放银行转型。譬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都对外明确释放了打造开放银行的信号。

作为一家新生的民营银行,亿联银行既没有广阔的线下网点,也缺乏自身场景建设,所以在成立初期,秉承“数字银行,智慧生活”的定位,即把开放银行定位成发展战略,提出要建立金融连接器。这个“金融连接器”要连接金融机构、数据公司、场景平台等,通过整合各方面的优势,形成以信贷、支付、账户、数据为核心的服务生态,实现共同发展。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亿联银行打造开放银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连接,将亿联银行服务体系通过API、SDK的方式输出给场景方;第二个阶段是开放,将自己的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第三个阶段是生态,通过前两个阶段建立起金融服务市场,形成生态。

目前,亿联银行已经初步建立了开放银行的整体业务架构。首先,以数据中心为支撑,依靠分布式技术、容器技术、微服务技术,将传统的银行服务实现了碎片化。其次,通过“亿金山”“亿金付”这两个工具支撑B端和C端用户,继而初步搭建了开放银行框架。

在开放银行战略的指导下,亿联已经与美团、京东、百度等多家平台建立了广泛连接,在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普惠金融领域进行了创新。

在消费金融场景,通过“秒级响应”的体验和“千人千面”的差异化定价,亿联银行已经累计在线服务1500多万贷款客户,包括大量的C端、长尾客群。截至2019年上半年,消费金融累计放款额突破350亿元。

在农村金融方面,亿联银行利用合作方约1500个线下村级农业服务站,采集农户土地、经营等相关信息,建立以農户大数据为核心的风控模型,解决长期以来“三农”金融发展受到物理网点限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惠农产品“亿农贷”,做到了农民申请,自动审批,分钟级线上放贷。而且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支,随有随还,按日计息、节省了农民的融资成本。

亿联银行行长张其广曾表示,未来开放银行将加快发展。金融与科技机构将会更紧密合作,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金融服务会更加个性化、无界化。

内生:科技为核 增势成长

小额信贷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曾表示,现有的银行体系是不可能建立普惠金融的,因为这些银行的基因和出身里面没有为中小微弱服务的意识,所以发展普惠金融必须是“另起炉灶”。为此他用了40多年建立了乡村银行。

但是,在中国这一论述正在被改变。有很多普惠金融由中小型机构发起、运作,他们像鲶鱼一样开创、启动这个市场。在这背后既有政策的重视,更有科技的驱动。这在新兴的互联网银行表现更为明显。

总结亿联银行两年“从零到壹”的创业跋涉,或可窥见互联网银行下半场的探循。

互联网银行具备区别于传统银行的一大特征,即为:大数据和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精准获客营销、风控反欺诈等方面较传统银行的表现更为突出。

作为“因科技而立、因科技而兴”的亿联银行,在成立伊始就将科技手段应用于资产管理、授信融资、客户服务、精准营销、身份识别、风险防控等各个环节,将服务嵌入生态场景中,使得科技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以億联易贷美团项目为例,一个产品后台对接的IT系统累计达21个,除了线上贷款平台外,还包括渠道输出的共享平台、金融超市,与账务处理相关的统一支付、核心系统,与风险策略相关的策略引擎、催收、反欺诈,与监管报送相关的大数据平台等。

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亿联银行构建了以人工智能引擎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银行科技“S.M.A.R.T”体系架构,通过人工智能引擎将客户与产品进行连接以实现“千人千面”和智能交互。

整个“S.M.A.R.T”架构以微服务和平台化的设计思路实现差异化、快速的开放共享及渠道适配能力,通过打造共享能力,实现与各类第三方平台进行快速对接和产品输出。

另外,亿联银行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DASeS风控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风险管理循环和数据算法循环的两个闭环,对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管理。

快速成长 未来可期

伴随科技进步而诞生的互联网银行,带着时代的创新印记。从第一家获批从事线上信贷业务的互联网银行诞生,到传统银行大范围涉足线上业务,互联网银行也终成热土。

新环境、新赛道、不换挡即落后的现实,应该如何素描创新、科技、银行间的大势图?总结亿联银行两年“从零到壹”的创业跋涉,或可窥见互联网银行下半场的探循。

据亿联银行半年报披露,截至2019年6月底,全行资产总额已达281.24亿元,存款总额239.56亿元,贷款总额179.58亿元,实现营业净收入4.51亿元,优质流动资产充足率267%,拨备覆盖率600%以上,其营收9.6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0倍。业务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金融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驱动。今年8月22日,央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这是央行针对金融科技的第一个全局性规划。

《规划》要求加强分布式数据库研发应用,提升数据库自主可控及安全运行。亿联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半年前,亿联银行就按其科技战略计划开始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布局,并在2019年11月初率先在银行关键金融联机交易场景上线NewSQL分布式数据库,走在了银行业数据库应用的前沿。

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对于《规划》中提到的“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和拓展金融服务渠道”,亿联银行有独到的规划。张其广表示,未来发展还应从两方面着力。一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二是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构建开放合作金融服务生态。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银行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