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研究综述

2019-12-12南佩伶曲波熊书芳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科技金融

南佩伶 曲波 熊书芳

摘 要:国内外学者对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从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相关概念、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科技投融资 科技金融 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

我国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并于2016年7月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对科技创新做出了指导。然而科技的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研究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能够对资金如何有效地支持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建议。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查阅国外学者的文献时,并未发现“科技投融资”一词,但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有关研究。

(一)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間的关系

Maksimovic(2011)等人通过在34个发展中国家发放问卷对19000家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调查,然后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技术创新活动与外源融资在创新活动的投资中的占比成正比关系,且私有企业从外资银行获取融资比从内资银行获取融资能产生更高效的技术创新。Jeong&Townsend(2007)通过构建模型将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影响的微观因素分为金融深化、人力资本的变动以及异质性资本等,然后借助实际数据证实了人力资本的变动及金融的深化对科技创新具有重大作用。Rin(2004)等人通过研究指出创业科技企业的股票市场的建立,能够使市场对高科技企业和创业企业的投资显著提高。Kortum(2000)对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股票以及债券市场取得的技术创新项目融资可以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King和Levine(1993)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过程进行了解析——金融系统先是对企业和项目进行评估挑出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然后利用风险分散机制披露信息,从而调动信贷资金支持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最终实现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研发(R&D)投资方面。

Michi Nishihara(2018)发现债务融资可以大幅降低一期项目与成长型项目之间的时间滞后。Ginka Borisova等人(2013)证明了融资摩擦对推动创新活动日益重要,但尚未有充分依据显示其对科技企业的投资产生了影响。Seong-Pyo Cho等人(2008)论证了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促进关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相关概念

科技投融资,在我国有时也用“科技金融”进行表述。国内学者鲜有对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做出概念界定,相关概念界定主要是对“科技投融资”和“科技金融”这两个名词的界定(如表1所示)。

(二)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现状及对策

代军(2019)指出湖北省正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仍未达到深度耦合,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马小琴等人(2018)通过研究对东莞中小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体制提出建议。谢金楼(2018)发现苏南地区的融资约束仍然是当前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最主要因素。肖奎喜(2016)通过多维度对比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验,对中国科技金融提出了制度创新与政策建议。张迪(2016)探索了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结合的有效机制。白敏(2013)总结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阻碍因素,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难融资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李宇飞(2012)等认为,黑龙江省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存在不能将其体制内的各组成部分高效协调并有机结合等问题,据此为建立黑龙江省新机制提出了建议。赵佳昕(2011)指出,广西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投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机制不健全、投融资结构效率较低等问题,需要进行融资机制和结构改革。余冬根(2011)发现廊坊市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制存在财政以及金融机构的投融资不能够满足科技企业的发展、风险投资机制健全性不足、资本市场完善程度不够等问题。黄海明(2010)认为我国科技投融资体制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科技投入机制不畅、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大中型科技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国家支持科技融资的政策效果不佳、市场融资渠道不畅等。杨梅(2008)分析了重庆市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财政科技经费对科技、经济的影响。薄金锋(2007)通过分析现状发现黑龙江省的科技投融资已经形成了“以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为主,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为辅”的特点。

(三)我国学者对国外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的研究

欧美地区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现状。张维(2012)认为欧美地区科技和金融实力雄厚的主要原因在于“政、企、银”三者的合力作用,这使得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集聚发展。余冬根(2011)认为美国除了有大量的风险投资以外,还有大量的法律保障机制与之相配套,从而使得金融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创新;英国的科技型企业不仅有简单的投融资方式,还包括了次级收购(科技型创业投资公司可能会收购其他创业投资公司的企业股权)。赵谷松(2008)发现美国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除了有大型的公司和政府财政的投入以外,还会有不同层面的小企业管理局、风险投资以及纳斯达克市场的资金投入,从而使得其投融资机制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日韩地区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现状。张维(2012)通过研究发现日韩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能给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的风险资本,例如政府部门不但会重视并采取措施提高风险资本的规范性,而且会在风险资本支持科企的过程中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另外,日本政府还会注重建设能提高科技型企业关联度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网络,以及有关科企的配套性政策。

三、研究述评

基于上述国内外在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成效评价方面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研究成果相对少。国外很少用科技投融资这一概念,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与金融关系和研发投资方面。国内对科技投融资的概念界定尚不统一,在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在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方面,且对策建议主要是优化调整财政资金的支持重点、建立完善的统筹联动机制、大力促进股权投资机构的发展、完善创新银行等的间接融资服务、抓紧建立科技金融中介的服务体系等。

研究不够细化。国内已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试点工作,国内很多学者对这些地区进行了分析,对很多东部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提出了建议。但很少有人对西部地区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进行研究,而且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薄弱,不能照搬国内其他地区的经验,这就需要学者们根据西部地区的经济情况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代军,颜辛,柳德才区域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构建:湖北案例[J].武汉金融,2019(04).

[2]马小琴,彭基峰,何键辉中小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以东莞为例[J].财会通讯,2018(11).

[3]谢金楼常州科技投融资体系创新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8,31(03).

[4]Michi NishiharaValuation of R&D investment under technological, market, and rival preemption uncertainty[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18,39(02).

[5]肖奎喜,谢玥玥,徐世长创新驱动背景下实现中国科技金融突破性发展的制度安排及政策建议——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金融体制创新的借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3).

[6]么德琳中小企业科技投融资配套体系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7]张迪福建省科技金融机制创新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16

[8]白敏北京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9]Ginka Borisova,James R BrownR&D sensitivity to asset sale proceeds: New evidence on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intangible investment[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3,37(01).

[10]张维科技金融发展的进程与政策建议[J].金融纵横,2012(11).

[11]李宇飞,王晓俊构建与完善我省科技投融资机制的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

[12]赵佳昕广西企业投融资机制与技术创新实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13]余冬根,赵馨燕,周芳深化廊坊市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制改革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1(04).

[14]Maksimovic Ayyagari, Asli Demirguc-Kunt & Vojislav MaksimovicFirm innov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 the roles off finance, governance and competition[J].Journal of Finance and quantitative,2011,46(06).

[15]中国政府网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EB/OL].http://wwwgovcn/gzdt/2011-07/13/content_1905915html,2011-07-13

[16]黄海明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投融资体制[J].甘肃科技,2010,26(08).

[17]赵昌文等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8]杨梅重庆市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19]赵谷松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2).

[20]Seong-Pyo Cho,Kichul Lim,Gee-Jung Kwon, Yo-Hun SungR&D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in Korea: Korean R&D scoreboard 2005[J].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2008,16(01).

[21]薄金锋,赵英建立我省科技投融资新机制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6).

[22]Jeong H,Townsend RSources of TFP Growth: Occupational Choice and Financial Deepening[J].Economy Theory,2007,32(01).

[23]單薇,肖会敏我国区域科技投融资模式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04).

[24]Rin MD,Nicodano GSSembenelli APublic Policy and the Creation of Active Venture Capital Market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4(08,09).

[25]Kortum S,Lerner J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to Innov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rmics,2000,31(04).

[26]R G King,R Levine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03).

猜你喜欢

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科技金融实践中的经验、误区与路径导向
科技金融内含机理与体系界定
我国科技金融制度建设和根基夯实的研究
构建以创业投资机制为主导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科技金融投入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