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空间服务与空间改造的实践与探索

2019-12-12陆秋洁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读者公共图书馆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空间服务;空间改造

摘 要:文章以广州图书馆为例,简述了广州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现状及空间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11-0013-03

1 公共图书馆空间服务现状

公共图书馆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精神空间等多元化功能分区。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公共图书馆界通过对已有空间改造和新馆空间建设等方式,在空间设计上寻求新理念与新实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1]。

广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广图”)新馆是广州市的文化地标,建筑面积为9.8万平方米,2013年6月23日实现全面开放。该馆坐落于广州市的新城市中心、有“城市客厅”美誉的花城广场,总投资13.14亿元,设计理念为“美丽书籍”,依托城市新中轴线景观,采取东西走向、南北塔楼、独特的“之”字形造型,突出层叠的建筑肌理,寓意书籍的重叠和历史文化的沉积,同时融入骑楼等文化元素,体现了岭南建筑艺术特色。广图的愿景是连接世界智慧,丰富阅读生活,总目标是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一流国际大都市图书馆,功能定位为区域内的城市文化地标、体系建设推手、终身学习中心、公共交流平台、泛在知识门户、多元文化窗口,秉持“理性、开放、平等、包容”的办馆服务理念,致力于成为促进阅读、分享与交流,激发理性、灵感和想象力,倡导社会和谐包容的受公众喜爱的共享空间[2]。

2 公共图书馆空间服务的价值体现

2.1 公共空间凸显人文关怀

广图设置了设施齐备的母婴室,母婴室装饰温馨,并配备了洗手盘、哺乳座位、屏风、直饮水机(提供冷热水)、换尿布床等设施。《南方都市报》对广州市公共场所设置的母婴室进行打分和排名,广图排名第三[3]。广图的无障碍设施尽显人性化,如在电梯设置盲文按键和低位控制装置,各楼层均设置残障人士专用座厕,设置低位服务台,配备轮椅专用座位等。此外,广图还在负二层车库设置有独立的无障碍车位。

24小时智能图书馆和阅读体验区同样体现了广图的人文关怀。24小时智能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在时间和空间服务上的限制,充分体现了广图的人性化服务。阅读体验区展示阅读方式与文献形态演变,提供互动式、场景式的阅读体验及交流空间[4],旨在让公众通过接触、认知和体验丰富的阅读方式激发其阅读热情,进而促进全民阅读[5]。

2.2 空间服务体现社会和谐包容

目前,天津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都为老年读者开辟了独立阅读空间,甘肃省图书馆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图书借阅、上网、劳动保障、用工信息、法律维权等服务空间,湖南图书馆开设了女子图书馆。广图的服务包容理念主要体现在设立视障人士服务区、成立银发悦读中心、设立儿童与青少年部等方面。其中,视障人士服务区设有专用座位26个,盲文书刊及大字版图书10,000多册,盲人专用电脑12台,听书机800台,以及其他多种专用辅助残障人士阅读的设备;银发悦读中心配备了放大镜、老花镜等,设置了银发文献专题推荐书架,并定期组织老年读者开展各项活动,如保健讲座、书法展览、阅读推广、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等,受到老年读者的好评和欢迎;儿童与青少年部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服务,2018年广图针对青少年群体共举办阅读推广活动1,862场,策划了“小樱桃”阅读树、“阅创空间”等品牌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广州市青少年阅读活动的开展。

2.3 空间服务功能的多样性

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和空间服务应充分考虑知识交流与共享,甚至是娱乐的功能需要,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让图书馆既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学习、追求梦想的场所,还是交流会友、放松心情的地方[6]。除普通文献服务区外,广图还设立了主题服务区、对象服务区、交流服务区等。普通文献服务区提供各类文献资料的借阅服务,并结合馆藏在相应楼层开展“文学名家公开课”“健康大讲堂”“阅读养心沙龙”等主题分享活动;主题服务区设有相對独立的小型交流空间,如多媒体鉴赏区设有听音室、录音室、多功能播映室等;对象服务区包括视障人士服务区、亲子绘本阅读馆、信息技能学习区、电子阅览室、阅读体验区等;交流服务区包括报告厅、展览厅、交流培训室和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研究展示中心等[7]。

2.4 空间服务的便捷性

2016年,广图建成汽车穿梭还书处,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汽车穿梭还书处位于广图西南角,读者驾车在汽车穿梭还书处还书口停下,系统可感应并打开还书口,读者将书推入自动还书口即可完成自动还书,全程不必下车[8]。此外,广图还在东门南侧设置了预约取书机,读者通过广图网站或APP预约图书,预约成功会收到短信,提醒其到馆通过预约取书机取书。广图实现了Wi-Fi全覆盖,除在南五楼设立电子阅览室外,还在北楼二楼至七楼都设立了上网区,为读者提供便捷的网络阅读环境。上网区配备有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可满足读者的打印、复印需求。

2.5 建设现代化的智慧空间

目前,我国省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大都开设了移动服务平台,如:首都图书馆开设的数字文化社区样板间,集合了自助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家庭虚拟图书馆等多种数字技术成果[9]。广图也在不断打造智慧空间,具体包括:①构建垂直分拣系统。广图每天的图书流通量巨大,2018年全年接待公众访问839.4万人次,外借文献1,108.9万册次。因此,广图构建了RFID图书自动分拣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对图书进行收集、整理、归类,还书上架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到了1~3小时[10],大大减少了图书馆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增强自媒体等网络虚拟空间服务。为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效能,广图多措并举加强了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建设。2018年,广图网站访问量达到12,266.7万次,同比增长20.6%;数字资源下载、浏览量7,215.9万篇/册/次,同比增长57.5%。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增至62.4万人,微信自助续借190.2万册次,同比增长23.0%。2018年,广图还推出了送书上门服务,读者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借还书。

3 公共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挖掘与开发

为拓展阅览与借阅的空间范围,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書馆、湖北省图书馆等都在馆内开设了书店,方便读者能够更快地阅览和购买其所需图书。为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广图不断挖掘、开发空间的新功能,主要包括:①专家研究空间。2016年,广图面向公众开放南七楼的41间研究写作室。研究写作室配置有书桌、电脑、自助打印机等设备,是以广图馆藏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文献资源为支撑,以个性化信息服务为目的,为有研究写作需求的读者打造的服务空间。广图是广州市首家为市民提供免费研究空间的图书馆。②创客空间。2016年,广图设立了创客空间,搭建创新实践、展示、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为个人、团体等进行创新实践提供其所需的资源、设备、空间及相应的服务。③新时代红色学习空间。2018年6月,广图开辟了新时代红色学习空间,面向全市各机关单位的党组织提供开展党组织生活、交流研讨会、阅读分享会、专题学习会等活动空间。该馆还推出了“五个一活动”,包括借一本红色经典图书、读一本红色经典图书、开一场组织讨论会、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观看一场红色经典教育片等。④“先睹为快”阅览空间。为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广图开设了“先睹为快”阅览空间,读者在新书“出炉”的第一时间就能在该空间看到,吸引了很多读者驻足阅览,提高了文献借阅率。

4 公共图书馆空间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图的空间服务存在以下问题:①空间容纳量不足,阅览座位供不应求。广图最初设计的每日接待量为1.5万人次,实际每日平均接待量为2.5万人次,单日最高峰值达到了5万人次。由于读者接待量巨大,致使学习阅览空间紧张,阅览座位供不应求,每到节假日读者都是席地而坐,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②自助借还书区位置不明显。广图的自助借还书区承担着全馆文献资料的归还任务,设在北一楼东北处,但是广图有东门和西门两个入口,西门是主入口,读者需走到东边还书,同时由于自助借还书区标识不够清晰,致使不少读者不知道去哪里还书。③交流空间设备欠缺。广图开展的读者活动数量较多,仅2018年就举办了3,788场活动,活动场地大多设在阅读体验区、视障区、广州人文馆中庭、普通文献借阅区中庭等,这些区域都没有配置相关的设施设备,每次活动都需临时摆放座椅、电脑等,摆放过程难免会产生噪声影响读者。④标识设计不合理。目前,广图的标识设计不合理,不能进行有效指引,致使很多读者经常询问还书处、卫生间、饮水机、母婴室等的位置,给他们带来不便。⑤空间噪声大。广图的馆舍建筑主要是大开间设计,由于入馆读者人数较多,加之很多活动是在开放区域举办,都会发出较大声音。此外,自动分拣系统的机器设备也会发出一些噪声,因而广图给读者的整体印象就是比较吵闹。

5 公共图书馆空间改进的建议

针对广图空间服务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①增加阅览座椅。阅览室每列书架的两端可适当增加阅览椅子,同时将占空间较大的方形沙发椅改为美观且占空间小的座椅,以增大读者容纳量。②搬迁自助借还书区。广图应将自助借还区迁往北一楼西区,北一楼西区面积与原自助借还区面积基本一致,同时也配备有电源和网络接口,无须进行大的改造即可使用。此外,北一楼西区靠近广图的西门主出入口,自助借还书区搬迁至此后将更加方便读者还书,提高其使用自助借还服务的积极性。③增加开放空间的设施配备。为提升服务效益和读者满意度,广图不断升级改造服务空间,如:计划将文学图书区改造成文学馆,将休闲生活馆改造成旅游馆,将视障人士服务区改造成残障基地等。广图进行空间改造应充分考虑开展读者活动时所需的座席等设施,可在活动交流区域配备阶梯式座位,以缓解阅览座位紧张的情况。④聘请专业的广告公司重新设计标识系统。为方便读者更好地使用图书馆的公共空间和文献资源,广图需改进馆内标识设计,聘请专业的广告公司按照本馆建筑特色、馆藏情况及读者需求重新设计标识系统,增强各类标识的辨识度,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便利,提升读者的满意度。⑤降低噪声污染。广图应重视馆内噪声造成的危害,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噪声污染,如:改造空间时可使用一些吸音材料,在自助借还书区、读者交流活动空间等处安装全封闭的透明玻璃等,能有效降低噪声污染。

参考文献:

[1][9]霍瑞娟,张文亮,敦楚男.我国公共图书馆空间类型及其演化特征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8(4):96-103.

[2]广州图书馆.广图概况[EB/OL].[2019-08-31].http://www.gzlib.gov.cn/aboutlib/index.jhtml.

[3]广州公共场所母婴室大比拼!最高大上,最暖心的你知道在哪吗?[EB/OL].[2019-08-31].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5/15/c424416.html.

[4][7]钟伟.城市公共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布局分析:以广州图书馆新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9):116-118.

[5]刘怡.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以广州图书馆新馆阅读体验区设计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11):25-27.

[6]吴建中.从未来看现在:图书馆发展的下一个十年[J].图书馆建设,2016(1):4-9.

[8]国际在线.广州图书馆推出汽车穿梭还书等多项便民服务[EB/OL].[2019-08-31].http://news.cri.cn/2016129/aec79c8e-4919-69d0-6b7c-3464f88a95b5.html.

[10]王永东.图书自动分拣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5(5):84-88.

(编校:徐黎娟)

收稿日期:2019-10-12

作者简介:陆秋洁(1980— ),广州图书馆馆员。

* 本文系2017年度广东省图书馆科研项目“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人文空间再造与空间服务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DTK1705。

猜你喜欢

读者公共图书馆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33)
“《读者》光明行动”两周年特别公益活动(一)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