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9-12-12秦长月辽宁省铁煤集团总医院药剂科辽宁铁岭112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2期
关键词:纳洛酮动脉血阻塞性

秦长月 辽宁省铁煤集团总医院药剂科 (辽宁 铁岭 1127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还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更加明确。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一类常见的肺部疾病,患者的肺部通气出现障碍,可逆性气流受限。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平衡性被打破,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导致高碳酸血症产生,患者会出现酸中毒或者电解质紊乱的问题,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精神异常,意识紊乱[1]。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地克服起到阻力,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纳洛酮是一类常见的阿片类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呼吸抑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患者都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采用抗感染和祛痰治疗的方法,调节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

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纳洛酮,首次注射0.8mg,将0.8mg的纳洛酮与20mL 0.9%的氯化钠溶液混合注射,连续治疗1周。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后,采用插管通气治疗[2]。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后24h内精神和意识症状,咳嗽症状减轻,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为显效;

患者治疗后24~48h内精神意识状态清醒,咳嗽咳痰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为有效;

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精神状态差,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没有任何改善为无效[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进行计数资料分析,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情况分别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动脉血氧分压为49±1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87±18mmHg,在开展一般治疗方式之后,分压情况都得到了改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动脉血压分压为48±14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88±19mmHg,在采取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之后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并且比采用一般治疗方式的患者效果要好很多,见表2。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照

3.讨论

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为以下原因。减少空气进出肺部的状况,包括异物或肿块造成的身体阻塞,以及由于药物或胸部变化导致的呼吸能力下降。损害肺部血液供应的疾病,包括血栓栓塞条件和降低右心输出的条件,如右心衰竭和一些心肌梗死。限制肺组织在肺内血液和空气之间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能力的状态,任何能损害肺组织的疾病都可以归入这一类。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间质性肺病和肺水肿。Ⅰ型呼吸衰竭定义为血液中氧含量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含量正常或较低(低碳酸血症),但没有升高(高碳酸血症),其通常是由通气/灌注(v/q)不匹配引起的;进出肺部的空气量与流入肺部的血液量不匹配,这种类型的呼吸衰竭是由影响氧合的条件引起的,例如低环境氧气(例如高海拔地区)[4]。通气灌注不匹配,部分肺接受氧气,但没有足够的血液吸收氧气,例如肺栓塞。肺泡通气不足,由于呼吸肌肉活动减少,如急性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微小体积减少;如果严重,这种形式也可导致Ⅱ型呼吸衰竭。扩散问题,如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实质性疾病,氧气不能进入毛细血管。Ⅱ型呼吸衰竭由肺泡通气不足引起,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受到影响,其是由身体产生但无法消除的二氧化碳水平的累积,根本原因包括气道阻力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窒息)、呼吸力降低(药物效应、脑干损伤、极度肥胖)和可用于气体交换的肺面积减少(如慢性支气管炎)[5]。

无创通气是通过面部(鼻)面罩而不是气管插管进行气道支持,吸入气体的呼气末正压通常与压力支持或协助控制通气在设定的潮气量和速率。许多研究表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的患者中,这种技术与插管和机械通气一样有效,耐受性也比之更好,它被称为“非侵入性”操作,因为它带有一个紧贴面部但不需要气管插管的面罩。虽然在界面上有相似之处,但无创通气与持续气道正压不同,后者在整个呼吸周期内应用单一水平的气道正压;持续气道正压不提供通气,但偶尔也用于无创通气治疗的情况。无创通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特别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加重,也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和其他急性疾病。在由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研究表明,无创通气降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类常见的肺部疾病,一般在老年人身上发作,患者的肺部通气质量不足,肺部出现通气障碍,很容易导致呼吸衰竭产生,加重了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当病情比较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大脑缺氧和缺血,容易导致肺性疾病。老年患者的体质比较差,病程长,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方式治疗,可以减少对患者呼吸道产生的副作用,有效地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使老年患者的耐受能力提升。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重新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混着的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突出。

猜你喜欢

纳洛酮动脉血阻塞性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勘误声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