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苍南:人人都是美食家

2019-12-11Sivan

科学之友 2019年12期
关键词:苍南糯米饭油条

Sivan

在浙江温州的最南端,有一座低调含蓄的小城,它拥有一个极具詩意的名字——苍南。

苍南,因背靠玉苍山之南而得名,这里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遍地皮革厂,而是依山傍水、犹如璞玉。

苍南,又是一座难以定义的神奇海滨小城。大抵是祖上为明清之交的泉漳移民的缘故,苍南虽然隶属浙江温州,却在骨子里流露出一股闽味。地处浙闽交界处,从苍南驱车至隔壁的福鼎市,甚至比去温州市中心还快;当地人操着一口与温州基本绝缘、也无法让正宗闽南人所理解的“浙南闽语”。

人类的迁徙,文化的交流,势必带动美食的融合。加上前有温州,后有福鼎,作为两座美食城市的“混血儿”,苍南美食融会贯通又自成一派。

苍南毗邻东海,坐拥狭长的黄金海岸线,这也给苍南人民带来了极为丰富的海鲜资源。

新鲜海货在早晨被运往当地菜市场,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五花八门,叫人看花了眼。闻见海味儿的市民第一时间赶来,熟练地挑拣,三两下的功夫,一只只肥美海鲜落入袋中,即将成为今日餐桌上的主角。

“三日不闻腥味,恨不得亲自下海去捞”,完美诠释了苍南人对海鲜的无穷热爱,就算在禁渔期,也必须搞点虾干、鱼干解解馋。

在吃海鲜这件事上,苍南人绝对算得上是半个专家。喜用煮、蒸、烧的烹饪方法,搭配一小碟自制酱醋,看似简单却足以调出这山海交融的鲜。苍南人当然知道,只有原汁原味,才是对新鲜度的最大考验。这也把苍南人的嘴养得甚是刁钻,常年在外地的苍南游子,就是一个行走的海鲜检测仪,只要他们的舌尖一碰,就知道这虾鲜不鲜,那蟹肥不肥。

若要问苍南哪儿的海鲜好吃,随便走进一家带有生鲜池的海鲜酒家,当场加工的海鲜个个体肥肉满,味道鲜美,不会令你失望。

苍南人对早餐,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整个县城节奏缓慢、慵懒舒适,可一旦到了吃早餐的点,瞬间变得紧锣密鼓,仪式感十足。

一家早餐店里,糯米饭、煎包、炒细粉、炒粗粉、炒年糕……各式各样,有选择恐惧症的人,恨不得每一样都来一份。

糯米饭

若要问苍南食客,最想念的家乡滋味是什么,糯米饭一定榜上有名。清晨四五点钟,当第一家早餐店的木桶盖掀起,整个县城便被糯米的香气唤醒。

不同于温州糯米饭的吃法,苍南本土版显得朴素了不少。没有肉汤、油条碎的花头,而是铺上一层厚厚的五香干粒,再淋一小勺葱油点缀,配料油而不腻,恰如其分地传递出糯米本身的香味,丝毫不喧宾夺主。

马站煎包

马站煎包是所有早餐选择里最热销的,想吃到最热乎的煎包,一定要赶早,若是睡到日升三竿,可能就没有口福了。

马站煎包以肥瘦相间的猪肉、卷心菜与豆腐干为混合馅料,口感丰富。

煎包好不好吃,取决于最重要的一步——“煎”。精心养过的老铁锅、本地上好的猪油、三分水七分油的比例,这三者缺一不可,方能煎出香脆可口的包。

七点钟的早高峰,上班的人们围着煎锅等得心急,焦黄香脆的煎包刚出炉便被一抢而空。

大家也顾不得烫,呼呼吹着气,再小心翼翼地咬开。在空气清冽的清晨,市井烟火味扑面而来。

炒粉干

至今没有找到哪个地方的粉干,能比苍南粉干更细。一根一根细如丝,吃起来还有一股浓浓的米香。苍南炒粉干好吃的秘方,是一定要用猪油翻炒,配上包菜丝、葱花、胡萝卜丝、鸡蛋,一碗下肚好满足。

油条汤

在苍南,任何一种食材都是潜力股,普普通通的油条也不例外。

第一次来苍南吃早餐,如何假装经常来的样子?点一份糯米饭、一碗油条汤,趁热开吃就对了。

油条汤可是苍南早餐的经典百搭神器。酥脆的油条和滚烫的开水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再撒上紫菜、虾米、葱花增香。一碗简简单单的汤下肚,当地人的一天就此开启。

鸡杂芡糊

鸡杂芡糊,也是一道平凡而闪亮的早餐料理。以鸡胗、鸡肝、鸡肠等鸡杂为主料,花菜、木耳、胡萝卜丝为辅料,勾芡大量番薯粉而制成。

并不上镜的芡糊,吃起来却美味得很,口味酸辣,嚼咀带劲,开胃下饭。

一碗完美的鸡杂芡糊,十分考验功力。番薯粉用量、火候、时间都格外讲究,否则太稀容易导致汤水不成型,太糊会容易结块,在味蕾挑剔的苍南人嘴里都算不上“吼夹”(好吃)。

和苍南“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的方言一样,这里的小吃也能分出灵溪、钱库、金乡、南宋、桥墩等18个乡镇各有特色的分支来。

走在苍南的街头,基本上走两步就是一家小吃店。夜幕降临后,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也纷纷出动,混杂着油烟气和热闹劲儿,自成一派活色生香的县城风景。

猪肉羹

猪肉羹源于一道福建省福鼎市的传统小吃——福鼎肉片,在外以温州瘦肉丸闻名。特立独行的苍南,还偏偏要给它改个名字,叫猪肉羹。

外地的猪肉羹大多不正宗,口感软绵,吃起来也不带劲。而苍南当地的猪肉羹,猪后腿肉含量极高,味道鲜美有嚼劲,汤汁略带酸辣味,光看图片就令人垂涎。

来到苍南,你一定要找家口碑老店,尝尝最地道的猪肉羹味道。福鼎风味,是镇上一家无人不晓的小吃店,这里是苍南人的夜宵根据地,店铺从晚饭时间便开始热火朝天,持续到凌晨,座无虚席。

一家小吃店能持续火爆十余年,一定有其征服人心的理由,而福鼎風味靠的就是一碗无法复刻的猪肉羹,占据苍南夜宵江湖的一席之地。

独家秘制的泡椒酿醋,使得猪肉羹的汤底集鲜、香、酸、辣于一身,稍微撒点香菜就能提味,这奇妙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

肉燕

肉燕,神似馄饨,却与馄饨的口感有着云泥之别。简单来说,肉燕的做法就是“以肉包肉”。它的外皮非面粉,而是用猪肉制成。选用新鲜猪后腿瘦肉打成肉泥,加入番薯粉搅拌均匀,擀成薄如纸片的燕皮,最后包上土猪肉馅儿。

纯手工制作的肉燕口味浓郁,劲道味美,外地朋友第一次吃到肉燕时,无不两眼放光,直呼好吃。

鸡壳

鸡壳,其实就是鸡的骨架。不得不佩服苍南人对美食的想象力,就算是在别人眼里根本不起眼的边角废料,也能在苍南人的锅铲下变得有滋有味,独成一道风味小吃。

经过长时间卤制后的鸡壳,卤汁的辛香全部融进了丝丝鸡肉里,就连脆骨都是香的。吃着热腾腾的鸡壳,喝上一杯啤酒,一派市井气息。

老萧泡菜

在苍南,想找出一个从没有听过、吃过老萧泡菜的人,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老萧泡菜可以说是一代苍南人的回忆。这里的泡菜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韩国腌白菜,而是经典的油炸小吃。

无论蔬菜、海鲜、豆制品、肉类,你能想到所有可以用来油炸的食材,都能在这里被找到,它们在冰柜里分类整齐地排列着,自助取好后拿给前台服务员,然后坐着等就行了。

油炸的火候很重要,刚出锅的食物口感酥脆,独家秘制的酱料更是点睛之笔,成就了泡菜的灵魂,令人齿颊生香。

二中炒年糕

这是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小店,凭借口口相传的美味,成了苍南人心中的地标美食。一根锅铲,一口平底铁锅,简简单单,却也是整家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看似平淡无奇,只有吃到嘴里才懂其中的奥秘。年糕切成薄片,软糯香甜,嚼起来不沾牙,口感绝佳。用葱爆炒过的牛肉味,渗进年糕中,丝丝入味。

进阶版的吃法,就是加上香肠、鸡蛋、排骨末,一份超豪华炒年糕套餐就此诞生,一口一口入嘴,美味无比。

冷饮、仙草

如果可以,夏天你一定要来苍南。洗完澡,踩着人字拖,去巷子口那家老字号冷饮铺讨个清凉,简单装修,寥寥几张桌凳,是一股让人莫名心安的古早味(闽南人用来形容古旧的味道的一个词,也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

苍南人爱喝的冷饮,其实就是水果罐头,菠萝、黄桃、椰果、葡萄任意组合;掺水稀释后的冷饮,不那么甜腻,更爽口了些,十分消夏。老式玻璃杯里装的更是一代苍南人儿时的记忆。

夏天街边随处可寻的仙草摊也同样值得你光顾。仙草是苍南人从小吃到大的夏日限定美食。以“青草”这味中草药熬制而成,冻成晶莹的豆腐形状,撒些白糖粉,浇上薄荷水,两三块钱一杯,降暑解渴。

小吃摊

诗人川西说:“人间烟火是好闻而令人流泪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小镇街头上一家家不起眼的小吃摊,正合适不过。一辆简装的三轮车,上面架起炉灶,热气腾腾往上蹿,阿姨熟练的翻炒手法,仿佛在掌控一个小小的美食江湖。

铁板鱿鱼、牛杂汤、卤味……所有的乡愁都藏在了胃最深处的记忆里。

推荐几个小吃摊密集的觅食点:公园山脚、水景公园、银泰附近。

在这个人人都是美食家的小县城里,美味无需惊天动地,而是细水流长地出现在平凡街巷中,成为了日常。当你步入苍南的良夜,发现总有一盏灯为你而亮,总有一碗热乎的汤水满足你的饥肠辘辘。

《舌尖上的中国》里曾出现过这样一段话,用来形容苍南风味正合适:“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猜你喜欢

苍南糯米饭油条
糯米饭
油条为什么都是两两相抱
油条两根一起炸才更好吃
跟踪导练(一)2
家乡的糯米饭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扭在一起炸等
浅谈温州苍南古建木雕
日子过成段子,“苍南派”和“芒果宓”把幸福喂胖
主题公园导览图
每个烧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