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课文朗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

2019-12-11骆玉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实效性小学语文教学

骆玉文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进行朗读属于重点内容,通过朗读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性。基于此,文章将首先对课文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再对如何依托课文朗读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文朗读 教学 实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而通过朗读能够保证这一目标的高效达成。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依托于课文朗读,能够将课文中的书面语言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深化学生的理解。[1]如此看来,课文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分巨大,所以教师需要重视且切实做好朗读训练,才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文章便针对于此展开深入分析。

一、课文朗读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语言的情感性

小学生通过课文朗读能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更深的体会,进而达到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收录了许多语言优美且韵律轻快的文章,比如《火烧云》《金色花》等等,都采用了优美的文笔与丰富的内容,渗透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学生通过朗读便能想象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到所描写景色的美好,进而对我国大好河山心生自豪之感。

2.有助于加深小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力

学生在进行课文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富有感情得大声朗读会加深其对课文的记忆,并且能够唤醒其想象与感知能力。而小学阶段属于人一生中记忆力黄金时期,所以教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经典段落的背诵以及感受作者的情感去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逐步强化自身口语交际能力。

3.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课文朗读训练,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般来讲,小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同类型文章的内容,从而经过写作主题与课文内容融合,在“仿写”的基础上去形成自己的语言。[2]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朗读便会想象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产生感同身受的体会,再加上对经典描写段落的背诵,更能深刻这一感受。倘若今后学生在写作与景色描写相关的文章时,朗读所带来的场景想象便会浮现在学生脑海中,写作起来自然下笔如有神。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朗读训练的相关策略

1.充分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教师需要重视课文朗读训练的开展,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出教师良好的指导作用。其中,在指导学生预習时,要求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对课文朗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进行查询,或者联系上下文去猜测含义;同时,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停顿、换气以及变化语调等,通过朗读示范让学生的朗读技巧有所提升。此外,针对课文中的经典语句与重要段落,在学生朗读时可要求其进行背诵,确保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去促进朗读能力的提升,深化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结合内容进行分层指导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大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并且很大一部分课文在表达上采用了非常重要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对朗读展开分层指导,也就意味着在朗读指导中需要掌握不同的语气、语速及情感的变化,从而让小学生在课文朗读中体会到内容渗透的情感波动。比如在对《丑小鸭》进行朗读教学时,课文内容讲述了丑小鸭因为从小外表丑陋而遭到身边同伴的嫌弃,所以会感觉非常失落、难过以及绝望。而后丑小鸭逐渐长大,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在朗读这段内容时,我们便需要在声音、语调及情感方面与前面的失落形成对比,表现出开心、兴奋的心情,所以有先前低沉的声音转变为高亢,才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丑小鸭的心情。不难看出,通过对朗读的分层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朗读中的情感变化去理解文章所承载的内涵,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设计多样化朗读方式

小学语文课文的选录均考虑到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以在体裁方面也表现出了丰富多样性,比如包含童话、寓言、记叙文、戏剧等等,而针对不一样的体裁课文,在朗读方式方面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通过多样化朗读方式的设计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多开展朗读活动,比如通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的开展去鼓励学生参加,使其在活动中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3]而小学生通过这类活动的参与,能够明显提升自己的临场反应能力,克服内心的紧张感,使其敢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此看来,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会得到明显提升,其综合素养得以进一步养成,这与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目标高度契合。

4.教会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

为了集中学生在课文朗读中的注意力且提高朗读效率,则需要在朗读训练中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具体来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进度保持关注,结合实际情况去找准展开朗读技巧教学的时机。一般来讲,教师可在学生朗读前或是进行多次朗读之后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去进行技巧教学,通过难度由浅入深的设置去逐步深化学生对朗读课文的理解,从而掌握对一篇文章的朗读模式,懂得如何针对重点内容展开朗读。

结语

综上所述,课文朗读并非是一种对书面语言的机械重复,而需要渗透情感、带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才能够将课文的思想大意完全与自己的思维融合,进而达到深化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重视课文朗读的展开,通过朗读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优化课文朗读,提升语文实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技巧[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3):22-22.

[2]何晓梅.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5):185-186.

[3]陈芳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9):172-172.

猜你喜欢

实效性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