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通过小学语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9-12-11吴丽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吴丽萍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小学阶段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科目,在教会学生“咬文嚼字”的同时,教师必须有更大的教学目标,那就是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常常被语文教师所忽略,导致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并且语文课程失去了其原有的魅力与色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通常是指对事物的分析、理解、判断等相关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易受外界的事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要牢牢把关教学环节,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受到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其次,思维能力作为学习能力的核心,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高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借此反过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

思考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主要的一个措施,学生对于通过自己的思考收获的知识可以保留深刻鲜明的印象。在学生的思考历程里,抽象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最后通过学生的思考、总结与归纳重新转变抽象的知识。而在传统教学之中,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往往没有这样的转换,教师直接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依照其在课本上的原有形态传递给学生,并不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引导与鼓励学生去积极地思考,要让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直认同教科书的观点。在实现学生自我的积极思考课堂上,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需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于以往直接在课堂上引入教学的知识的做法,教师需要给教学的知识带上一层可以吸引学生注意的“糖衣”,通过知识点的“糖衣”来引出教学中的语文知识。这一层“糖衣”没有特定的形式,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首歌曲甚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做到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激发出学生思考的波浪,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总结于归纳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这方面的练习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由于这种练习具有一定难度,往往让很多学生“知难而退”。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嵌入这样一层“糖衣”,将那些我们生活中常常遇见或发生的事情作为图示,让学生来试试看图说话。在观看到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后,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自然而然地被引发,兴高采烈的提出自己的成果,如在观看图片后,一些学生说出图片之间的相识之处,一些学生则说出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超前的观点,并引发班级成员的积极讨论,让课堂成为思考的乐园。

二、设立合适的评价机制,给学生锻炼思维的動力

在借助小学语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是一个逆水行舟的培养过程,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又很难意识到在课堂上参与这些思维培养活动将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因此在没有外在作用的刺激下,学生很难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导致教学难以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而设立一个教学评判机制,这种机制往往可以有效地成为学生思维锻炼的动力,让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计划中,并得到思维上的突破。

这样的课堂评判机制不仅仅可以教师单独设立,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行列中,在课堂显得公平公正的同时,也将不同学生的见解引入课堂,让课堂显得多元化。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面对学习之后的巩固任务时,教师可以安排每一个小组在内容上不同但在本质上相同的学习任务。而每一个小组每一位成员学习任务的答卷将会交由其他小组审阅并提出其中令审阅小组最满意的答卷。并由其原作者在班级中向全班讲解自己的想法,再有教师以及班级的学生选择出最令他们满意的几份答卷,并对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的表扬,比如给一定数值的操行分。通过这样的措施,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被激发并自己主动地去思考怎样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这样在学生通过自我一次又一次地思考中,他们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敏捷,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完善,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满足教学要求。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具教学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那些具有优秀的思维能力的学生都是来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可见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当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思维能力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常包括在学习中多问为什么、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等等。

在学习中学会去刨根问底,而不是完成这一部分学习任务就敷衍了事。学生有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一个个为什么就会不断充实它的思维。为什么这里作者要这样写、为什么此处表达这样的一种情绪、为什么用这样的表现方式。比如在学习古诗《泊船瓜洲》中的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学生应该学会问自己为什么要用“绿”这一个字,而不是其他。这些为什么可以将小学语文学习的知识点从不同的着重点去突破,这样一来学生收获的知识则会成为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基石。而将语文学习中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理想性的思维方式带上实际色彩,从而更让学生在面临一些难以用语文知识解释的问题时,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常识或者情景来解决问题。

结语

再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培养效果。而学生作为思维培养的对象,则需要认清培养自身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这样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苏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33-34

[2]于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浅析[J].黑河教育.2018:59-6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