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2019-12-11熊勇刚王淑珍
熊勇刚 王淑珍
江西省樟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331200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种宫颈癌癌前病变,多发于25~35岁群体,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宫颈癌[1]。手术是临床治疗CIN的首选手段,其中较为常见的为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两种术式,均可准确诊断病变范围与分级,切除病变组织,保留子宫,不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2-3]。本文选择2017年5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104例CIN患者,分组实施LEEP、CKC治疗,以探讨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104例CIN患者,均经组织活检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研究组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32.20±5.28)岁;病程3~24个月,平均病程(15.88±6.09)个月;CIN分级:Ⅱ级22例,Ⅲ级30例。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2.17±5.19)岁;病程4~24个月,平均病程(15.93±6.05)个月;CIN分级:Ⅱ级20例,Ⅲ级32例。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已经获得医学伦理委员同意。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在月经干净3~7d内行手术,将膀胱排空,取膀胱截石位,对阴道、外阴消毒后,将宫颈暴露,使用碘液、冰醋酸擦拭宫颈,明确手术范围。研究组行LEEP:宫颈局麻后,电极于病变外缘4cm位置进入,对病变行顺时针环形切除,切除深度为15~25mm,按病变严重程度与范围确定。病变较深者,切除浅层组织后,再行深层电切;病变范围较大者,则将电切宫颈组织范围扩大。对照组行CKC:全麻后,沿碘不着色区域外0.5cm位置锥切,深度为2cm。电凝止血后,对创面用丝线缝合,在阴道、宫颈内填塞浸润碘伏的纱布条,以压迫止血。两组术后均预防性使用3d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面积、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2)记录两组术后创面出血、宫颈粘连、切口感染、月经异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记录复发率。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两组切除组织面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2 并发症、复发 研究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1.54%(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2,P=0.012)。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308,P=0.038。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率仅低于乳腺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死亡率明显上升,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CIN属于癌前病变,主要表现为性交出血、阴道白带增多等,具有高度癌变危险性,易发展为宫颈癌[4]。手术是临床治疗CIN的主要手段,治疗基本原则在于彻底切除病灶,恢复患者的生育能力。
LEEP、CKC是临床治疗CIN的常用术式,均可将病变组织切除,保留宫颈的解剖功能与结构。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LEEP治疗CIN创伤更小、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CKC可经明确的分期、病变范围、诊断实施切除,锥底高度、直径分别约为2.5cm、3cm,锥底面包含部位较广,涉及宫颈麟柱上皮交界处等几乎所有宫颈癌发病高危区,手术范围足够,可大范围切除宫颈病变组织[5-6]。但CKC操作复杂,会延长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创面较深,损害宫颈组织相对严重,术中失血量较多,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LEEP是经环形金属丝对高频低电压电波实施传导,以组织自身的电阻作用对电波产生的瞬间高热进行吸收,同时实施电切、电凝止血,环形切除宫颈上皮移行带及以下宫颈组织。LEEP操作精细,周围组织几乎不会受损,电化现象少,可完整保存组织标本,便于准确的病理诊断,加上无须额外缝合,可减少失血量,减小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利于术后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与CKC相比,对CIN患者行LEEP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术后复发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