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医引领传承与创新 做百姓生命健康守护者

2019-12-11徐书贤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科室医疗医院

文/本刊记者 徐书贤

大医一院人正在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勇往直前的拼劲、开拓创新的巧劲,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奔向百年新征程。

获奖理由

弘道笃行,精诚大医。

他们追求卓越,尽善尽美,在祖国边疆建立世界最高海拔ICU。

他们领航医学前沿,创新诊疗模式,在辽南地区树立医院发展新标杆。

近90年来,始建于1930年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一院”)传承医院文化、创新医疗技术、攻克医学难题、培养医学精英、投身社会公 益……风雨洗礼、厚积薄发,从局促狭小的“长春路医院”发展到如今拥有五个院区(长春路院区、联合路院区、金普院区、泉涌院区、张前路院区)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是辽宁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百姓最信赖的三级甲等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之一;连续四年跻身中国医院百强。

大医一院院长徐英辉说,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大医一院始终坚持“弘道笃行,精诚大医”的济世情怀和“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的医院院风,传承弘扬济世大道,笃行救死扶伤之责,以精湛之技、诚挚之心面对病患,坚持国家战略全面深化医改,打造区域医学中心,引领“健康中国”建设;以“急症抢救、疑难诊治、高新技术、危重病患”为医疗服务定位,做百姓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近年来,大医一院在医疗质量与安全、患者服务与体验、医院学科建设、医院药事管控和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传承基础上创新发展,不断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大医一院”模式的发展新路径。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构建学科发展新模式

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已经构成医院核心竞争力。徐英辉表示,他们制定学科战略时充分考虑大医一院的内部因素——作为辽宁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百姓最信赖的三级甲等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之一,具有先天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也清醒地认识到缺少高水平人才及科研团队、缺少国家级科研平台、学术影响力有待提升等不足。

同时考虑了所处的外部环境,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保障。他们积极按照党中央的指引,恪守医学本质,坚持公益为民,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扛起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的责任和担当。

为此,大医一院制定了“以疾病为中心横向整合,打造特色领军学科群;以亚专科为切入点纵向深入,培育新兴临床高新技术;以转化医学为理念,基础与临床紧密融合,构建学科发展新模式”的学科建设战略。

该学科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学科发展新模式,形成“以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以省重点学科为骨架,以学校、市重点学科为支撑”的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分层次、全方位持续推进学科整体水平提升,提升打造专科影响力。

在加大完善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最新价值型医疗理念,全面流程再造十大整合式医学中心;结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原则,大力支持中西医结合国家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发展;整合影像中心、病理中心、分子病理中心,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权威、更精准的诊断依据;加大跨界合作、跨国交流力度,继续与国内、国际知名院校延伸常态化、实质性合作关系;科学整合诊疗资源,合理构建学科结构,着力提升平台建设,推动医学转化进程,逐步过渡到学科医疗平台建设上。通过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专科技术品牌,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服务于大医一院建设高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从单纯医疗服务转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实现实质性跨国合作、跨界发展。

此外,从患者获得感出发,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诊疗救治能力,在明确“急、难、新、重”四大医疗服务定位的基础上,做强、做精、做细、做好,实现现代医学下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慢病康复、居家养老全程人文关怀和品质服务的医院发展战略。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据大医一院副院长袁宏介绍,大医一院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监督实施,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大医一院建立了全员参与,由医院质控、职能科室、科室质控、科室质控员组成的四级质量管理网络,全面覆盖医疗、护理、感控、教学、科研、病案等各个领域。各科室质控员(质控医师、质控护师、质控技师)严格按照大学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实时监控本科室的质量动态。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质量组组长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实施第二级质控,每月有计划地组织本科室医疗、护理等质量的自评工作。

第三级质控由相关的职能部门完成,如每个月,由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等职能部门进行医疗、护理等质量检查;每一季度,医院绩效考核与质量管理部组织一次全院医疗千分制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检查结果与科室绩效及年终评优评先挂钩。

第四级质控为医院各管理委员会,如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等,由主管院领导、相应职能部门部长、临床和医技科室主任等组成。

袁宏表示,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同时它涉及到医院历史的传承、人才队伍的建设、日常的医院管理等方方面面。通过医疗质量,会反映出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根据这些导向,医院要不断完善医疗管理体系。

近年来,大医一院在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照2017年同期:门急诊总诊疗人次比去年增长4.02%,其中门诊诊疗人次增长3.28%,急诊诊疗人次增长10.14%;出院患者数比2017年增长1.78%,住院手术人数增长5.92%,病床使用率增长0.47%,平均住院日下降0.1天。

张卫国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路院区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创新护理服务特色

以患者为中心是医疗服务的重要核心,患者的就医体验影响着医院的服务模式和未来发展。大医一院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再造就诊流程,合理配置诊区布局,努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给百姓营造温馨的就诊环境。

据了解,大医一院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开展预约诊疗。从开始的仅有窗口现场预约和电话预约,不断发展至目前十余种预约方式,以方便患者就诊。还实行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实施精准预约。根据不同科室、不同医生,个性化设置预约号源间隔时间,精确到分钟。例如:呼吸内科患者一般病情比较复杂,很多需要长时间看诊,所以,看诊间隔设置为 8分钟。普通外科患者相对简单,所以,看诊间隔设置为5分钟。同时,优化诊区设施布局,通畅就诊流程。并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

在改善患者服务与体验方面,大医一院的优质护理不断传承与创新,探索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徐英辉说,大医一院护理团队传承老前辈的光荣传统,继承几代护理人“细心、爱心、诚心、恒心”的优良品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大医一院不断创新护理服务特色,拓展护理服务内涵,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基础护理落实到位,确保患者安全,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不断完善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促使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作为卫生健康委“临床护理”重点专科,更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专科护士培养,为创建国家级医院做好各项工作。

拓展护理服务领域,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引领“主动服务—感动服务—亲情服务—人文服务”理念,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各科室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完善人性化服务措施,将优质护理落到实处。如手术室开展“温度工程”护理服务并进行儿童等待区的改造;产科创建线下、线上孕妇学校方便学习;急诊输液室安装电视并征集健康宣教视频。其中,消化二科护士对高龄患者的贴心照顾与关怀,心衰科护士“把患者当家人”拒收红包的工作态度均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称他们为“南丁格尔誓言践行者”。此外,各科室以电话回访、家庭随访、微信平台、健康大讲堂等形式,为出院患者及家属解答疾病护理问题,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

在2018年开展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活动中,大医一院获两个主题的十大价值案例奖。护理部获辽宁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加强药事管控 提升药事管理内涵

依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大医一院设立了专门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以下简称“药事会”),并对全院医师进行药占比控制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并按专科特点规定各科室药占比指标进行控制。执行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如《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制度》《处方点评制度》《重点药品监测方案》等,对使用量异常增长、或连续三个月排名前三位的药品进行暂停使用的处理;对超常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处方与科室绩效挂钩等措施。目前该院药占比为29%。

为帮助医生与患者解释和沟通合理处方量,大医一院采取在HIS中设定门、急诊处方用量和出院带药用量的措施,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大连市医保管理的要求,急诊注射剂处方量1天设提醒、口服药3天限量,门诊处方7天设提醒,如为慢性疾病则需在填写医生嘱托后可开至30天用量,HIS做30天限量;出院带药做7天限量。此举既能够为医生合理处方做提示,又帮助医生减少与患者的解释时间、降低沟通难度,实施后产生良好效果。

在新医改背景下,大医一院在药房管理、药事人员转型方面做了许多有效探索。在实行药品零差率后,采用智能药柜替代部分卫星药房,降低医院人力成本。2018年大医一院引进合理用药管理软件,大大提升了点评效率,更好地完成《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处方与药品动态监测管理制度》《重点监测药品管理制度》等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对于药事人员转型,大医一院规范化培养临床药师,增加临床药师在药学部占比。鼓励临床药师有自己的学科方向:有的临床药师主要专注某一亚专科,比如肿瘤心脏病学方向、抗凝方向、糖尿病方向等等;有的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开展科研工作,比如研究柚皮苷拮抗碘造影剂造成的急性肾损伤。到目前为止,药学部科研课题有中华医学会吴阶平青年基金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项、大连市课题2项,这两年也一直在申请国自然基金;SCI论文近10年来每年都有发表。

徐英辉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传承优秀文化 引领医院发展

医院的文化建设是徐英辉最重视的工作,他坚持用优秀医院文化引领医院发展。

据大医一院党委书记张卫国介绍,大医一院将特色医院文化医院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医风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使特色的医院文化渗入到医院的各个方面。塑造典型引领,通过典型形象将医院文化具体化、立体化,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医院文化建设的全面提升。

徐英辉说,“其实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大医一院93岁的心内科教授柯若仪,把患者当亲人,大家都称她为‘学者般、慈母般的柯大夫’。她被称为全院看病最‘慢’的大夫,她出专家诊时严格控制挂号数量,一个上午一般只看10位患者,为的就是给每一位患者留出足够的时间细致诊查,有时要拖到14时才能回家。她说病人挂号不容易,医生对病情必须反复交待,直到患者明白了今后如何诊疗才能放心。每天回家后,她都有几个病例记在笔记本上,以至于有些病人十几年后再遇到,她仍然可以说出病人过去的病情。这些都是值得年轻医生学习的品质,同时这也是大医一院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为此,大医一院选择员工身边的典型人物和集体,塑造了“辽宁好人·最美医生”“人民好医生”“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辽宁人民好医生”“大连好人”等一批真实生动、立体丰满、可信可学的人物形象。长期以来,大医一院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大师同行,借势发展。医院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其中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名,2017年,该院本土专家首次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填补了大连医科大学建校70余年来的空白。目前,医院拥有长江学者以上人才3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卫生健康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高端人才数量位居东北地区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位。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大医一院人正在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勇往直前的拼劲、开拓创新的巧劲,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奔向百年新征程。

猜你喜欢

科室医疗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