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医院:换羽腾飞
2019-12-11刘文生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新时代,唐都医院力求“准确定位、加快融合、优化管理、抓住关键”,实现医院发展新的突破。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管理团队
获奖理由
当“唐都红”处处绽放,当蓝色天空发出使命召唤,他们目光如炬,厉兵秣马。
纯正军队血统,造就王者之师。
他们起锚远航,正待换羽腾飞。
9月29日下午5点,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篮球场内,一场拔河比赛正在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激烈进行。身穿黄色Polo衫的医技队暂时1:0领先身穿白色Polo衫的专科队。
拔河现场气氛火爆,观众把两支队伍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手持一面小国旗,携更小的妹妹穿梭于人流,寻找最佳观看视角。妹妹脸上贴着五星红旗,阳光下和笑脸融为一体。
唐都医院内国旗飘扬、红旗招展,节日即将到来,“唐都红”绽放,背后表达的是唐都人对红色天然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1939年,延安中央医院成立,随后开枝散叶,其中一支跟随部队转战各地,后从山西过黄河入西安,建成独立医院,成为唐都一脉。唐都医院血统是纯正的八路军部队医院,80年来,红色基因始终在这家医院流淌,滋养和鼓舞着一代代唐都人,塑造着一代代唐都人。
2017年,唐都医院随学校转隶空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领导班子积蓄全院力量,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带领医院换羽腾飞。
转型升级正当时
最近10年,唐都医院发展突飞猛进。
医院医疗用房从10.5万平方米扩张到24万平方米,床位规模从1200张扩张到目前的3300余张,人员规模从2500人扩张到6000余人,年门急诊量从36万余人次扩张到200万余人次,年住院量从3.7万余人次扩张到13万余人次。
大发展之后是向内涵质量建设转变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军改也对军队医院提出新的要求。这是唐都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军队医院,唐都医院首先是突出服务、保障部队官兵这个根本职能,树牢姓军为兵宗旨意识,一切定位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能打赢、保打赢”目标进行。其次是要发挥公立三甲医院职能,为老百姓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
唐都医院院长王东光坦言,现阶段,随着医改和国防与军队改革的不断推进,军队医院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如运行惯性大、政策盲区多、信息互联互通弱等问题日趋显现。
非常时期,保持定力、凝聚人心、找准方向成为唐都医院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有困难,但更要看信心。这个信心不只是对唐都医院发展的信心,更是对军改的信心。”唐都医院政委李亚军表示,医院的职责是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在军改大盘子里不掉队。
当前,唐都医院注重用唐都精神和文化引领医院发展。唐都医院的精神和文化蕴藏在医院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红色历史造就了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使唐都人成为一个鲜明的综合性格体。
李亚军总结,唐都人听招呼,服从命令,执行力强;唐都人重临床,有技术,有病源,有口碑;唐都人重教学,条件一般,但真心付出,学生反映良好;唐都人舍得付出,抗震救灾、援非抗埃总是冲在第一线。
这些特点让唐都人可以在变革时期凝聚一心,砥砺前行。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家在转型迷茫期统一思想。”李亚军介绍,医院注重通过基因传承、环境营造、活动引领、气质熏陶等文化建设方式激发活力、激励士气,同时将凝聚人心、组织支撑、行风整治作为常态化抓建,依靠组织的支撑力和保障力推动医院转型。
文化引领下,唐都医院力求“准确定位、加快融合、优化管理、抓住关键”,实现医院发展新的突破。
“准确定位”是要准确把握医院作为军队医院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定位。在姓军为兵,承担教学培训、科研攻关、基地保障、训练保障、应急支援、专项支援等任务的同时,还须传承部队“为人民服务”精神,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加快融合”是要依托、融合地方优质资源与平台,发挥优质资源效应,在体系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上,与地方机构建立紧密型关系,逐步固化双赢的协作局面,促进军队医院科学持续发展。
“优化管理”是要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建设,从过去的规模型发展向精细化管理大踏步发展,用现代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指导、优化当前医院质量内涵管理。
“抓住关键”是要在技术创新、绩效考核、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树立新的理念,紧跟发展前沿,推动医院持续创新发展。
优势学科群崛起
明确了大的战略方向,唐都医院开始在学科建设、质量安全、患者服务、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发力。
根据功能定位和主攻目标,唐都医院结合各学科发展实际和现有特色、优势技术,定位学科功能,注重科学推动与临床导向相结合,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治需求,瞄准国际国内前沿,科学制定发展计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到位。
王东光表示,唐都医院坚持“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依据学科基础、学术地位、科研实力、区域要求和发展潜力等多维要素布局学科构架,确定学科层次,形成品牌学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一般学科四类科室。根据不同定位目标,医院合理分配医疗、科研和人力资源,采取打造自身优势、确立相对优势的错位发展、分层建设策略,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全面统筹医院发展。
同时,医院坚持抓大带小、抓强促弱、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发展战略,优先把品牌学科、重点学科抓好建强,并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了多个优势学科群。
医院较早就探索建立“非对称性”学科群,调整学科设置、优化学科布局:一是以神经内外科、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为核心建立了功能性脑疾病研究学科群,是脑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合的成功探索,也是医院神经学科在西北地区成为引领地位的重要支撑;二是以传染科、检验科、疾病预防控制科为基础建立的感染病防控学科群,成为军内领先的感染病防控中心,也为区域传染病诊疗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以生殖中心、泌尿外科为基础建立的生殖医学学科群,使医院辅助生殖技术在西北首屈一指。
“在今后建设发展中,医院将继续探索新的学科集群发展模式。如依托胸腔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成立的胸部疾病学科群和依托急诊科、大外科、骨科创伤救治学科群已经过论证进入建设阶段。”王东光一向重视学科群的发展,他认为学科的集群发展将更好地提高疑难杂症的临床救治水平,对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李亚军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政委
唐都医院还注重把科研和临床作为两条并行的主线来抓,打造研究型学科。
据统计,近年来基础医学的临床转化不足10%,作为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科研是提升竞争力和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唐都医院强调以临床需求推动成果转化。如超声科曹铁生教授一直致力于临床难题攻关,牵头成立了学校首家3D打印中心,完成了世界首例3D打印钛合金胸骨置换术等多项世界首例3D打印合外科手术,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
医院注重以制度铺路助力临床转化,设立医院科技创新发展专项科研基金,每年投入500余万元经费,鼓励和引导临床医生投身科研,孵育和催生医疗新技术。基于军队医院现实情况,医院积极开展与西工大、试飞局进行深度合作,走医工结合道路,目前已在影像技术结合智能控制方面取得进展。
多项制度推动下,唐都医院学科建设硕果累累,形成了包括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一流学科参建学科在内的多个国家级平台,以及包括重点实验室、医学研究所和专科中心及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内的多个省级科研平台。
内涵建设新范式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患者服务是新时期提升医院内涵建设的关键。
质量管理覆盖全程、涉及全员。王东光的思路是要让医院所有员工树立大质量观,让每个人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否则管理人员永远就像“灭火队员”,不停地处理接踵而至的各类问题。
在该思路指引下,唐都医院着力加强各级人员的年度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医疗质量提升”一系列培训讲座,同时派遣医疗质量管理骨干积极参加国内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学习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先进实战经验。
特别是近年来医院创办“医疗管理与服务创新项目”评审活动,为科室主动解决质量管理问题搭建展示平台。
患者服务与体验方面,唐都医院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同样亮点频频。
医院门诊大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面积狭小,布局落后。为此,医院从患者最急需的医疗问题着手,将生殖门诊、儿科门诊、神经内外科门诊分散布局,分流门诊患者、减少占用场地等资源,尽最大可能提高通过率。
通过第三方测评,医院以“减轻患者负担”为目标,制定年度安全合理用药、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并将耗占比、人均费用、医保费用指标纳入《医疗指标及奖惩办法》。医院在全军首创了“黑灯”控制软件,通过对处方合理性检查及强制性风险控制,实现了不合理医嘱的“零通过”,使住院药占比由38.8%下降到31.01%,有效地降低了诊疗费用。
同时,医院自主研发了《医疗物价自动审核系统》《辅助耗材统计分析系统》,提升物价及控费监管手段,使高值耗材使用合理率提高到85%,人均耗材费用下降1500~2000元。
针对医护和患属沟通不畅的现状,医院由“医护一体”发展为“医护患属”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SBAR沟通模式为基础,建立医护患属病情沟通模式,制定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的筛查表,建立了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流程进行高危风险筛查,对于自杀高风险患者执行预防住院患者自杀干预措施。
“通过实施‘医护患属’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效提升了医护合作能力,使医护患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得以及时、精确、有效传递。”唐都医院副院长袁军说。
唐都医院护理工作同样特色明显。医院于2001年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个临床护理保障中心,十余年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开辟了送药、送检、设备送修等全方位保障系统,减少了护士非专业工作时间,真正把护士还给了患者。
王东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院长
药学服务蝶变
随着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实施,药学服务被重新定位,而唐都医院再次抓住先机,走在了前列。
“当前,药学人员须‘以药品为中心’的供给阶段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和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技术服务型阶段转变。”在唐都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耿捷看来,药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从过去直接面对“药”转向面对“人”。
近年来,唐都医院药学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由保障供应型向技术服务管理型转变、由被动型服务向主动型服务转变、由以药品管理为主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基本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医院药学新模式。
目前,药学部共有269人,分布于药品保障和药学服务的12个部门,是一个集药品保障供应、制剂研发生产、药学科研、药品管理、临床药学、药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科。
医院药学科研是提高药学部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16年,唐都医院与大学合作成立了“第四军医大学精准用药与创新药物研究中心”,以精准药学研究及药物创新为攻关点,开展药物新靶标的发现与临床确证,促进创新药物的研制。
唐都医院是军队唯一一家“全军区域性制剂中心”,2016年投资1000万元按照GMP标准进行了设计和改建,年总产值3000万元。
临床药学服务是唐都医院一大亮点。耿捷介绍,药师参加科室早交班、进行独立药学查房、对重点患者建立药学病历、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参与典型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等,对高龄、婴幼儿、孕妇等特殊患者实施床旁监护。“临床科室对临床药师的信任度持续提升,平均每周接5份以上会诊单,用药合理化建议被临床科室广泛采纳。”
唐都医院自主研发合理用药“黑灯”控制软件,将医疗风险挡在发生前,使有效的监管轻松实现。相比药品,耗材合理性审查是更为艰巨的挑战。唐都医院用两年多的时间先后研发了耗材监管统计分析系统、医疗设备与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建立了辅助耗材目录,实现医院高值和植入耗材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唐都医院副院长孙飚还介绍,设备管理方面,唐都医院形成了“参数会审+技术评审+商务评审”的医疗设备院内集中采购模式,2018年申报单价200万元以上设备全部通过总部评审,位居全军医院前列,为医院争取了最大化的设备采购资金,2019年申报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采购项目获批。
唐都医院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管理团队的高效协同。如王东光所说,高效的医院管理团队应具备统一明确的目标、高超的医疗专业技能、成员间的互相信任、通畅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不遗余力的奉献、杰出的领军人物六大特征。理念明确,唐都医院管理团队践行知行合一,带领医院在换羽腾飞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