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建筑专业有效教学模式之研究
2019-12-10胡庭婷
胡庭婷
[摘 要] 建筑行业在这几年的发展愈发快速,对建筑专业的人才需求正在不断攀升。中职院校开设的建筑专业则能够培养建筑专业人才,保障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中职院校的建筑专业教师要探寻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建筑专业人才。
[关键词] 中职教育;建筑专业;人才培養;教学模式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都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这既是建筑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是建筑行业为了立稳脚跟和促进自身健康发展而必须面对的挑战。因为国内建筑行业存在人才短缺问题,近几年,这一人才短缺问题愈发明显,使其成为国家愈发重视培养高素质建筑型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中职院校要构建高效的建筑专业教学模式,则必须要正确面对这一问题。
一、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基本问题
中职院校要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就要注重审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症结”所在来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法。而就建筑专业教学而言,其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有些建筑专业教师在开展建筑课程教学时,并没有迎合新课改要求来克服其教学模式单一性的问题。而且有些教师认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反而可以更好地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实际上建筑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学生对建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单一性,长此以往,就削弱了学生对建筑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在建筑课程教学中形成长效的专注力,进而影响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其次,有的教师在开展建筑课程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够合理,没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建筑课程教学活动中,去主动汲取建筑课程的知识[1]。因此,即便是新课改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贯彻落实,也还是存在一些教师所开展的建筑课程教学活动不够灵活生动,或者建筑课程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这方面的问题显然会影响建筑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有些教师将关注重点放在建筑课程教学的结果方面,还是没有过多地重视学生对建筑课程教学的学习过程。因此,部分学生在学习建筑课程知识的时候,学习方式比较僵硬,而且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导致建筑课程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中职建筑专业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以多媒体手段优化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
建筑专业的课程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一特点的存在,影响了学生对建筑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与学习效率。因此,中职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师要注重探索解决课程知识难以理解这一问题的方法[2]。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教师引入了多媒体手段来实现这一目的。因为多媒体手段是一种通过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要素来辅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知识的有效技术手段。比如在施工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新型施工技术知识,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相关图片,甚至是辅助一些实例来进行讲解,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施工技术的理解能力。在融入实例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建筑项目相关内容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并辅助绘图软件来讲解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学生更直观更高效地理解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点。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化建筑课程教学
若是教师以小组为形式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建筑课程教学活动中,则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这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显然是比较有效的建筑课程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与同伴共同协作,合力探究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建筑课程知识。例如在“混凝土浇灌”这方面的实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共同学会调配混凝土,然后对混凝土实施指标测试。而且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合理的竞争活动,也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选出最符合标准的混凝土。这可以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人为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采用情境创设方法有效改进建筑课程教学
情境创设方法是一种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学习目标而设置的情境,这样的方法可以保证学生积极地投入情境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促发学生的认知经验,然后更深刻地理解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学知识点。比如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们所在的教室天天为我们遮风挡雨,那么你们是否知道它们的建筑平面图是如何绘制的吗?”这样的问题既可以引出新课,又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相应的教学情境中,有利于提高建筑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职建筑专业的课程教学可以培养优秀的建筑人才,向社会各建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但这些都建立在建筑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这一基础上。为了提高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引入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建筑专业的教学效率,真正构建高效的建筑课程。
参考文献:
[1]洪锦燕.新时期中职建筑专业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235.
[2]庞澄纲.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18-122.
[作者单位]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