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情况调查

2019-12-10雷小波李佳嘉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

雷小波 李佳嘉

摘 要 在职培训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充当着补给站的作用。通过对湖南省3所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存在培训目标机械、单一,培训内容偏重理论知识,教师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师体验感有待增强,培训周期缺乏连贯性和周期性等问题。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需要实现培训目标多元化,培训内容兼顾理论和实践,激发和尊重培训主体的体验感,合理规划培训时间。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7-0054-06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设计

笔者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在职培训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其中,湖南工艺美院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高职,湖南都市职院为民办高职,力求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选择调查样本,即在3所学校中,针对不同职位、不同类型的教师进行随机抽样并匿名调查,以确保样本的客观性。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的《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135份,回收13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30份,有效率约为96%。个别访谈是在3所学校中随机采访了7名教师。

(二)调查结果呈现

1.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从调查对象的性别上看,在参与问卷调查的130位教师中,女性为88人,占样本总数的67.69%;男性为42人,占样本总数的32.31%。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上看,35岁以下的共有71人,占样本总数的54.62%;36~45岁的共有43人,占样本总数的33.08%;46~55岁的共有12人,占样本总数的9.23%;56岁以上的共有4人,占样本总数的3.08%。

从教师入职的时長来看,从事教师工作1~3年的有22人,占样本总数的16.92%;工作4~6年的有31人,占样本总数的23.85%;工作6~10年的有22人,占样本总数的16.92%;工作10年以上的人数最多,为55人,占样本总数的42.31%。

从教师现有的职称情况来看,被调查的130名教师中,具有初级职称的共有48人,占样本总数的36.92%;具有中级职称的共有44人,占样本总数的33.85%;具有高级职称的共有38人,占样本总数的29.23%。

从教师的学历层次来看,主要集中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专科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最少,博士学历的没有。

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整理,调查结果分析主要归纳为六个方面,分别为培训认知、培训机会、培训内容、培训考评、培训效果以及培训期望。

(1)教师培训认知清晰

教师对在职培训的了解和认识是学校开展在职培训的前提条件。在“您认为有必要进行在职培训吗”的调查中,认为“有必要”的教师有121人,占调查总数的93.08%;认为“没有必要”的教师仅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3.85%;认为“无所谓”的教师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3.08%。同时,在有关“您是否愿意参加在职培训活动”的调查中,有69.23%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有27.69%的教师回答“一般”;只有0.77%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2.31%的教师则表示“完全不愿意参加”,只是迫于其他压力而参与。可见,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开展在职培训十分必要且相当重视,并积极参与。

(2)教师培训的机会有限

参与培训次数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对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体现出教师的需求和满足度之间的差异。在“您在近一年内参加过几次培训”的调查中,19.23%的教师一年内参加过两次以上培训;20%的教师一年内参加过两次培训;28.46%的教师一年内参加过一次培训;32.31%的教师则在一年内一次培训也没有参加过,见图3。

在“您所在学校多长时间组织一次教师的在职培训”调查中,4.62%的教师回答是学校每个月都在组织在职培训;30%的教师回答是3个月至半年才组织一次;36.15%的教师回答是一年组织一次;25.38%的教师回答是几年才组织一次;还有3.85%的教师回答是每两年才组织一次。见图4。

从数据上不难发现,学校组织教师在职培训的活动不多,频率不高,甚至有些偏少,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明显不足。

(3)教师接受培训的地点比较稳定

调查显示,教师接受在职培训的机构和地点都比较一致且稳定,主要集中在学校和教室,企业和车间很少。在“您参加的在职培训举办机构”的调查中,有26名教师填写的是“任职学校”,占调查总人数的20%;36名教师填写的是“国内其他普通高等学校”,占调查总人数的27.69%;32名教师填写的是“培训中心”,占调查总人数的24.62%;5名教师填写的是“企业”,占调查总人数的3.85%;有31名教师填写的是“其他”,占调查总人数的23.85%。

除举办机构外,在对主要实施地点的调查中,76名教师选择了“教室”,占调查总人数的58.46%;5名教师选择“车间”,占调查总人数的3.85%;10名教师选择了“实验实训室”,占调查总人数的7.69%;3名教师选择“户外场地”,占调查总人数的2.31%;36名教师选择了“其他”,占调查总人数的27.69%。

(4)受训教师的考评有待改善

培训考评是对培训活动实际效果的考察,能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笔者主要从培训对象自身及培训组织和机构两方面对培训考评进行调查分析。

在培训对象自身的考察上,关于“培训结束后,您会对培训的内容进行温习和整理吗”的调查中,经常整理的教师共有15人,所占比例为调查总数的11.54%;偶尔整理的教师共有102人,所占比例为调查总数的78.46%;从不整理的教师共有13人,所占比例为调查总数的10%。

关于培训组织和机构的考察,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组织有/无对您进行阶段性考评”的调查中,60%的教师认为在培训结束时,培训组织对其进行了考核或评定;40%的教师则持否定态度。

可见,无论是受训教师自身,还是培训组织,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考评尚需加强,从而有效地保证和巩固培训效果。

(5)教师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在“您觉得参加过的培训对您个人发展有/无帮助”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帮助的有6人,占调查总数的4.62%;认为有点帮助的有83人,占调查总数的63.85%;认为很有帮助的有41人,占调查总数的31.54%。

在调查中,针对“在接受培训后,能否将培训中所学内容恰如其分地运用至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个问题,教师们也给予了不同答案。有7.69%的教师回答“能够完全应用”;有85.38%的教师回答“有一点应用”;有6.92%的教师回答“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对之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完全没有用”。

以上两个调查结果都是占中间比的教师人数最多,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都认可在职培训对教师自身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得不承认,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培训的作用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完全无用。说明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都亟待提高。

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在全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不断发展,但尚存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一)培训目标机械、单一

目前教师的在职培训几乎都是将培训目标着重放在教师理论知识的充实上,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理论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标准化。每位教师希望通过在职培训达到什么目标,相关部门显然很少有人去做调查和统计[1]。通过对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教师对参加在职培训的目的和需求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有的希望提升理论水平;有的希望提升职业能力;有的希望提升整体专业素质;有的更期望能迅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显然,目前单一、机械的培训目标不能很好满足教师的培训需求。

(二)培训内容偏重理论知识

教师的在职培训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学员在台下听,教师在台上讲。培训师主要来自高校的专业教师和专业培训公司。对于这个问题,湖南工艺美院人事处的培训组织者就认为,目前培训还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占据主流,很少有涉及实践操作的内容。培训实施前学校几乎没有与培训机构就培训内容进行细致的沟通与讨论,而是按照既定的培训项目计划直接进行培训,教师在个性化和操作性方面的诉求难以实现。即使有些院校意识到实践操作技能对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强调要加大实际操作的比重,但是,在具体课程安排时却是大多为走马观花式的企业观摩或者实地考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际培训师的指导和岗位的实际操作锻炼。

(三)教师主体地位被忽视

受训教师是培训过程的主体,在职培训要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挥这个主体的积极性和潜能。然而,现实的培训因为强调理论知识,偏重教师讲授,采用课堂教学,所以,往往容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主体性发挥,使得他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尴尬处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难以实现。在“教师参与培训机会”的调查中,高达43.08%的教师认为只有少数教师才拥有这样的机会。培训过程中忽视学员的主体地位,便无法真正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和个性心理,无法根据需求对培训活动进行调整和规划,培训内容和活动难免机械、重复和笼统,会极大影响甚至降低培训教师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四)教师体验感有待增强

教师主体地位的忽视必然导致培训过程中教师体验感的淡薄。通过访谈发现,不少教师表示很难出现将接受培训学习作为自身体验的感受,再被问及是否希望以亲身体验、参与的形式进行培训时,他们都给予明确的肯定回答,都期望能以体验的方式接受培训,真正参与其中。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的培訓几乎都是将受训教师视为培训课程的接受者,并未鼓励和引导其亲身参与和体验。只有真正亲身参与、实践后所获得的感受,才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受训教师体验感的不足势必阻碍在职培训目标的达成以及培训实效性的提高,无法真正实现在职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应承担的重要职能。

(五)培训周期缺乏连贯性和周期性

在关于培训时长的调查中,有70%的教师回答为一周以内,甚至更少;培训长达一个月以上的仅仅占3.85%。60%的教师都认为培训时间不够充裕,仅有5.38%的教师认为是非常充裕的,这个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在职培训的时间不够充裕。不仅如此,缺乏连贯性和周期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访谈发现,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把有组织的在职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有的即使纳入了,却并没有真正实行。不少学校在一学年或者一个学期举办多次培训,然而在下一学年度或者学期一次培训也没有安排。事实证明,很多高职院校是利用假期和教师课余时间进行补偿性教育的[2]。没有规律和计划的在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计划与安排。过于频繁的培训也可能导致教师的倦怠和敷衍;反之,培训间隔太长,教师会失去许多进行继续教育的宝贵机会,甚至完全漠视在职培训的重要性。长此以往,都会严重影响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阻碍其专业成长。

三、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对策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现存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组织教师在职培训时,学校应该进行充分和全面的需求分析,在培训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勇于尝试和创新,充分尊重和发挥受训教师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职培训的价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培训目标多元化

只有多元化的培训目标才能真正满足教师接受在职培训的内在需求。培训目标主要由校方制定,对教师培训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和重视度、对接受培训的教师的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和心理需求是否有全面的了解和充分的尊重都将直接影响目标的规划和制定。所以,在规划和组织培训之始,学校就应该对此有全盘了解和考量,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体现个性化和多样性并有利于落实到位的培训目标。

在职培训不仅需要达成学校对培训的期待,更重要的是能够挖掘和引发接受培训教师的兴趣和关注点,每所高职院校教师都有不同的情况,同一所学校不同的教师需求也不一样,常规统一的目标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应根据学校和受训教师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比如,有的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待深化;有的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有的感觉上课时常提不起兴趣,或是在工作中出现倦怠感。凡此种种,培训组织者应该尽量制定多样的培训目标,或充实专业理论知识;或提高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水平;或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激发其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尊重和深度挖掘教师真正的需求和兴趣,提高在职培训的实效性,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二)培训内容兼顾理论和实践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指向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十分鲜明的“双师”特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早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师范院校及其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其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缺乏、实践技能薄弱依然是突出而严峻的客观现实,与“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相差甚远。惟其如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显得尤为迫切。而在这个重大时刻,对于已经走出大学校门,站上教师讲台的教师来说,要帮助和引导他们顺利实现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在职培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和无法回避的职责。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和调整,在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查漏补缺,在教师实际操作的“短板”上下功夫,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更新和补充,更要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巩固。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有关行业的发展及教师的真正需求而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3],真正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三)激发和尊重培训主体的体验感

体验性实则涵盖较广,不仅指教师的参与,还指教师的互动、体验、参观等。体验感是主体在参与活动中所获得的主观感受。活动主体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和周围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参观、感受等对活动产生深刻的印象,继而引发强烈的情绪体验,从而为相应的行动提供动力。

在职培训中所有受训教师是整个培训的主体,其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必须受到认可和尊重,这也是强化体验的前提。要激发教师的体验感,就必须积极引导受训教师在培训中主动参与和行动,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尤其作为学生的受训教师大多数都是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心灵感悟的在职教师,他们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能够促进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工作岗位的教师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互助,有利于培训效果的达成。因此,在职培训不仅要关注受训教师个体的参与和感悟,同时也要重视受训教师群体的互动和交流,引导他们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关系,帮助他们在体验获取知识和能力快乐的同时,也能感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所带来的幸福感。在激发和引导教师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的同时,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会更加高涨,伴随着强烈情绪体验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刻。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培训的效果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四)合理规划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的充足和合理安排是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倘若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合理的计划接受在职培训,那么,他们一定能够在巩固现有知识的同时又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成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优秀成员。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不同教育教学岗位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组织相关培训工作,保持培训的连贯性和周期性,让教师有章可循,合理规划,为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陈齐苗.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3):69-70.

[2]周明星,焦燕灵.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反思与校本教育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47-49.

[3]于辉.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探究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美育教师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