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动力、内涵与功能优化

2019-12-10潘海生裴旭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功能

潘海生 裴旭东

摘 要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是促进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有效对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重要组织,具有明显的市场性、中介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在促进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标准有效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接、生产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为此,需要在法律制度、组织机制和监督评价等层面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功能优化。

关键词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服务组织;功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7-0022-05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伴随新经济与新产业的到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带来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有效对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其中,“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市场导向、对接供需、精准服务、规范运作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企业)”[2]是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原有的行业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的基础上,以“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3]等新兴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不断涌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深入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动力、内涵与功能优化,对于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教融合深入发展是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技能供需高效對接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核心所在

随着新经济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在“技术进步-技能变动-生产效率提升-工资挤压效应”[4]动力传导机制的影响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水平会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而不断提升,从而改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的格局,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而技术进步引起的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的对接水平则是技术进步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机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国外,以行业组织为代表的服务型组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德国的行业协会由三类成员组成,第一类是德国雇主协会,第二类是德国工业联合会、手工业联合会、交通运输业联合会及其他专业协会,第三类是工商会。例如,手工业行业协会,通过其规范和引导,审核相应企业的资格,确定手工业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在企业内部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人才培养,并对其培养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澳大利亚基于国家资格框架,通过国家培训总局(ANTA)和其他职业教育咨询机构,了解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宏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构建职业资格框架,参与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完善人才质量评估体系。

(二)校企双方对接不畅制约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与欧洲大陆体系、盎格鲁—萨克逊体系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导致技术进步对技能需求与技能人才的培养存在于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主体之中,技术进步对技能的需求需要沿着“技术标准——教育标准——教育内容”的路径进行转化。这不仅要求企业有意愿且有能力将企业技术变化引起的技术标准变化进行总结并转化为教育标准,更需要职业院校有能力对接技术标准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标准,进而转化为教育内容。由于当前我国是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参与渠道与机制的匮乏,导致企业主体地位的缺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深度不足,同时职业学校由于缺乏与真实生产环境的直接联系,无法独立完成技术标准向教育标准、教育内容的转化,导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呈现出“合而不深”的困境。

(三)新技术、新经济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依靠生产要素投入转变为依靠知识与技能要素投入。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的快速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生产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生产方式研究化、服务与生产一体化[5],成为以智能制造为主的新技术新经济背景下人才工作模式根本性的特征。企业的生产组织结构在产业链的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的过程中更加扁平化,增加了企业技术变化对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对接的复杂性。需要从体制机制的角度破解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深导致的企业技术变化对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对接不畅的困境,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助力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升级。

因此,在当今新技术、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发展,推进企业技术变化对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的有效对接,推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内涵分析

作为促进校企有效对接的中介服务组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发展是基于我国发展现状与现实国情的有益尝试,是创新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组织形式。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内涵分析

“服务组织”是第三方组织的一种,它以特定的社会大众为主要受惠者,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有机结合且协调配合的实体。“教育服务组织”是介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办学实体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以提供教育专业服务为职责的、以促进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的一种非政府组织[6]。通过连结教育资源、沟通教育信息、搭建教育桥梁、提供教育服务,注重发挥组织的教育决策咨询职能、参与办学职能、监督评估职能和协调指导职能,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产教融合则是校企之间知识的流动和增值[7],通过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持[8],校企共同创造价值的利益驱动,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的良性互动[9]。通过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凝聚多方的资源与优势,促进技能、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多方合作育人的局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强调产业与职业院校双方共同构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共同负有培育人才的责任,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可以认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是在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范下,基于市场规律形成的,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旨在促进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标准有效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接、生产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服务组织。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特征分析

作为促进产业用人需求标准与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对接的重要服务组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具有市场性、中介性、专业性的特征。

1.市场性

所谓“市场性”是指在市场环境中,以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进行预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是基于当前的市场化背景,根据市场规律自发形成,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规则,依据市场需要整合资源,按照市场化规则运作。其在具有经济独立地位和法律独立地位的前提下自主运作,构建独立的管理模式,依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求,使二者之间达成有效连接。

2.中介性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作为教育类服务组织的一种,相较于其他教育服务组织而言更强调其中介性。所谓“中介”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或者系统的构成要素间的中间媒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观点,可以将“中介组织”理解为社会生活中协调互为对立面的双方客体的独立组织[10]。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是行业企业与院校合作的中介机构,是实现技术变化对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有效对接的桥梁,通过整合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标准,进而转化为职业院校实施的教学标准,实现技术变化对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的有效对接。

3.专业性

“专业性”强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产教促进作用,通过专业化的人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做好行企校之间沟通的中介桥梁与纽带,平衡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人员构成不仅要专业化且多元化,提供的中介服务也要具有专业性。通过提供专业的信息与服务,能够准确预测行业的用人需求与发展趋势,为企业的技术发展规划提供战略性建议,为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提供合理化建议,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实训设施、师资培训等方面,能够实现企业需求标准与院校培养标准的有效对接。

因此,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是在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其市场性、专业性、中介性优势,立足人才标准、培养过程、支撑保障等方面,有效降低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信息成本与合作成本,积极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功能分析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对产教融合深入发展需要的不断提升,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不断涌现。既包括已有的宏观层面的行业协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包括新兴的中微观层面的培训评价组织、培训型企业、教育服务型企业等。它们在不同层面积极探索不同的运行模式,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宏观层面,以行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发挥其专业性的优势,基于本行业的特点与发展需求,通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技术变化趋势和人才需求的预测,在职业标准和教师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微观层面,以培训评价组织、培训型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既熟知人才培养规律又懂产业发展规律,在市场化运作机制之下,及时洞悉行业发展方向與人才需求情况,通过高质量参与职业院校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以标准为引领,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标准有效对接

标准化建设是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11],打造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积极发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标准引领作用,引导培育出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以行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在参与行业政策制定、开展行业岗位与人才需求预测、搭建职业院校与企业沟通桥梁、参与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目前的56个行指委覆盖了中高职95%的专业,向社会发布了60个《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13个行业职业教育年度报告,指导着地方职业院校规划发展,推动了教育标准落实。以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例,电商教指委搭建了区域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实时数据平台,通过问卷调研、访谈调研等形式,对全国31个省的10505家企业开展调研,进行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建立了本行业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研究机制与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机制。同时,联合全国258所院校参与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联合8479家企业参与调研、42家企业深度参与标准制定,依此标准开发专业教学指南,指导职业院校开发相应课程标准,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建设[12]。

伴随着“1+X”试点工作展开,由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牵头设计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学校的学历证书相互补充,实现了学校教育标准与企业技术需求标准的有机结合。目前,首批职业教育培训组织业已公布。虽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优先从制订过国家职业标准并完成标准教材编写,具有专家、师资团队、资金实力和5年以上优秀培训业绩的机构中选择”,但培训评价组织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出现,尚有一个扶植培育的过程。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