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技能大赛强国日本的成功之道

2019-12-10罗尧成韩婧妍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社会文化高技能人才

罗尧成 韩婧妍

摘 要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域外经验的借鉴。通过对日本第40~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奖牌数量、获奖分布及选手来源等进行分析,发现日本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成功可归于: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完善为世赛的组织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系统有序的全国技能竞赛为世赛输送了众多优秀选手,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为选手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尊重技能、注重细节的文化传统营建了优良的社会环境。日本的世赛成功之道对于我国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有如下启示:持续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推进多元化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营建全社会尊重技能的优良环境。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高技能人才;企业参与;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7-0018-04

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1]。习近平同志针对上海即将举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我国同各国在技能领域的交流互鉴,提升我国技能培训成就和水平,展示我国的风采。以竞赛为载体是推动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有效路径,而以比较为视角,借鉴域外世界技能大赛强国经验则是我国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行之策。

一、日本第40~44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奖情况与主要特征

日本1962年首次参加第11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并在1970年、1985年和2007年三次承办世赛。在近几届世赛中,日本稳定进入奖牌榜前三甲,是第一“集团军”,是名副其实的技能强国[2]。对近五届(第40~44届)世赛奖牌的积分统计显示,日本的总积分位于世界第二。分析日本世赛的获奖特点及其成功原因,对于我国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一)奖牌数量位居各国前列,整体发展比较平稳

统计显示,40~44届世赛共产生335枚金牌,其中日本以30枚金牌数位居所有参赛国第三,金牌数占整个金牌总数的9%。而在奖牌数量上,日本以67枚奖牌的总数位居各参赛国第二。图1为日本近五届世赛的具体获奖情况,数据显示,日本近五届的奖牌总数基本保持在13枚左右,前后相差不大,整体发展较为平稳。

(二)获奖项目涉及领域广泛,优势项目奖牌明显

在第40~44届世赛中,日本共在30个项目中获得过奖牌,其中17个项目获得金牌,13个项目获得银牌,19个项目获得铜牌,获奖项目占世赛设置项目总数的64%。而在“制造和工程技术”领域,在所设置的14个项目中均获得过奖牌。此外,获奖项目数超过该领域设置项目一半以上的还有“运输与物流”“信息与通用技术”领域,获奖项目数均占到本领域设置项目总数的60%。此外,在“建筑与工艺技术”领域,其中的6个项目获奖,占设置项目总数的50%。统计结果表1呈现,在日本30个获奖项目中,有9个项目多次获得过奖牌,其中5个项目均属于“制造和工程技术”领域,此外“信息网络布线”蝉联5届冠军,制造类和信息网络类已成为日本世赛获奖的优势领域。

(三)获奖选手大多来自企业,学校参赛项目相对集中

对中央职业能力开发协会(http://www.javada.or.jp/)网站相关资料整理显示,日本第40~44届世赛共计219名参赛选手,选手主要来源为企业员工,其中以学生身份参加的仅有18名。从获奖项目看,来自企业的选手获奖项目广、获奖数量多;而学校选手的参赛项目主要集中在网站设计、金属加工、糕点制作等9个项目,近五届在其中的5个项目获奖。在“制造和工程技术”以及“建筑与工艺技术”两个领域,获奖选手均来自日本大型企业如松下、丰田、日立、三菱、日产等。有研究指出,获奖选手的知识和技能多是通过企业培训所得:56%的选手在进入企业时自身并不完全具备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38%的选手只具备入门级的职业能力要求[3]。而选手通过在企业接受系统性、个性化的培训,其职业技能与素养得到快速提升。

二、日本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的经验和策略

(一)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为世赛组织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日本政府的政策支持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69年7月颁布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标志着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职业能力的开发以及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系统规划和部署,该法律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修订完善,为日本筹备世界技能大赛、举办国内职业技能竞赛奠定了法律基础。在《职业能力评估测试的实施》中,对竞赛项目的测试和认证做出明确规定,并对选手的业务技能鉴定做出规定;在《教育训练法》中,明确对承担世赛选手培养的企业进行职业补贴;在中央职业能力开发协会上,发布加强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强职业发展并促进国际合作的相关制度,相关政策制度涉及社会各群体,并对选手的选拔、培养、参赛等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为世赛的组织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4]。政策法律的完善使得培养世赛选手的各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必依,推动了多方协同参赛备赛制度体系的形成。

(二)系统有序的全国技能竞赛为世赛输送优秀参赛选手

竞赛引领有效促进了日本国内技能的发展。日本通过建立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技能行业比赛层级结构,见图2。举办全国和地方性的技能竞赛,为各个等级技工的成长提供了磨砺技能、比学赶超的机会。日本国内的职业技能竞赛主要有三类:针对20岁以下没有在企业就职、具有职业能力开发功能的初级水平的青年制造竞技大赛(每年举办);23岁以下技能审定二级及以上可以参加的技能奥林匹克全国大赛(每年举办),其中金牌获得者通过选拔培训作为代表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隔年举办);没有年龄限制被都道府认定为优秀一级技能者参赛的高级水平的技能最高奖大赛(隔年舉办)。三类比赛的组织实施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发展性,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的循序渐进。以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为目标,三项技能竞赛间人才相互输入、输出,力求遴选出优秀的世界技能大赛选手。三项比赛分别以培养激发技能潜能、强化技能以及拓展综合技能为目标,为日本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人力储备。

(三)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为选手提供了优良实践条件

日本厚生劳动省倡导,企业要活用技能比赛的课题,在企业和学校等场所对青年技能者进行实际技巧指导,有效进行技能的继承和继任者的培养[5]。日本企业通过实践多样化模式,实现了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参与:第一,企业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下,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都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选手则能近距离接触真实项目,通过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其在世赛中的有效应对提供真实训练。第二,企业协同产业界联合创办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有助于两类主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有利于确立宽泛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进而能拓宽技能人才的知识面。第三,企业配合参与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企业主要发挥配合和协同作用,企业和学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体,但这并不影响企业和学校间的紧密合作和共同发展。在日本,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多样化模式的确立,为世赛选手创设了优良的实践环境,助推日本在世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尊重技能与注重细节的文化传统创设了良好成长环境

日本有着尊重技能的优良社会传统,特别是19世纪末之后,日本政府和民众对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对职业教育的呼声更高[6]。日本世赛选手能取得优异成绩,与其注重细节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以数控技能比赛的关键内容为例:从试题难易程度讲,日本全国技能竞赛试题的难度相较于世赛发布的标准来说更高,更强调手工技能和细节[7]。从比赛时间来看,日本的比赛时间为两天,相较于我国职业技能竞赛,日本给予选手更多的准备和比赛时间,以求选手精益求精;我国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对形状要求高、装配关系繁琐、比赛科目多,但比赛时间仅为一天,因而对于试题加工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要低。日本纯靠手工的机械加工就能实现微米级的加工要求,而依靠手工控制的机械加工更能锻炼选手的工艺操作能力和对细节的把控。平时训练及国内竞赛的严苛要求为在日本世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对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与制度

我国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但与新时代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大发展、大提升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发挥政策和制度对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支撑,可以实施如下改革:首先,加强对政策与制度制订的顶层统筹。在政策的制订过程中,通过实现各部委的有效参与,从全局角度实现政策制订的统筹规划,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科学性,使其有效实施得到保障。其次,关注政策与制度制定的盲区。建议构建教育和劳动双向并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由点及面、技能和理论双向对接。第三,强化对政策实施的支持和监督。政策和制度最终能否收到成效,关键在于政策的实施,各级政府、各类院校要建立支持政策实施的各方面条件支持,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确保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二)建立多元化的校企深度合作运行模式

首先,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实现校企的积极参与。企业拥有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需的优良设备,同时有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的强烈需求,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共同实现校企双方的利益需求。其次,共建产业学院,提供多元参与的体制保障。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在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上做了积极探索,建立了包括华为学院、格力学院、海尔学院等多个具有较大影响的二级学院,通过产业学院的建立,实现校企双方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互利共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收到了良好成效,今后需要深化对这一体制的探索。最后,深化职教集团建设,创新区域或行业领域的多元参与模式。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应只停留在单一的校企合作上,可通过建立地区性或行业领域的职教集团联盟,吸纳地方政府、同类院校、行业协会的有效加入,形成多元参与的制度环境。

(三)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8]。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改革实践中可推进如下工作:第一,支持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建设,拓展研究成果应用范围。不仅研究职业技能竞赛的体制机制、探索技能有效形成的规律、技术技能的积累机制等,也研究如何将竞赛的标准有效对接教学和培养标准,实现职教研究成果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实现成果的本土化应用。譬如,在职业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上,日本注重不同阶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探索“多层融通”的日常训练模式,即体能训练、职业素养、技能提升、心理辅导、英语学习“五位一体”的模式[9]。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世赛选手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第三,以世赛标准引领,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世界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企业发展与世赛紧密相连,通过对世赛标准及相关人才培养要求的研究,推动教学理念创新,带动教学内容更新,实现教学方法革新,将世界技能大赛的研究成果惠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四)营建“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我国正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渴求胜于以往任何时代。营建有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关注如下方面:首先,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高技能人才成长。通过实施“书证融通”制度,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实打实”地刷新人们的“技能观”。其次,建立推崇技能人才同样优秀、卓越的活动载体,如举办好每年的“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长成才之路;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再次,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技能人才的薪酬激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大对职业院校参加有关技能大赛成绩突出毕业生的表彰奖励力度。要让技能人才收到体面的薪水,让优秀技能人才获得可观的报酬,享受高等级专业技术职称相应的待遇。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上海举办,这将为带动全国民众尤其是近两亿青少年关注、热爱、投身技能活动提供难得的契机。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可依托这一盛事,实质、有效地推动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2]袁名伟,张玉洲.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设置与成绩特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51-54.

[3]邹吉权,刘晓梅.日本的职业技能竞赛概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4(20):93-96.

[4]第56回技能五輪全国大会 大会概要[EB/OL].[2018-12-23].http://www.javada.or.jp/jigyou/gino/zenkoku/saishin_taikai.html.

[5]経済産業省.ものづくり基盤技術の振興施策(概要)[EB/OL].[2019-03-21]. http://www.meti.go.jp/report/whitepaper/mono/2017/honbun_pdf/pdf/gaiyou.pdf

[6]三好信浩.手岛精一と日本の工业教育発展史[M].东京:风间书房,1999(2):223.

[7]岡部眞幸.技能五輪全国大会を支える職業大(PTU)[R].連載企畫:職業大と技能五輪,第1回,2017(12):133-136.

[8]罗尧成,朱孟君,戴正.职业技能竞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对参赛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35-39.

[9]古毅.“多层融通、维度共享”集训模式助推美发项目勇夺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J].职业,2015(26):10.

猜你喜欢

世界技能大赛社会文化高技能人才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论广场舞对社区、村镇居民的重要性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六曜与日本文化
她代表中国勇夺“世界技能大赛”银牌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其认证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