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李锦记的爱国心与创新路

2019-12-10

中国商人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埔酱料蚝油

1888年,诞生在广东珠海南水镇的李锦记,最初不过是一间小小的茶寮。经过131年的发展,不仅构建了一个跨越全球的酱料王国,更以多元化经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李锦记飞速发展的40余年,恰恰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而行。回溯这一段风雨历程,处处展现了这个百年家族的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与永远创业的精神。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时,刚刚接掌李锦记6年的李家第三代长子李文达正在美国全力推进熊猫牌蚝油。当时的李锦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煮蚝油的生产方式,使用大铁锅,柴火加热,人工搅拌,生产效率有限。同时,对应的生产行销和管理方式也很粗放,几乎没有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要求的管理体系。

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第四代相继回归家族,这一状况开始转变。

1981年对于李锦记来说是个特别的年份,就是从那时开始,李锦记在蚝油生产中开始使用蒸汽锅炉,从“使用烧柴”到“使用蒸汽”,蚝油制造完成了现代化改造的第一步。他們以几乎是废铁的价格淘回一款二手机器,按照传统熬制蚝油工艺中的关键点,改装成一套生产和灌装蚝油的半机械化设备。它不仅有助于改善生产条件,还大大提高了蚝油的生产效率,在产量大增的同时,还极大地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可谓一举三得。

这在李锦记家族事业发展史上是重要的一页,它开启了以现代化方式加工传统酱料的大门,使李锦记的技术能力得到了关键性的积累,同时也积累了创新的经验和信心。生产方式的改变,使李锦记的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

李锦记家族第四代成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创会会长 李惠森

与此同时,李锦记家族意识到公司规模扩大,需要建立现代管理体系,随着第四代学成后逐一加入家族企业,他们开始在管理制度和手段上下功夫。一边注重管理方式的转变,一边又不过于迷信管理规则和制度条文,在结合业务实际的同时,制定出的管理制度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凭着持续改善的决心和信心,李锦记家族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对制度修补完善,将现代化管理模式逐步纳入这个传统行业,并力求在管理上的盲区越来越小,精细度不断提升。在这个生产技术与企业管理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自美国留学归来的第四代长子李惠民和次子李惠雄发挥了很大作用。

危中见机,大埔建厂逆势而为

1985年前后,随着北美及其他市场逐渐理顺,李锦记原有的田湾厂房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李锦记开始考虑再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的生产厂房。他们将目光投到了当时香港政府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在大埔建设的工业邨。但是李锦记的第一次申请并不顺利,他们得到的回复是:生产调味品的食品工厂不属于高科技产业。

1987年,香港出现移民潮。而恰在这段时期,大埔的招商工作处于不利境地。李锦记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次向政府提交申请,这一次不仅获得允许,而且可以优先选地,李锦记最后选择了靠近开发区的主要公路,有利于未来物流规划的一块地皮。

得知李锦记进驻大埔工业邨的消息,有朋友向李文达发出了善意的劝告,建议他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保留选择权,而不应贸然在香港投资,以免将来进退两难。但李文达却对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非常看好,因此对香港回归的前景充满信心。他不仅坚定要在大埔工业邨里面建厂,同时也考虑找机会到内地投资。

大埔厂房规划中设计了十分先进的生产间,整个酱料生产从选料、蒸煮、灌装冷却、装箱、入库完全是现代化流水线操作。李文达向设计人员提出要求:厂房生产线设计时要全程密封。这是对制药企业的要求,一般来说没有必要这样做,但如果把眼光向后看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样做将会一劳永逸,可以生产出一流的产品,保住其在行业中的领先位置。

同时又要求在厂内开出一定空间作为实验厨房,所有生产出来的新产品要在实验厨房中试用,只有在这里过关了,才能推向市场。

可以说,李锦记在当时的很多决定称得上高瞻远瞩,为后来的业务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基础和条件。

李锦记的举动,在当时的香港企业中并不多见。但是出于对国家的信任,李锦记家族下决心留在香港,也正因此导致了第二次家变。在第一次家变中曾经并肩站在父亲李兆南身后的兄弟不仅拆分家产,甚至对簿公堂。当时大埔厂房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李文达父子却要拿出在当时称得上是巨资的八千万现金回购弟弟李文乐手中的股份。大埔厂随时面临着因现金流断裂而停工的威胁,这直接关系到李锦记家族事业的生死存亡。李文达父子低价变卖了数间物业,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们深信,只要国家的前途光明,香港的未来就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1988年8月8日,在李锦记家族事业创业100周年之际,大埔生产出第一罐蚝油,并在厂门前的一块石头上,刻下了李文达亲自撰写、题为“基业永昌”的铭文。时至今日,李锦记在大埔工业邨的工厂仍是酱料集团设在香港的总部。

回首李锦记家族的发展历程,恰是国运与家运紧密相连的历程。在这40多年里,除了家族成员持续努力打拼的因素之外,重要的外在因素还在于国家的大政策和大环境为李锦记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而李锦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把握住了那些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很多香港人移民离开的时候,李锦记家族坚定地选择了留下。当有些人对改革开放政策有所迟疑的时候,李锦记家族则坚定地投身于中国人渴望富强的历史洪流之中。

爱国爱港“重新定义”家族事业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李锦记就通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等途径,让产品进入内地市场。随着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社会购买力逐渐增强,李锦记开始考虑进入面向普通大众的市场。但是一开始在香港销售十分看好的酱料产品投入内地市场后并未获得预期的反应,有些同事开始不看好内地市场,李文达却信心十足。他拟定了一个发展计划:先考虑建一个生产基地,同时再培育市场,等待它慢慢成熟。

香港固然有一流的国际贸易环境和金融服务条件,但香港毕竟太小了,无法承载起一个国际级的制造企业。内地的舞台够大,只要有能力,就有机会实现家族的梦想。

经过谨慎的考虑,李锦记选择了广东作为进入内地市场的落脚点,以与香港总部形成相辅相成的格局。1989年,李锦记家族在广州黄埔的经济开发区选择了一块厂房的建设用地。6月5日,第四代长子李惠民从香港到广州签约。在这个日子,他的出现颇令大家奇怪。和大埔建厂一样,这又是一个大家都不看好的时间。因为刚刚发生过众所周知的政治风波,很多外资和香港人对改革开放的政策持观望或悲观态度,投资的节奏慢了下来。李锦记始终相信中国政府改革开放的决心,更加相信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大有可为。李锦记家族的战略眼光,令他们能够看到遥远的机会。不久,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李锦记以爱国爱港的拳拳之心为他们贏得了腾飞的先机。

李文达鼓励大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现在确实比较低。如果我们仅仅看到这一点,就是短视的。中国人的勤劳举世闻名,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去餐馆里吃蚝油生菜,买我们的卤水汁。所以,我们要有耐心,等待中国市场的成长。”

在等待市场成熟的过程中,李锦记重新定义了家族事业,致力于成为一家中国本土的酱料公司。1993年,广州黄埔厂房的投产,完成了“重新定义”李锦记的第一步。在内地建厂,贴近客户进行生产和行销,不仅免去了进口的关税,更有助于了解内地市场的特性,提高产品在国内的知名度。

众所周知,李锦记是以蚝油开创了家族事业,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稳稳占据了欧美、中国港澳台和东南亚市场。但是李锦记并没有满足,在1993年,这个酱料世家迈出了“重新定义”的第二步。他们认为,李锦记不能固守蚝油等经典产品,而应该以创业的心态在更宽泛的酱料领域谋求突破。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目标:做酱油。

李文达提出:我们应该搞出中国最好的东西。李锦记要做最好的古法酱油,研究出适应现代化生产工艺的酱油,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保持我们中国做酱油的传统。

李锦记在香港靠近内地的一个名为古洞的地方开始尝试按照现代工业的方式来生产古法酱油,其生产设备基本都采购了具有国际顶级品质的产品,连胶桶和胶盖都是从英国买来的。试验用的原料也都是精挑细选最好的,李锦记不仅要创造世界级的中国品牌,让生产出来的酱油达到国际上一流的品质标准和卫生标准,更重要的,还要为以后在内地大量生产酱油定下一个高标准。

古洞厂生产出来的优质酱油,既保留了传统工艺下的营养和风味,又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酱油的生产效率,牢牢地稳定了李锦记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品质和声誉。在蚝油制造的基础上,李锦记进一步探索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设备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为其后在新会投资建设更大规模的酱料工厂做出了宝贵的尝试。

酱油生产成功以后,李锦记并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紧紧围绕着不同时期消费者的口味和需要,开发出了众多系列产品,包括“精选生抽”“草菇老抽”“蒸鱼豉油”“薄盐生抽”等等。20多年来,李锦记不断推陈出新,又先后研发出XO酱、辣椒酱、鸡粉等酱料以及豉油鸡汁、卤水汁等一系列方便酱料,产品由原先的两种增至现时的200余种。

从2012年起,李锦记调味品被国家航天局选为“神九”“神十”和“神十一”飞船的航天员佐餐酱料,令李锦记调味品飞入天空,达到“无人的地方也有李锦记”的境界。

“谷底投资”,黄埔、新会相继建厂

到广州黄埔厂房竣工投产时,李锦记已有了四个生产基地,其总部设在香港,便于开展全球性的市场规划、业务联络和获得金融支持,但香港人力资源和土地都非常昂贵,最符合李锦记长期战略要求的地点无疑是广东的沿海地区,李文达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决定回到故乡——新会区七堡镇。

李文达曾经说过:“从情感上说,李锦记的业务在全球不断发展,但新会毕竟是李锦记家族的家乡,我希望建设家乡,回馈祖国,所以,我们回来了。同时,回家乡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把家带回来。如果我不回来,孩子们大多受的是美国教育,越往后,他们也许就越不会回来了。

现在建起了厂房,在教育方面我又捐了学校,就使李氏家的后人们一定会回来寻根了,这样,他们就永远离不开这个家乡了。”

按照李锦记方面的规划,未来厂区的规模应该不会少于1000亩,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地方政府可以审批的上限。尽管当时的政府官员并未意识到这个投资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他们还是非常努力地为李锦记的投资项目创造了条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在规划上为李锦记的后续发展预留了空间。

今天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的用地数量已达1700亩,大约是15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是国内同行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进入厂区,排列整齐的生产车间和晾晒酱油的缸群,场面蔚为壮观。

李锦记的新会生产基地从1995年11月开始大规模建设,第四代中的三子李惠中在新会基地开创时期担任董事长和法人代表,全面主持设计、建设,以及投产的有关工作。1996年4月,新会生产基地的虾酱生产间正式投入使用。1997年8月,酱油生产间建成投产。当年年底,芝麻油生产间投入使用,同时建成了占地5500平方米的中央仓库。

当新会生产基地建设完毕后,李锦记家族对调味品事业的整体布局也进行了调整。香港大埔厂成为经营指挥和营运中心,广州黄埔厂除了继续生产蚝油,大部分业务迁往新会生产基地,新会生产基地成了李锦记最重要的生产制造中心。新会生产基地的二期工程完工标志着李锦记家族成为立足本土的、名副其实的“酱料王国”。

猜你喜欢

大埔酱料蚝油
蚝油甩不出来怎么办?
健康原生态“加”饭酱研发及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
肠粉
哪些菜适合放蚝油
可呈现立体三维图形的酱料碟
方便卫生的酱料刷
蚝油——“海底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