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探索

2019-12-10杨凌坡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思政财务管理

■杨凌坡(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使得财务管理模式逐渐发生变革,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能力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下,高职院校原有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面对外部人才需求变化的挑战和内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深化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更要重视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从而满足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二、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一)尊重专业课程客观规律,加强课程改革

对于课程思政改革来说,最基础的依然是要做好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因此,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本专业的教学实践,尊重财务管理课程发展的实践规律,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课程改革。

1.结合市场需求,合理设计课程大纲

相比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教师应当结合本专业的具体特点和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具体需求,以及课程思政理念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对财务管理的课程大纲进行合理设计,从而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方案之中[1]。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出满足新形势下企业需求实际的应用型人才。教师要给予课程思政的基础理念,合理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要重新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既要注重实践能力,也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不断优化,要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将职业道德精神列为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从而推动课程思政在教学工作中的规范化进行。教师要将课程思政的思想理念具体到教学大纲之中,从而指导课程教学的正常开展,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和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和谐统一。

2.改进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为课程教学提供明确的思路,指引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本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目标,让教学过程更加富有创新活力,同时也要融汇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充分借助课程教学这一重要力量,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进展。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结合起来,推动德育工作的具体开展。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价值观念教育的同步发展。教师还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力量,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完善线上课程思政资源,建立起线上互动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同时,也以运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将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二)把握课程教学核心要点,完善课程教学逻辑

要实现课程思政改革,教师要基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具体内涵,把握好教学重点,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内涵。

1.挖掘财务管理职业道德精神

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具有较高的实践水平,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以客观、公正、诚信的态度来对待具体的财务事项。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水平,也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职业道德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可以通过邀请外部专家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优秀的企业精神,从而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实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2.运用案例和人物事迹助力课程思政改革

榜样不仅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撑引导,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价值观念的内涵,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财务管理领域正面人物的榜样作用,可以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优秀校友、财务名人事迹等引入到课堂之中,并将其转化为价值观教育载体。教师可以引用财务管理专业名人的优秀事迹,比如可以讲述谢霖先生在面临国外强权不公正的干扰之下,从维护国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角度出发,建立起我国第一家会计事务所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课程思政改革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主题,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要强化教师的重要作用。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作为施教者的仁爱之心,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转变传统的教学态度,促进专业知识和德育相结合

在原有的教学思想观念之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只要向学生传授好专业基础知识即可。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要将教书和育人充分结合,树立起以德服人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要明确教师所要承担的德育职责,不仅要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到德育的作用,同时也要坚定任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综合运用考核、监督、激励等多种方法,建立起全面的课程思政评价和激励机制,从而提升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课程思政得到具体落实[2]。

2.加强教师思政素养培育,提升育德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财务管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教学活动的推进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建立起课程思政改革长效机制,学校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要建立起常态化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机制,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能力的培养,推动课程思政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可以采用自我学习、互帮互助和专家辅导三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向教师传达党中央的政策文件以及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活动开展得重要精神,不断探索当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新思路、新方法。学校可以选择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到校外参加课程思政学习活动交流,并且可以借鉴先发地区的实践经验,建立起完善的课程思政巡讲机制。此外,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学校可以运用一对一帮扶的方式,强化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课程思政专家团队,找寻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改革的契合点,加强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不仅能够有效发挥课堂教书育人的平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解决学生德育缺乏的困境,也是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导向,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式方法,促进教学活动回归初心。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思政财务管理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财务管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