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10周妍莉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唐山京津冀高质量

■周妍莉(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作为河北省经济大市,当前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推动唐山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我们必须跨过的一道关口。如何打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攻坚战,走出一条具有唐山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引导。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依托新技术,新理念,结合唐山地方产业化需求,在唐山经济发展建设中,展现应有作为,为唐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实现校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

一、唐山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方向

2018 年唐山经济发展稳步提高,2018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955.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超额完成6.5%的预期发展目标。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7 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5.1 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823.9 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7.7:59.0:33.3 调整为6.2:56.1:37.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同比提升4.4 个百分点。

唐山处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带上,是“一带一路”的要道,唐山目前发展的最大的机遇和优势,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唐山要想更深的融入京津经济发展商圈,必须打好“沿海”“京津”两张牌,打造由内到外深度合作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局面,让唐山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中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和释放发展活力,积极打造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现阶段唐山不同程度存在着产业结构不优、实体经济不强、质量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改善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该主动适应唐山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人才培养、非学历专业技能培训、科研研究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现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渤海之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学院立足唐山,面向京津冀,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国家重大产业政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学院转型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发挥职业教育优势,积极服务地方转型升级。

学院发挥职业教育优势,积极服务地方转型升级,与丰南区政府、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牵头组建京津冀现代农业职教联盟和河北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共同牵头组建河北省卫生职教集团。与企业共建河北省高校果树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燕山果业试验站等。成立了电子商务政校企合作联盟和“e 创客+”电子商务创业实训中心校企合作联盟,联合18 家政企校研单位联合建立了“唐山市果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学院以机电工程系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两个专业为支撑,获批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跨行业、跨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果。建立了285 个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与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津西钢铁集团、唐山市农科院等重点实体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重点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三、高等职业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的社会责任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巨变,处于巨大机遇期。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做强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都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教育也是生产生活,也是当下以及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前行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应积极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服务国家战略最前沿,服务地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加强培养培训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及产业经济步入全球价值前列。

四、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质量发展体系中如何培养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面对出现的各种挑战和复杂环境,如何在我国产业和就业结构都发生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就摆在了唐职人面前。学院直面难题,积极探寻学生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新发展。

(一)制定更加适合本院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群力群策,在全院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讨论,颠覆了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同时,学院将在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大纲变更为课程标准,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计划变更为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将教师的每节教学内容变更为教学的单元设计。依靠深化教育改革,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更具有科学性、可预见性。学院为主动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在人才培养、非学历专业技能培训、科研研究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创新教学方法,彻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除增强多媒体教学外,学院敏锐捕捉高校教学方式改革潮流,引入慕课等网络教学方式,并结合产学研一体的教育理念,大力增建教学实验基地。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增大了学习的吸引力,而且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了条件,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学院还积极鼓励全院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导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树立职业理想、弘扬工匠精神。

(三)从严建立学院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学院建立了严格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新形式下人才培养的需要,严把人才质量关,。改“量入为出”的培养计划为“量出为入”,需要学院更新思路,更加具有前瞻性地设置专业,利用学院教师队伍资源优势,利用成型的工学研一体的传统优势,建立更科学、更完整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开设新专业一定先经过市场调研、探访企业、专家论证、专业委员会评估等考察程序,并通过多种方式储备专任教师队伍。采用新建、合作、模拟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好实训基地,才能将该专业列入招生计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院利用督导、考察、走访等多种方式监督检查教师教学情况,确保教师能够按照计划实施教学,及时听取学生反馈,以便适时调整。就长远发展而言,学生就业离校后,学院在近三年内,到毕业生所就业的企业进行回访,从学生参加工作后的职业认知、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合作精神、集体荣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学院对教学情况进行中长期跟踪反馈。

(四)提高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院校基础能力

学院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教书育人的本职功能和历史使命,积极改革学院的人才评价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推进教师队伍分类专业化发展;推进学院行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大力提升学院领导干部的科学管理素养;深入研究国内改革和区域建设的新形势,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创新办学和育人的体制机制,促进教师改变学科教育传统,充分掌握面向创新思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夯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实践基础,构建师生教学相长的核心专业素质积累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度。

猜你喜欢

唐山京津冀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唐山香酥饹馇圈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王大根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