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9-12-10邹丹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邹丹(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信息商务业发展迅猛,电子商务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在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兴业态正在逐渐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农村网络营销手段才逐渐运用并在农产品市场中占有一定位置,但是传统营销方式在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上仍占主导地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将迅速推进,并将不断地改变和影响现有的农村生产模式和农业生产体系。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现实意义

(1)改变和影响农村生产经营模式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覆盖农村各地的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产品加工信息平台、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培训教育等平台不断出现,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基础已基本夯实,农业电子商务开始渗透到农产品及原料流通的各个环节。不过总体来看,农村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生产、物流、交易等环节的发展仍然滞后。加上思想保守,一些农村偏远地区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对新鲜事物接受度偏低,人员流动性又大,懂得并能有熟练操作技能的电子商务人才还很缺乏,广泛应用农村电子商务改变现有的农村生产模式和体系的路还很长。

(2)是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经

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场、农业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村信息化组织,加快构建科技化、信息化、专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有效应用将有利于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科技优势,通过电子商务向农民更迅速传递技术知识服务、市场供求信息,改良农村商品经济生产、销售、流通等流通成本和环节,从而改变了传统复杂冗长的市场活动,推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力,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农村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

(3)将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由于农村电子商务跨越了地域、时空界线的特性,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更大范围内调节了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带动了贫困村农民脱贫致富和富裕村农民快速增收。如农村通过网上电子农贸信息平台和农业资讯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使广大农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共享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生产和交易信息,通过及时有效地传递农产品的市场生产供应信息,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和掌握产品供应需求,及时化解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并由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民的增收和抗风险能力。

二、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1)加强农村电子信息化政策性研究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广泛建立和推广,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流通等领域已经发生了极大地转变,农村经济开始向农业科技化、信息化、电子商务化方向发展。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推广和应用,促进农村经营模式的转变工作涉及面广,特别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还转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农业电商服务机构缺乏、农民思想观念还存在局限性、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跟不上发展等等问题,因此政府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性研究和引导尤为重要。应加强农村电商制度、政策法规和电子信息化运行机制等方面研究,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

(2)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电话、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络“村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努力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光纤,并逐步改善无线通信网络。大力建设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对涉农信息资源和农村信息化队伍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起市、区县(市)、乡(镇)和村四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农村在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环节深度开发并充分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和技术,促进先进、适用、成熟的电子商务技术与传统农业“嫁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3)不断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

紧密结合个地特点,研究制定农村电子商务规范,切实做好重点地区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示范,推广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经验,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建立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机制,积极发展具有信息咨询、农产品服务、人才交流服务等功能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有序竞争与合作,提高农村的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移动支付、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迅猛发展的机遇,融合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空间。

(4)加快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科学制订农村电商发展规划。从信息化战略高度,规划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形成良好的农产品生产、产品研发、资本投入、商业应用、产业经营、销售流通等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市场自身作用。完善包括农村消费、农村流通、农村生产要素和服务在内的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市场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发挥市场自我管理作用。打破条块分割和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建立统一、开放的生产生活要素流动市场和电子网络平台。健全综合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对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细化,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强化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对农村电商应用体系及电子信息平台进行大力扶植和推广,从而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商品化、品牌化、本土化等策略。

(5)扩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金融投入。在农业资讯服务和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建设村级以上农产品的信息采集、电子采购和农产品销售为主的农业电商平台、农产品网上竞价交易所和助农金融服务点。鼓励各地成立以B2B模式为主导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网站,为农产品提供信息、交易、咨询和服务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形成以“农户+公司+网络”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电商平台的广泛应用,农村的生产模式更贴近市场,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更具有科学性和竞争性,从而有效地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和销售经营模式。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