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12-10刘研长春财经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校地校企协同

■刘研(长春财经学院)

在坚持协同创新理念的前提下开展校企合作,是当前加快创新的根本需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要求,也是新时期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向前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不过从当前的实践过程看,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如发展动力不足、外部驱动力不够和内在驱动力不强等问题,在一些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还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高等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性的样本,为我国实践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一、相关理论

概念的核心是对价值的探讨,是逻辑的起点,而价值共识则是概念的有效外延及拓展。协同概念最早是在1971 年由德国的哈肯学者提出,哈肯认为人类的整个社会环境是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影响、合作而组成的一个系统。其理论一般指两个及以上的主体在协调配合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从而获得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的整体效益,这种合作方式通常会取得1+1>2 的效果。创新的概念是1912 年由美国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的,他认为可以把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获得效率质变,促进生产效益的提高。

而协同创新,则是“协同+创新”组合概念,是在协同模式下进行对创新资源要素进行重组、衔接,突破原有学科、专业及体制、机制的束缚,使得协同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进而达到效益及价值的最大化。协同创新理念是目前创新理论领域最为最重要的理念之一。而“校地合作”,则是指从所在区位来说,院校与地理区域相近或其范围内的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开展的合作。从资源要素来说,校地合作则是指院校与政府和企事业之间,将各自所持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借助技术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促进相互之间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从而获得新的资源优势,实现共赢发展的目的。

“开展校地合作教学则是实现校地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在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校企合作的重要检验,能够有效的促进校地间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及共享,促进双方价值的共建,也是开展知识服务的重要实践途径。借助校地合作教学,能够将原有相互之间看似毫无瓜葛的元素之间创造性地联合在一起实现协同创新效应。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地合作教学模式,是推动高校发展及企业创收的新的途径,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纵深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转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向内涵式的方向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加,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教育功能的社会服务功能,现在亟需在高校与政府和企业及行业多个领域之间创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多层次协同合作模式,共同推进相互之间的协同发展,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社会适应性,促进相互之间更好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我国党的十九大也着重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在内需及外部环境具备的成熟条件下,我国 高校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坚持协同创新理念,开展校地合作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教育模式,更好的适应我国当前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是新形势下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诉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发生着爆裂式的快速增长,进入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这种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求高校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知识本位的教育导向,转向以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重视提高大学生的未来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实现的核心内容,是形势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的必要要求,是践行“钱学森之问”的发展路径及实践回答。而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地合作教学模式,在实施人才培养中,将服务社会为发展的首要目的,从源头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的矛盾,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促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回归教育的本质。值得注意但是,大学从发展之初,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被争论的一个经典命题。大学是社会的有机构成子系统,是一个国家及民族灵魂的集中体现,也是保存知识、传递知识及促进专业知识发展的场所,这些根本功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始终不变的;而且,大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完成社会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是适应社会外部逻辑的“时代表达”。当前大学逐渐变为服务社会及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组织,这些功能的发挥则与高校培养有着创新精神及创新实践能力人才有着密切关系。但是高校传统的教条式、单一化及静态化的教学模式则与高校的这些功能发挥极其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发展,甚至是起到阻碍作用。所以,坚持协同创新的理念,进行高校教育改革、实施校地合作教学势在必行,是新时期更好的实行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发展需求。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开展深度应用转型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国家赋予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要使命及责任,因此地方高校要与时俱进、主动创新发展,积极开展转型发展,实行高校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建立校地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在新的时期实现创新性发展。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曾明确指出,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时要坚持“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方针和原则,坚持以地方需求为教育导向,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根本目标,加强内涵发展,积极主动适应地方发展需求,为地方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所以,不管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还是高校现实发展的需要,还是学生未来的就业,地方高校都应当以促进“地方”发展为己任,创建“应用型”的高校教育,打造有着地方发展特色地方高校,都需要高校与当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为了更好的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高校的服务能力,需要高校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积极创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地合作教学模式,要瞄准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以满足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为己任,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校心竞争力及影响力;通过与企业等多方开展协同合作,促进双方优势的发挥,推动学科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的互动良性发展,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培养所需的时代型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及理论智力支持,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的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型才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实现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的转型发展,就需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高校“转型”。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加强引导,推动“校企合作”,增加资金保障,引导校企合作健康发展。学校也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坚持协同发展理念,促进学校、社会、企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校地校企协同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校地企协同共育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初探——以四川工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