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线上线下模式电子商务课程教改探究

2019-12-10罗会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航空运输与工程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电子商务互联网+

■罗会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航空运输与工程学院)

一、引言

在2015 年的政府报告中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属于现今国家战略。“互联网+”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技术变革,也不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而是构建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互联网的发展带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一项见证。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即“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 020)教学模式是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的。

传统的大学课堂大多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式,缺少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分析,课堂授课毫无针对性,部分基础知识重复讲解,导致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借助“互联网+”环境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分析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点,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推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快速整合,推动电子商务课程的改革和提升。

二、电子商务的内涵及研究概况

电子商务是指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基于TCP/IP 应用模式在世界各地的商业交易中,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商贸交换活动,进而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在国外,线上+线下模式最先兴起于美国的电子商务行业,从电商行业扩大进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方面,国外有关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线上或者线下中的一个方面,如线上教学模式研究这块,Kevin Pugh,Gigi Foster(2014)从线上数据技术与教育领域结合的角度,总结了澳大利亚在数据教育领域方面的提升和改进实施,帮助国家在数据教育领域方面取得成效。

在国内,传统课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郭春才,金义富(2015)借助网络的虚拟时空的,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物理时空与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完美的融合,这种新型的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成功;丁云华(2015)借助校园互联网平台,将与课程相关的重要信息、重要通知由校园互联网平台推送给学生,实现线上线下师生互动;胡小勇、李丽娟、郑晓丹(2015)从在线学习协作的角度提出了“线上”和“线下”学习交流活动。丁云华(2016)结合翻转课堂理念,使得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高校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发展。李凤、李明梅(2018)提出o2o教学模式突破了教学在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灵活,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上新的突破。

至此,有关“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各个高校均开展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教改,研究成效显著,“互联网+”与传统教学的融合逐渐渗透到我国教育领域中。

三、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自由实践的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反馈的数据找到学生知识上的薄弱点,避免部分知识重复讲解,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自主性,做到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提高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能力,同时增强和提升授课教师对加强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意识和能力,这需要在电子商务的教学改革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案的设计是电子商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的高效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最终的教学成果将受到直接影响。

初步设定将电子商务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安排、课中教学和课后安排。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上课前,教师事先搭建网络平台,学生通过平台进入课程后,教师将微课、视频、PPT、问卷等课前预习的内容就直接通过网路资源平台上传,直接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堂上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整。课堂中,教师主要起到导师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在学习中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小组讨论、疑点解答、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学生展示、知识测试等形式,主要在课堂中通过网上教学资源平台利用手机等客户端进行实时推送,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专注力,从而保证教学效果。课堂后推送相应的作业,进行过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从而保证学生的教学效果。

(二)授课方式的改变

改变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采用“大班授课、小组讨论”的方式。

“大班授课”即理论课集中授课,学生集中学习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小组讨论”即根据项目教学内容,开展小组研讨活动。在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查阅相关资料,明确所学目标,最终达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程资源的分享

制作、收集微课、视频、PPT、问卷等课程资源,这是课前重要的准备工作,通过课前的学习掌握学生的基本数据,哪些知识点熟悉,哪些知识点疑惑,通过数据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

为了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PPT、问卷等课程资源,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去网上查找一些公开课课视频、习题分享给学生,安排学生课前完成,或者自制问卷、自制在线习题发放给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存在疑问的知识点,课上做详细解析。充分的课前准备能给课堂上预留更多的时间补充和延伸新的知识。

四、结语

促进“互联网+”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在电子商务课程方面的建设转型和升级,我们还需继续做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不仅需要以课程教改转型升级为主导,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教育制度,还需要依靠制度的变革乃至于全方位的变革,调动企校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才能使得课程改革的效果真正落实落地。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电子商务互联网+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人工智能视阈下教育领域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框架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反差——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