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智慧课堂发展路径研究

2019-12-10卿玲丽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范式会计专业学院

■卿玲丽(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当前,独立学院发展存在着生源质量下降、转型压力过大、教育教学模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等,这些问题由于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导致独立学院的组织内驱力的发挥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质量是根本,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智慧课堂来实现,即从独立学院学生的思维特征出发,并结合他们的行为动向去发展智慧课堂。会计专业与社会人才需求联系比较紧密,但是目前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却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所培养出的人才与国际化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基于此,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要充分利用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慧课堂,从而推动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发展。本文以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1970)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入探讨了会计专业智慧课堂的发展路径。

一、智慧课堂及构成要素

(一)智慧课堂的界定

从智慧课堂的本质来分析,它指的是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智慧化学习环境,积极推广智慧化教学方法,进而实现智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化课堂离不开智能化教学环境这一前提条件,换句话说,通过构建智慧型、智能化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共享,进而探索一条智慧型学习路径,最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

(二)智慧课堂的基本构成要素

通常情况下,智慧课堂包含三种要素:

一是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可以划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种,常见的智慧教学平台包括雨课堂、爱课程、课堂派等。要想打造智慧课堂,必须要创设智慧学习环境,而创设智慧学习环境则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持。

二是智慧教学法。智慧教学法主要表现为个体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单独或者小组合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时,更有利于学生生成智慧,教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智慧学习方式。智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之间通过合作方式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主要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二、独立学院发展智慧课堂的必然诉求

独立学院智慧课堂的进化及范式嬗变是信息爆炸时代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语境急速变迁和交互影响的必然诉求和逻辑。

(一)移动信息消费新常态下独立学院传统教育教学范式的失效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扩大,高等院校也出现了移动信息消费,并且消费规模和增长速度急速增加,甚至出现爆炸式增长。智能手机成为钟情于移动互联网消费的大学生群体的标准配置,超过80%的独立学院学生喜欢利用智能手机浏览网络信息。独立学院的“低头族”人数急速增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效果的弱化,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充分说明智慧教育的不足,因而独立学院要借助于移动信息消费日益受欢迎的“东风”,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

(二)独立学院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应然选择

独立学院诞生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条件下,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独立学院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办学经验,它在有效缓解高等教育供需矛盾、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是独立学院毕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教育运行机制等,导致独立学院的发展举步维艰。随着高等教育全面转型,这要求独立学院释放其内在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这也是独立学院不再拘泥于“简单移植和趋同化”的人才培养范式,并开始朝着“融合创新和特色化”的方向转变。

(三)“互联网+”思维倒逼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范式的重构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全球出现信息革命的浪潮,突如其来的信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2]。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同时衍生出一批教育平台,而且各种智慧学习方式开始流行,出现了互动式学习、参与式学习等,新的教学范式由此出现,如线上教学平台、慕课、微课等自出现后,很快便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充分显示出云端教学范式的广阔发展前景。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生存压力较大。为了解决独立学院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就必须要摆脱传统的、单向的、封闭的教育范式的束缚,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建设开放的、多向的、共享的智慧课堂范式。

三、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智慧课堂的具体发展路径

本文认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智慧课堂发展路径可以从智慧课堂的三大基本构成要素: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教学法、智慧学习方式三大方面去进行构建。

(一)智慧学习环境构建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创建智慧学习环境时要从三个环境基础层、环境业务层以及环境应用层三个不同层面来展开,不同层面下的会计专业教学与管理活动存在显著差异[3]。首先是环境基础层面,它需要借助于基础设施类技术以及情境感知类技术,如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的移动设备、教育云平台、物联网技术等;其次是环境业务层面,主要借助于模拟类技术、学习资源类技术、操作类技术以及制造类技术等的支持,具体包括仿真技术、电子出版技术、3D打印技术、多屏互动技术等,课程创新必须依靠这些技术才能实现。最后是环境应用层,主要借助于决策技术的支持,也就是利用学情分析技术评价学生学习潜力,以便为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定正确的决策。

(二)智慧教学法构建

智慧教学法不同于将“线下”课堂转移到“线上”课堂,也不是将黑板这一教学工具转移到移动终端上,而是在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化、智慧化教学活动,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会计职业素养。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四种联系密切的智慧教学法。

(1)以启智为核心素养。所谓“启智”,即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在智慧课堂模式中,学生是课堂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教师主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督促他们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与知识,这是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的第一维度。举例来说,在学习《成本会计》时,教师可以利用3D MAX 制作动态影像,通过结构可视化功能将成本合作的每一个流程直观展现出来,学生在模拟环境下参与成本核算,将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就行拍摄并分享至相应的平台,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到核算成本的感受。

(2)以升智为核心素养。“升智”指的是通过合作交流,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再简单罗列问题、背诵概念,而是通过职业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焦炉的方式掌握更扎实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师可以利用会计专业仿真模拟教室,为学生创设仿真环境,使学生在不同的财务工作岗位上扮演不同的财务角色,通过完成具体工作积累工作经验,进而增强他们胜任未来财务管理任务的自信心,提升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

(3)以众智为核心素养。“众智”指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学生要想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必须形成较高的组织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如头脑风暴、成长小组、个案问诊、辩论比赛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财务核心技能。举例来说,当学习成本会计中“作业成本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发现产品成本动因,然后要求学生分析传统成本核算法与“作业成本法”之间的差别,最后鼓励学生组建模拟公司,以便真实地体验“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流程,熟练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技能。

(4)以富智为核心素养。“富智”指的是总结评价,并从深层角度提出疑问。举例来说,当学习“经济法”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将职业道德内容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财务理念,端正财务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一核心素养第四维度,使学生在未来的财务工作中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不做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智慧学习方式构建

智慧学习(Smarter Learning)倡导培养行动力强、价值取向正确、思维品质一流的智慧型人才。要想构建智慧课堂首先需要创设数据驱动型智慧学习方式,这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先决条件,另外,还要从学生个性特征以及实际需求出发,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路径精准配置学习资源。

一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大数据采集标准体系,利用该体系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利用收集的学习大数据,归纳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共性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已经优化的学习特征。二是创建智慧学习路径网络,也就是根据知识和技能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大数据以及带有普遍性的学习特征,为学生规划出相应的学习路径网络,并根据实际学习需求为其分配学习资源。三是以学生学习大数据采集标准、智慧学习路径网络以及共性学习规划为依据,优化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以便改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范式会计专业学院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