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ANBP启动修复基因Ski双向调节TGF-β/Smad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2019-12-10陈丽周忠志刘沐琳陈港军吉琳杨乐岳育民邢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3期
关键词:胶原造模纤维细胞

陈丽 周忠志,2 刘沐琳 陈港军 吉琳 杨乐 岳育民 邢琴

(湖南中医药大学 1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第一附属医院)

严重创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4〕。创伤愈合的以往研究大多与经典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和Mad同系物(Smad)通路相关〔5,6〕。有研究证实,Ski基因是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核内负调控因子,可双向调控TGF-β/Smad依赖和非依赖信号通路〔7,8〕。复方ANBP是仙鹤草(A)、藕节(N)、乳香(B)和蒲黄(P) 治疗创伤的经验方,用于创伤早期的治疗,具有止血消炎、活血生肌的功效〔9〕。复方ANBP是临床治疗创面的经验药方,有一定的临床基础,且有广泛的促进创面愈合实验研究。前期研究发现,复方ANBP双向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达到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的效果〔9,10〕,但能否启动修复基因Ski双向调节TGF-β/Smad通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尚缺乏〔11,12〕。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TGF-β1、Smad2/3、Ski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复方ANBP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健康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雌性小鼠48只,7周龄,体质量10~20 g,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1.2实验药物、试剂 复方ANBP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购买仙鹤草、藕节、乳香和蒲黄并制备〔13〕,试验全过程使用同种药物。抗Ski抗体(批号:ab131134)、抗Smad2/3抗体(批号:ab217553)、抗TGF-β1抗体(批号:ab92486)、羊抗兔免疫球蛋白(Ig)G H&L(批号:ab6721)均购自Abcam公司。

1.3分组及建立动物模型 小鼠适应性喂养3 d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NBP组、空白对照组各24只。两组均分别随机分为4个亚组各6只,造模时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5.5 ml/kg)麻醉,将实验器械均消毒完毕后开始脱毛、备皮、消毒,用直径1 cm的全层打孔器在小鼠背部制成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造模后,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ANBP组的创面上立即均匀覆盖上一层中药复方ANBP粉末。

1.4标本采集 两组分别于造模后6 h、3 d、7 d、14 d用10%水合氯醛麻醉,对创面拍照记录。取相同部位以创面为中心、深至骨组织的大小为2 cm×2 cm标本,于4%多聚甲醛的瓶中固定,常温保存。

1.5免疫组化检测 ①脱蜡和水化:二甲苯10 min×3次→无水乙醇浸泡3 min×3次→95%乙醇中浸泡3 min×2次→75%乙醇中浸泡3 min×2次→蒸馏水冲洗1 min→置于磷酸盐缓冲液(PBS)中。②抗原修复:滴pH6.0枸橼酸缓冲液于切片上,置微波炉加热至沸腾,间隔5~10 min×2次,室温冷却。③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加入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阻断剂,室温孵育10 min;PBS冲洗3 min×3次。④滴加一抗:滴加100 μl一抗,小鼠单克隆抗体Ski(稀释浓度1∶100)、兔多克隆抗体Smad2/3(稀释浓度1∶50)、兔多克隆抗体TGF-β1(稀释浓度1∶100),37℃孵育60 min:PBS冲洗3 min×3次。⑤滴加反应增强液:滴加100 μl反应增强液,室温孵育20 min;PBS冲洗3 min×3次。⑥滴加增强酶标山羊抗小鼠/兔IgG聚合物:滴加100 μl增强酶标山羊抗小鼠/兔IgG聚合物,室温孵育20 min;PBS冲洗3 min×3次。⑦显色:加入适量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液,室温孵育6 min。⑧复染:自来水冲洗,苏木素染色液孵育20 s;分化、冲洗返蓝。⑨脱水、透明、封片。

1.6平均光密度值计算 显微镜下观察皮肤组织中的Ski、Smad2/3、TGF-β1蛋白在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显示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结果。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高倍镜下视野,采用MOTIC6.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阳性染色的光密度值,取平均值。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

2 结 果

2.1复方ANBP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双向调节 TGF-β1阳性表达部位在成纤维细胞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Smad2/3蛋白表达于成纤维细胞胞质和胞核中,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造模后6 h,空白对照组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胶原稀疏,少量阳性颗粒,着色浅且面积小,表达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BP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胶原增多,阳性颗粒增多,表达量增加。造模后3 d,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胶原增多,阳性颗粒增多,表达量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BP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胶原更致密,阳性颗粒增加明显,表达量明显增多。造模后7 d,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胶原更致密,阳性颗粒增加明显,表达量明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BP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胶原疏松,阳性颗粒明显减少,表达量降低。造模后14 d,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胶原含量降低,阳性颗粒减少,表达量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BP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胶原更疏松,阳性颗粒明显减少,表达量明显降低,见图1。

图1 造模后各时间点两组背部创面组织TGF-β1及Smad2/3的表达(苏木素染色,×400)

2.2复方ANBP对Ski蛋白表达的影响 Ski阳性表达部位在成纤维细胞胞核中,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造模后6 h,空白对照组可见成纤维细胞,较多阳性颗粒,着色较深且面积较大,表达量较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BP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胶原较少,阳性颗粒少,表达量减少。造模后3 d,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胶原更致密,阳性颗粒增加明显,表达量明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BP组成纤维细胞、胶原增多,阳性颗粒增多,表达量增加。造模后7 d,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胶原疏松,阳性颗粒明显减少,表达量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BP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胶原致密,阳性颗粒明显增加,表达量增加。造模后14 d,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胶原减少,阳性颗粒减少,表达量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BP组成纤维细胞数量继续增加,胶原更致密,阳性颗粒持续增多,表达量明显增加,见图2。

图2 造模后各时间点创面组织Ski的表达(苏木素染色,×400)

2.3TGF-β1、Smad2/3、Ski在造模后6 h、3 d、7 d、14 d平均光密度值比较 TGF-β1和Smad2/3蛋白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空白对照组从造模后6 h至7 d表达量逐渐增高,造模后7 d达到峰值,造模后14 d虽有所降低,但仍较高;而ANBP组从6 h至3 d表达量逐渐增高,造模后3 d达到峰值,造模后7~14 d逐渐降低;造模后3 d,ANBP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造模后7~14 d,ANBP组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从造模后6 h至3 d Ski表达量逐渐增高,造模后3 d达到峰值,造模后7~14 d逐渐降低;而ANBP组从6 h至14 d表达量逐渐增高,造模后14 d达到峰值;造模后6 h至3 d,ANBP组Ski的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造模后7~14 d,ANBP组Ski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TGF-β1、Smad2/3、Ski在两组造模后各时间点平均光密度值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 论

创面修复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13~15〕。TGF-β/Smad通路与创伤修复相关,TGF-β和Smads蛋白分别是成纤维细胞的趋化因子和下游信号的关键调节蛋白,该通路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炎症及修复细胞,促进创面愈合〔16,17〕。研究证实,复方ANBP是通过双向调节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中TGF-β/Smad通路减轻炎症、促进肉芽形成,加速再表皮化达到促愈抑瘢疗效〔10〕。本研究结果说明ANBP在创伤早期促进真皮层TGF-β1和Smad2/3蛋白的表达,在造模后期明显降低其表达,可双向调节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TGF-β/Smad信号通路。

有研究证实,Ski是创伤修复的关键基因,同时是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核内负调控因子,可双向调控TGF-β/Smad依赖和非依赖信号通路〔18~20〕。说明复方ANBP在创伤早期通过启动创伤关键修复基因Ski,双向调节真皮层TGF-β1和Smad2/3蛋白的表达,达到减轻创伤早期损伤和炎症反应,加快肉芽组织增生和再表皮化速度,加速创伤愈合的进程,提高创伤愈合质量,但复方ANBP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愈合的分子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胶原造模纤维细胞
高乳糖饮食叠加水平台法脾虚证模型研究与评价
分枝杆菌感染中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黑鱼胶原溶液的流变、热稳定性及化学交联改性研究
PPAR-γ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肠纤维化模型小鼠结肠中的动态表达特点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成纤维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胶原代谢与纤维化疾病研究进展
兔急性骨骼肌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分期确定
Weighted Boundedness of Commutators of Generalized Calderón-Zygmund Oper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