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时代人工智能对财经类高校学生就业影响的研究

2019-12-10曾德凤苏长欣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财经类机器人人工智能

■曾德凤 苏长欣(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一、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简称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以智能程度的高低对人工智能进行分类,可以主要把人工智能两种,一种是强人工智能,一种是弱人工智能[2]。弱人工智能又被称为应用人工智能,是距离现实最近、真正的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人工智能,通常它被分为四个领域:让计算机看得见世界的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CV),将语音转化为文字的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理解人类语言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以及帮助机器实现个性化的推荐系统(Recommendation System)、解决特定问题的专家系统等等。弱人工智能并不需要机器具备人类一样完整的认知能力,只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务,如我们熟知的AlphaGo、微软小冰、苹果Siri 都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那些具有推理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工智能,这样的机器被认为是有知觉和自我意识的,目前只存在于科幻小说或者电影中,现阶段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在财经领域的应用

1.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Roboadvisor)又称机器人顾问,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程序而出现的新型在线财富管理模式,用机器代替人力,把复杂的被动投资决策自动化。智能投顾不仅降低了投资门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投资的收益,因此,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3]。美国的智能投顾业务发展的最快,以“Bettermnet”和“Wealthfront”为代表的智能投顾在北美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国的智能投顾也在呈爆发式增长,招商银行在2016 年12 月推出的银行业首个智能投顾“摩羯智投”,上线不到3 个月,保有用户申购规模就突破了20 亿元,户均购买金额近4 万元。结合我国当前智能投顾的发展现状,预计到2020 年我国智能投顾市场的总规模预计达到5.22 万亿元。

2.财务机器人

财务机器人是指可以取代人力进行流程自动化财务工作的机器人[4]。2016 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推出智能财务机器人“小勤人”,可以替代简单的,重复性的人力工作。将公司相关发票录入,只要十几分钟,机器人可以自动生产会计账簿、财务报表,而且机器人的准确率可以达到100%,可以帮助企业节省财力人力更高效的完成任务。此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上市财务机器人以及财务机器人解决方案,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使一些基础的会计岗位被替代。

二、大学生就业状况及高校人工智能布局

(一)大学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本科就业率呈缓慢持续下降状态,本科生就业率从2014 年的92.6%下降到2018 年的91%,原因之一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本科大学生的数量增多,但是社会用人需求并没有相应增多,因此本科生就业率逐渐下降。但是近年来,高职专科学生就业比例却逐渐增多,从2014 年的91.5%提升到2018 年的92%。其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代替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是由于应用人工智能存在一定的成本,所以对于一些低成本、低利润的工作仍然由人工操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由于成本效益,会有越来越多的中端岗位被取代,对低端和高端人才的需求反而增多,人才需求趋于两极化。

(二)高校对人工智能布局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纷纷开始布局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5]。据《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全国35 所高校获得首批建设人工智能学科的资格,获得批准建设的高校中既有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这种全国重点高校,也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这种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其中清华大学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旨在通过本科广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尖人才,在低年级通过学习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为学生打基础,在本科高年级通过交叉联合AI+X课程项目的方式,培养融合型创新人才。北京大学也将在2019 级开始机器人工程的本科生的教育和培养。目前财经高校和高校财经专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还比较薄弱,大多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因此总体来说高校尤其是财经高校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布局还相对比较薄弱。

三、人工智能对财经类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制

(一)替代效应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行业都会受到冲击。在银行业,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撤柜,IBM 已经在银行做了三类机器人:银行网点迎宾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咨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机会可以取代大部分的银行职员。根据以往的研究,一种职业是否容易被取代,主要取决于职业是否需要社交智慧、是否需要创造力,以及职业是否需要感知及操作能力,如果一种工作具备以上三个特性,则不容易被取代,否则则容易被取代。

(二)创造效应

AI 可以取代也可以创造。纵观历史,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虽然科技的进步会替代一些传统的职业,但是技术的进步同样也会给我们创造许多新的职业。例如,人工智能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机器学习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数据采集标注员就是人工智能行业创造的一种新型职业,数据服务商也是人工智能行业催生出的一个子行业。另外,很多大学也开了人工智能有关的专业,财经类院校也逐步开展关于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相关的课程,为财经类大学生以后就业奠定基石。

(三)结构效应

人工智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正如前文分析,人工智能不仅会取代许多旧的工作,也会延长产业链,催生许多新的工作岗位。据预计,到2030 年全球将有7500 万至3.75 亿人口重新就业并学习新的技能,中国也将面临一场大规模的就业变迁。此外由于应用人工智能存在一定的成本,只有一项工作的收益能够弥补应用人工智能的成本,这项工作才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因此,在未来,低端行业仍然有大量的岗位需求,而中端岗位更容易被取代,高端岗位因需要脑力和创造力而更难被取代,就业趋势将会趋于两极化。

四、人工智能应用对财经类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国家层面

国家应加大院校对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建设和投资发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人才。国家还应需要加强对就业失业的监管,及时了解各行业从业人员增减变动情况,合理调节各行业从业情况,适当控制市场经济下的各行业发展。此外,加强社会保障,鼓励大学生就业政策和自主创业政策也是降低风险的办法之一。近些年,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有关人工智能有关专业,国家应鼓励这样的举措,让财经类专业与科技方向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学校层面

学校需要加强普及人工智能方面知识,打造多能性人才。另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视技能创新培养,才能让财经类大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决策者。学校更需加大对学生关于就业失业的风险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还可以多举行创新创业类比赛,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创业精神。让不同院甚至不同校的学生的合作与发展,发散他们的思维,扩大自己的格局。

(三)个人层面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注重对人工智能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兴趣,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个人精神修养,时刻保持乐观认真的态度,学会接纳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多参加科技类的比赛,多了解科技变化。将自己学习重心放在决策层面上而不是基础操作层面,把自己培养成能响应时代,有决策格局的“管理者”。

猜你喜欢

财经类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