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如何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解析

2019-12-10胡晓东黑龙江省曙光农场医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医疗标准

■胡晓东(黑龙江省曙光农场医院)

当前,医院的重要责任便是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医治病人。其中,因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飞跃,所以针对医疗服务提出的要求更加严格。目前,因为医疗卫生体系的全面改革速度比较慢,与社会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不符,加之一些国家医疗结构对于医疗市场的积极涌入,为我国医院之后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所以,医院要做好自身的改革工作,为保障在市场竞争中有长远的发展,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十分关键,可将管理的整体效果提升,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投放成本,有益于医院的未来发展以及建设。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企业是最先提出全面预算管理思想理念的,具体来说便是将发展的目标作为指导,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考核、激励等实施,以便对企业的运行效率给予保障,营造出更多的紧急收益。当前,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含义,基本途径便是预算,针对经济个体内部的每个部门之间,对财务和相应的资源分配、考核和具体的管理等工作开展,以便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得到更加系统的组织以及科学的协调,可对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给予保障,从而对制定的预期经营计划完成,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目标。

其中,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最明显的特征便是管理具有全面性、过程具有完整性、此外还有人员参与的全体性。管理体现出来的全面性,为在预算体系中将所有的经济活动纳入其中。过程的完整性便是,企业在内部的全部经济活动中,将预算管理落实到整个过程,包括了预算指标制定,编制以及审核预算、执行和控制预算、分析以及调整预算、考核以及评价预算等。人员参与的全体型特征便是,全面预算管理当中,涵盖了全部的部门,从领导到一线员工都需要参与其中。

二、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意识较为淡薄

目前,多数医院职工存在的普遍问题,便是针对全面预算管理没有足够的了解,有些工作人员认为,该项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为财务,与自己没有较大的关联,只需要将自身的本职工作做好即可,没有全面预算管理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如果医院工作人员针对全面预算管理意识非常淡薄,会为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和阻碍,即使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有效落实,也属于形式化流程,很难将管理创新进行有效充分的发挥,使得医院结构、未来发展受到了限制。

(二)预算编制不全面

医院针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过于对业务效益等数据进行注重,对投资预算以及筹资预算有所忽略。医院为了将自身规模进行不断扩充,需要对一定的固定资产进行购置,并对大量专业性人员进行引进,以便完善好内部培训工作,将医疗设施进行逐步优化以及更新。但这些工作都需要利用投资预算,所以相应的资金支出会使医院在人员建设、设备投资方面,投放更多的资金,但是如果医院没有对投资预算、超支预算体系以及预算编制进行完善构建,就会导致医院对预算工作的落实,会出现非常多的额外支出,从而消耗了更多的资金,不能使资源的合理分配得到实现,为医院运营战略的标准落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缺少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

目前,很多医院对于预算工作的开展,只开展了财务报表建立的工作,该项工作十分简单,没有对预算编制、执行、估算等相应流程进行建设,并且针对预算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对执行流程进行有效监管,所以缺少统一的预算结果分析标准。对相应的整体预算水平产生了影响。由于医院预算内部,对于设定没有相应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不能针对预算制定状况实施评估以及考核,加之医院对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医疗分配产生的作用有所忽略,使得预算评估以及考核并不能针对医院实际运营状况进行规范,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制约,使得预算失去了本身的严谨性以及展示出来的威严性。

三、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医院为了进一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医院中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的构建十分必要,需要全体工作人员拥有主动性,以便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工作中,为该项工作的落实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医院要定期展开相应的培训工作,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更多的预算管理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同时,还需要将预算宣传力度进行强化,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预算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其中,要与医院的真实状况进行结合,对相应的运营战略标准进行构建,注重提升医院内部效益的同时,将医疗服务进行优化,使两者构成统一。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医院服务的整体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理想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就医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二)预算编制方式优化

首先,需要对收入预算实施优化。通常情况下,由临床医疗部门进行设定,之后医院根据预算标准、成本标准以及自己的床位情况,依照设施投放、工作规模和床位变化,进一步明确部门预算标准,应用自上而下的原则,对之后一个年度的收入标准给予明确。其次,支出预算的优化。可将变动成本当中存在的可转变费用,作为支出预算当中的核心内容,其中涵盖了职能以及管理部门等。管控的具体内容涵盖了人工费用,额外预算和非医疗支出费用。人工费用,需要在总收入的范畴当中进行把控,将月度当做单位,对职工费用支出标准进行构建。非医疗支出费用当中,涵盖了培训所需费用以及差率费用等。需要对总支出管控和定量管控的形式进行落实。并将额外预算支出尽力可能降低,使预算的威严性以及严谨性有所提高。

(三)预算管理执行流程

在事前管理当中,会涉及到标准下发之后的预算编制和汇总等相关工作,需要应用全面预算管理部门针对目前处于的状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系统的探究。之后,结合医院制定的未来发展标准,在思考年度预算执行以及落实状况的前提下,将年度预算标准制定出来,下发给各科室以及部门。

在事中管理当中,主要包括了预算执行、预警以及评估。医院当中的每一项业务,将要与年度预算标准进行结合,然后精准落实。尤其是针对预算费用的核查体系,要给予高度重视,以便对预算审批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和控制医院预算的实际执行状况。针对预算执行,评估执行情况要定期进行,并对相应的预警体系进行构建,预算超额现象,整修工作要及时、具体,查出原因,保障预算标准的有序实施。

在事后管理当中,主要为将医院年度预算执行状况融合到相应的绩效中,并对激励措施进行完善。不但可以将预算管理进行提升,还能保障参与的积极性,并有效控制支出,使得医院工作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提升。

(四)提升医院的信息化水平

为了将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进行提升,需要将医院内部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以便最大程度的展现出信息系统的强大。医院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不但需要具体的财务信息,还需要一些非常信息,并且需要的信息量非常大,甚至需要一些医院的整体信息,某部门信息等。所以,为了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行提升,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其中,医院需要对信息平台进行构建,可为预算管理提供相应的保障。

四、结束语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最明显的特征便是管理具有全面性、过程具有完整性、此外还有人员参与的全体性。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服务的整体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理想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就医的满意度有所提升。所以,当前医院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普遍应用,一定要与自身的情况相互结合,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便为医院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医疗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