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环境下零售银行转型战略探讨
2019-12-10吴曙娜湖北工业大学
■吴曙娜(湖北工业大学)
一、引言
从宏观环境来看,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的发展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这给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更大的挑战。
从监管环境来看,监管政策总基调为“稳中有进”,即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上求稳,在处置违法违规、重大案件和高风险事件上求进。这意味着未来金融监管力度将全面升级,强监管局面将会持续下去,对金融市场乱象的整治已经常态化,这给银行经营带来一定变数。
从银行发展来看,虽然主营业务稳步增长,但转型发展的压力不断加大:一是信贷投放压力不减。金融“脱媒”日益加速,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稳步提高,大型企业、集团客户的资金需求会逐渐从银行融资转向资本市场;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向“三农”、小微阵地的渗透力度不断增强,零售银行传统优势受到冲击,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二是科技力量仍然薄弱。大数据对业务的支撑能力还不够,数据互联互通壁垒尚未打通,网上获客、智能风控能力不足,还很难开辟出一条线上受理、线上处理、智能审批的轻资产、集约化发展路径;核心科技力量跟不上业务发展节奏,特别是在模型建立、反欺诈能力提升等方面仍有欠缺。三是信用风险持续高发。不良贷款违约难以把握,加之信贷人员风险敏锐性不足、处理能力有限,未来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债券市场风险呈现出跨区域、跨行业趋势,成因复杂、化解困难。四是人才建设有待加强。资金市场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缺乏。
二、零售银行现行战略
零售银行业务,指的是为中小型企业单位、家庭或者个人提供的金融业务,主要包括零售中间业务、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三大类业务。该类业务通常具有类型多元化、数量巨大和业务较为分散等特征。随着零售业务的不断发展丰富,零售银行不仅向客户提供存款、结算、信贷、理财等基本服务,更逐步延伸到满足客户的投资顾问、资产管理、财富传承等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甚至提供子女教育、医疗服务、法律咨询等非金融服务。可以说,零售业务使得商业银行成为了现代意义的“金融百货公司”。
(一)网点多
由于零售业务涉及的产品丰富,面对的客群也比较分散,因此需要积累比较多的客户资源,必然就要有配套的网点建设以及营销人员来作为支撑,后期还有外拓宣传,营销成本相对而言比较高。
(二)产品丰富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零售业务的范围不断地延伸,产品不断地创新。具体而言,零售业务在存款、理财、信用卡、信贷的基础上形式不断地外延,产品的种类不断地丰富创新,以吸引不同需求的客户。
(三)自上而下销售产品
零售产品基本上是由总行层面研究开发,基层网点主要负责对目标客户进行精准定位,然后制定营销计划,实行差异化营销。
(四)数量单价制考核
零售业务的考核通常采用数量单价制,对于营销人员而言,每完成一笔具体零售业务,如存款、贷款、信用卡、理财、证券、保险、基金、黄金等等,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这大大激发了营销人员的潜力,也有利于零售业务的发展。
三、零售银行现行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零售产品的开发设计缺乏创新
零售产品的开发设计实质上都是总行层面来规划的,基层网点只能把产品推荐给适合的客户,而不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新产品。加之零售产品的功能单一、种类有限,各家银行的零售产品都比较类似,缺乏对市场的调研,所以在市场竞争上没有核心竞争力,难以脱颖而出。
(二)零售产品的销售缺乏战略规划
零售产品由总行规划,基层网点只能销售,不能选择产品,也不能选择客户,营销的渠道不够畅通。基层网点的理财经理虽然都是持证上岗,但是对于零售产品的销售基本上是等客上门的模式,客户咨询产品,理财经理就推销产品,粗放地对客户进行分类,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和非金融需求,根本没有形成“营销—跟踪—服务”这种良好的模式闭环,都是各自为战,各说其词,对于零售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客户的体验感和银行的口碑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零售业务的成本相对比较高
零售业务种类繁多,客群丰富,比较注重客户的体验感,因此传统网点相对而言量多而广。基层网点的铺开,成本也相应提高,包括人员的成本、物理成本、营销成本等等,如果仅仅销售理财产品、存款、信用卡等常规零售业务,难以提升网点的经济利润率。
(四)考核机制亟需进一步的完善
零售业务考核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综合来说涉及产品、创新服务、客户维护、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涉及的面也很广。如果仅仅以数量单价制来考核一线营销人员,客户的体验感也不会提升,应当科学细致的制定考核方案,增强客户的体验感。
(五)客户关系管理的运用有待提升
大数据时代,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运用对于零售产品的营销、客户的维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强大的数据库来支撑整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要系统地科学地进行客户维护,这样才能待续稳定地发展。
四、零售银行现行战略转型构想
坚持“重创新、夯基础”,加快四大转型,提升增长驱动力。
(一)经营向“综合化”转变
零售板块,以数字化为核心,要把科技元素融入业务全流程、多领域。线上以消费贷、车贷、场景贷等产品为获客载体,线下以传统普通农户、城镇居民、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主、公务员工薪阶层为潜在客源,实现资产、负债、中收、客户的大发展。公司板块,加大传统业务、投行业务、科技金融、交易银行的联动力度,推动全产品营销和综合化服务。互金板块,要依托“人工+智能”的模式,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将金融功能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有效连接线上和线下、交易和体验、便捷和安全,实现智能网点全业务发展的成功转型。
(二)业务向“线上化”转变
零售银行需紧跟金融服务移动化趋势,持续完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服务渠道体系,加速抢建“指尖上的银行”。一是加快线上业务布局。要围绕线上业务拓展,从产品和区域两个维度,明确各自定位,差异化获客。二是坚持移动优先策略。以“手机银行生活化”为方向,从功能和非功能两个角度突出手机银行的核心产品能力,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客户提供7*24 小时全天候、一站式金融服务,从最初的服务渠道向综合性移动金融及生活服务平台提升,破解线上“获客、活客、留客”发展难题。三是拓展金融服务场景。银行服务入口正从“场所驱动”逐步过渡到“场景驱动”。要继续拓展线上线下新场景,通过社交媒体入口直接触达客户,为客户提供浸入式的金融服务体验。
(三)服务向“智能化”转变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和流程,联动线上线下优势,从而更先进、更灵活、更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一是实现客户管理的智能化。要着眼于发挥大数据作用,推动客户营销向精准化转变,通过合适的方式,将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方案精准地推送给细分客户。二是实现业务管理的智能化。要大力推进智能化远程银行建设,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积极推广全委托新模式。三是实现客户服务的智能化。建立统一的在线客户服务平台,整合现有在线服务渠道,突破电话客服、视频客服一对一的局面,实现在线咨询、在线交易、在线认证等多项业务,与视频客服、电话客服实现平台互转功能。
(四)模式向“平台化”转变
一是打造价值共享的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打造快速响应的数据管理平台。要以客户业务行为偏好特征为参考,划分客户群体,从客户的资产、负债、客群、产品、收入等多维度进行交叉分析,支撑精准营销及风控管理。
互联网时代,零售银行的转型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把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到零售银行的转型过程中,助推银行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