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为何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国务院提出三个“支持”
2019-12-10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风险能力。
会议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促进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支持。
再提永续债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会议指出,对商业银行,提高永续债发行审批效率,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准入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同时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
永续债是没有明确的到期日,或者说期限非常长(一般超过30年)的债券,投资者不能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点得到本金,但是可以定期获取利息。
据了解,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2019年1月17日,银保监会批准中国银行发行不超过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即永续债)。银保监会表示,这是我国商业银行获批发行的首单此类新的资本工具,有利于进一步充实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扩大信贷投放空间,提升风险抵御能力。目前我国商业资本补充工具较少,尤其是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匮乏。银行迫切需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加大资本补充力度。
鼓励外资参与证券市场交易
会议提到,引入基金、年金等长期投资者参与银行增资扩股,支持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今年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曾公开表示,2018年中国债券市场外资净流入规模约1000亿美元,占新兴市场流入外资规模的80%。人民银行将借鉴债券市场国际投资规则,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相关安排,使投资环境更加便利和友好。
潘功胜介绍,为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监管部门不断放松市场准入,扩大投资者范围,取消额度限制,丰富风险对冲工具,拓宽投资渠道。目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均已在我国设立法律实体,越来越多的国际债券指数纳入中国市场。
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本次会议强调,资本金得到补充的商业银行要完善内部机制,提高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中,95%的融资来源于向金融机构借款,而至少80%的小微企业却由于某些原因拿不到金融机构贷款。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从去年开始,监管层频频发声,表示要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2018年10月22日,央行连发两文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一方面,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另一方面,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时,还强调要做好小微业务,小微和民企的融资难问题仍然刻不容缓。
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督促商业银行加大主动投放的力度,这里有一些内部机制,怎么发挥作用。特别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我们监管部门在尽职免责方面还要做一些努力,更好实现对企业愿意放、能放贷、会放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