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2019-12-09鹿茹茵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词组因材施教分层

鹿茹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作为一名入职刚两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年的年轻教师来说,其实我的教育经验还很欠缺,教学方法不太成熟,班里47个学生性格迥异,基础参差不齐,着实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大班”。但是在这将近两年和学生的点滴接触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教育需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才能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正如我校的校训所说:办有高洁人性的教育,育有智慧灵性的人才。

那么,如何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呢?

首先,尊重孩子个性,释放青春活力。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不同的家庭背景、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法态度: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小心谨慎,有的沉着冷静,有的却暴躁鲁莽。无论性格如何,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张扬个性、获得认可应是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需求。尤其是八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相对于七年的“听话”,现在的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说话、与同伴的交流来展现自己。作为老师,要求课堂纪律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为了维持纪律而过度打压那些“活力四射”的学生,同时,孩子们心理的变化,导致老师的严厉教育似乎效果有所减弱。相反,这个时候如果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孩子天性、释放他们的活力,则更容易争取学生的认可,也便于和学生更顺利地交流。我们班有个很活泼的学生,他一上英语课就特别兴奋,讲到一些故事就会“张牙舞爪”,使用各种肢体语言,甚至从凳子上跳起来。对于这个好动的学生,我没有严厉批评和制止,反而会给他回答问题、甚至表演的机会,让孩子充分释放活力,满足表演欲望。

其次,教育要摒弃灌入式,采用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英语教学同样如此,过去那种一个一个讲知识点、单词的方法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和现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单词讲解过程中,我一般会找一些图片,结合短语和句子,让學生一目了然,加深印象。比如space,robot,land ,sea,这些实词均可用图片展示其含义。而很多词组,如 point at, walk into, National Day 等词组也可以镶嵌在句子中,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此外,对于一些相似词组,如 stand up, look up, sit down, look down,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规律,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获得感。把英语和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如讲解run past词组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亲自跑一下,这个知识点就一目了然。而讲解traffic rules的时候,让孩子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交通行为,也会加深学生对这个话题的理解。

此外,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获得教育的成功。怎样因材施教?我认为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发现我校初中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优生不突出,学困生基础差,导致一堂常规课,有听起来非常容易的,也有完全听不懂的。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课堂任务和学生作业进行分层:例如单词听写基础好的学生听英文写英文,基础不好的看英文写中文;课文分析,基础好的根据关键词复述文章,基础差的只需要补全段落、或者做选择题…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我班学生英语水平比较均匀,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可见,分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实施分层教学更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还要求我们做到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我班有几个特别爱画画的学生,针对他们的爱好,如果他达到或者超出学习目标,我会奖励孩子小礼品,或者在办公桌画画,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我平时会留意孩子的学校生活情况,课上多提问多鼓励,帮助孩子增加集体获得感。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只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或只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除了学校的努力外,也需要家长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家校互动,形成合力。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孩子的性格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上。我班有个孩子性格偏激,遇到事情冲动易怒,此时我和其他老师的话他往往听不进去。这时,我只能给其母亲打电话,这个孩子一般听自己母亲话后,情绪就会逐渐平静下来,恢复正常。试想,如果该生的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顾,孩子愤怒的情绪只能延续下去,危害班级正常教学秩序。对于不在状态、成绩下滑的学生,我也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情况,针对学生近况与家长商讨解决方案。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并在沟通的基础上寻找有效的合作方式和途径,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完美地实现孩子的培养目标。

“创造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育”的提出是时代的迫切需要,虽然实现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但是各方仍在努力。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期待用一套教育"模具"把千差万别的学生铸造成同一规格的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顺应其天性、适合其个性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个生命通过"配方施肥"得到最需要的营养,从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猜你喜欢

词组因材施教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副词和副词词组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