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传统武术项目进校园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9-12-09黄阳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进校园武术技能

黄阳

传统文化进校园,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的传承笔者认为从娃娃抓起是非常迫切需要的。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培养创新型探究型人才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总书记也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立足当前的时代文化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梳理总结,运用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助力传统精华的传承。

一、武术项目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性

文以养心,武以养身,而武术可以养身心。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武术项目做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习武之人必有探究之心,而探究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武术项目招式灵活,闪转腾挪,特别贴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国家近日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势在加强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关注,重点在于引领人们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而武术项目在孩子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当中可谓是终身受益。鉴于国家层面的需求,鉴于个人习惯养成层面的需要,鉴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需求,鉴于武术这个项目的特点,武术从娃娃抓起无论从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来讲都显得非常迫切。

二、武术项目在进校园开展过程当中面临的部分问题

1.对于培养学生武术兴趣意识的缺失

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武术运动产生足以让学生自身去探寻学习的兴趣,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首要的问题。

2.武术文化传播的浅显性,武术文化内容缺乏系统性、统一性

在武术进校园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是五年级学生,教授的武术套路是少年拳1,2套,全区教学技能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可是上升到武术文化层面的教授,大多情况下是第一节课简单的介绍一下,而且没有统一系统的规范的授课内容,大多是老师根据自己所涉猎的知识,蜻蜓点水似的触碰一点,但这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播显得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3.武术文化展现形式以及平台的贫瘠

我们学习一种知识技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检验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诚然在武术进校园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的搭建展示的平台,丰富检验的方式方法,武术质检也是越来越正规化严谨化,并且也纳入到学校体育量化的项目当中,这对校园武术进一步开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我们很难发现,对于武术文化的考核又占有多大的份额呢,对于武术文化的实体体现我们又有哪些可以形成模式体系的统一质检标准呢,技能检验我们只能看其形,而武术文化的渗透,我们又要如何看其心呢。

4.学校、家庭的重视程度不一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凡是武术项目开展的比较好的学校,都有一个相通的特点,那就是学校重视程度。具体体现在:(1)支持学生参与社会组织举办的甚至是和学校利益关系不大的武术表演或者赛事(2)在学生寒暑假的假期特色实践作业当中,单独布置一项有关武术项目的特色作业(3)在日常的校园活动当中,给予武术兴趣浓厚的学生一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并在武术活动日常的开展中,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学习训练任务。在走访部分学生家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家长的侧重点多数还是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对于武术项目的了解知之甚少,即使是選择上课外体育辅导班,也多是选择社会上宣传力度比较大的,影响比较广泛的项目。

5.社会的普及性以及宣传力度不够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南区以专一性武术教学培训的机构寥寥无几,多是以山间,公园一些武术爱好者,捎带组织一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一些武术锻炼,但这也仅限于对武术项目兴趣很浓厚的学生和家庭,相较于其他热门体育项目,社会从关注度,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如果是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对于武术运动的普及以及武术文化的传承还是阻碍非常大的。

6.关于武术教学师资方面的部分问题

(1)老师专业性问题(主要指武术专业课非驻校老师)

目前进入校园教授武术技能的老师,虽然都是教育局统一培训过,持证上岗的武术爱好者。教师的教学专业性不强,导致在武术技能施教的过程当中出现的效果也是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一是部分老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欠缺,二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能及时跟上学生的需要,三是多数武术专业教师来源于社会上的武术爱好者,相对来说年龄偏大。武术爱好者经过系统的培训,持证上岗,这基本可以满足一般性武术教学的需要,但是深层次的需要,比如说武术文化的宣讲传播方面就比较欠缺。

(2)驻校教师问题(编制内在校体育教师)

通过走访部分武术专业课老师发现,他们普遍反映跟班体育教师武术兴趣不够浓厚,或是对于武术项目的了解很浅显,除去帮助专业课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秩序之外,好像对于武术项目本身的教学帮助甚少。在编教师参与武术项目培训机会太少,效果不佳,效仿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相较于足球项目,教师参与的有关武术方面的技能知识培训少之又少,甚至培训层面仅限于区域自己组织的培训活动,涉及到专业性、频繁性更是不值一提,更不用说对于武术文化层面的培训,更是几近为零。

综上所述,我们在培养学生武术兴趣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还是十分严峻的。武术项目开展过程当中我们面临的师资问题也非常严峻,这对于武术技能的普及本身就有一定的阻碍,更不要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了,在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越多,说明我们的机遇越多,师生共同研学的内容就越丰富。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学中,兴趣是首要第一位的,落实到武术上,笔者认为随着我国武术爱好者趋于老龄化的趋势下,从娃娃开始培养孩子的武术兴趣传承武术项目的必然所在。

猜你喜欢

进校园武术技能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