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2019-12-09任军伟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历史

任军伟

当前,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标准。本人作为一名奋战在康巴藏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我热切希望把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教得尽善尽美。然而,受历史学科本身信息量特别大,历史大纲要求记忆知识特别多,高考考点灵活多变等诸多因素影响,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困难和畏惧情绪,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在此,我结合日常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分析后认为,要想搞好当前康巴藏区历史教学工作,必须要正确认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找到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形成历史思维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使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法和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于提问启发式教学法,恩格斯曾这样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的惊奇处便是从疑问开始”。结合历史教学特点,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启智便是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历史学科的信息量特别大,考纲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的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信息,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观察,再通过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活动锻炼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果有教师从旁指导效果就更好了。那么,历史教师又如何高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呢?

1.教师要认真给学生介绍历史阅读方法,要求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看书,可以尝试把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结果和评价四大板块。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2.教师还要结合高考大纲要求引导学生探寻历史阅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信息。进而要求学生自主分析阅读过程中的重点信息,对于不能理解或难以把握的信息可以让学生作上符号后,通过询问老师和查阅相关资料來帮助解决。

二、教师要努力尝试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以此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其核心内容便是要求转变教师课堂中心的错误观念,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更强调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如何才能与学生平等、民主、和谐相处,以便于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我们班学生有一个特点,老师要讨好他们,让他们喜欢你,那他们才会认真学习你所任教的这门学科,对你教的这门课才会有激情”。作为科任教师的我们,虽然听到这句话,有些愤怒,情感上很矛盾,但从深层次思考,这位老师的话并不无道理。老师是要讨好学生,但这个讨好并不是低声下气,或者是物质上的讨好,而是精神上的投资,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平等、民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管学生学习成绩好坏、能力高低、家庭情况等等。师生以朋友的关系相处有利于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在课堂上围绕教学知识畅所欲言。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提出疑问时,既要给学生公平竞争和创造尝试机会,又要鼓励和表扬学生富有创意和别出心裁的想法。

三、课堂上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如图示法,历史教师把历史练习题制成投影片,再巧设问题,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近年来,高考历史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以及材料分析运用能力,特别是我们康巴藏区的高中学生由于知识能力基础相对差,掌握知识信息渠道简单且枯糙,我认为投影片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我在用图示法制作习题投影片时,利用图示法的文字、图表特点,首先将要解答的题“主干”用投影片映出,然后将所有解答题的支干先后依次映出,以此逐步培养学生审题、分析、综合、评述等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不仅防止了题海的泛滥,还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记忆的效果,使历史知识更具简约性、系统性、条理性。但高中历史教师也应当注意图示法教学的要点:

1.图示法教学强调浓缩性、简约性,因而对课本知识信息不能面面俱到。利用图示法,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高三自习,不能完全离开课本,最好是学生已经扎实掌握基础历史信息知识前提下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同学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图示法教学是将同一类别的历史现象集中起来,以方框表格的形式排列起来,使人清楚地看出同类历史事件各自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区别,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正好能锻炼同学们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体现当前高考能力考查题型的特点。

四、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历史课外活动作用,激发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课外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在历史科任教师的辅导下独立开展,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自愿选择参加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在活动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当家作主,提出新颖的历史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课外活动的内容必须与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其形式也要保证灵活多样,如课外历史兴趣小组、时政知识竞赛、历史辩论会、历史小论文、名人古迹参观访问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高效开展历史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不仅能够扩充学生知识信息量,增长学生见识,还对学生们形成独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

总之,教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贯穿整个高中历史教学过中的一项长期且系统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师生不断地进行探究,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把自己进化为新教学理念的倡导者,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更好助力康巴藏区高中教育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