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987名幼儿龋齿的状态分布、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2019-12-09梅海梨苗江霞张虎根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28期
关键词:预防对策

梅海梨 苗江霞 张虎根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市幼儿龋齿的状态分布,探索幼儿龋活性和龋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幼儿龋齿的预防对策。 方法 基于2018年1~12月北京市987名幼儿的口腔检查和CAT检查数据,对北京市幼儿各颗牙齿的患龋状况进行描述统计,并构造回归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对幼儿龋活性和龋齿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幼儿1岁以后,牙齿的患龋率开始快速增加,幼儿龋坏比例最高的牙齿依次为51齿(11.08%)、61齿(10.42%)、62齿(5.41%)和52齿(5.20%);幼儿的龋病发生主要受到儿童月龄、儿童口腔CAT值和幼儿监护人口腔CAT值的显著影响(P<0.05),而与儿童性别和口腔卫生状况的关系并不显著(P>0.05)。 结论 儿童龋齿的预防,仅保持儿童的口腔卫生是不够的,还需要重点关注儿童牙齿菌斑的形成和龋活性检查。

[关键词] 幼儿龋齿;龋活性;状态分布;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28-000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ate distribution of early childhood dental caries in Beijing, explo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s activity and formation and propose relevant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Based on the oral examination and CAT examination data of 987 children in Beijing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the dental caries status of each tooth of young children in Beijing was described statistically, and the regression model an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ere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ntal caries activity and formation. Results After 1 year old, the dental caries rate began to increase rapidly. The teeth with the highest dental caries rates were teeth 51 (11.08%), teeth 61 (10.42%), teeth 62 (5.41%) and teeth 52 (5.20%). The occurrence of dental caries in young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age of children, the oral CAT value of children and the oral CAT value of their guardians (P<0.05), but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hildren's gender and oral health statu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maintaining oral hygiene is not enough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dental plaque formation and sputum activity examination is also necessary.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dental caries; Dental caries activity; State distribution; Preventative measures

齲病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在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常驻菌渗入进而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慢性腐蚀[1-2]。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精细食品和糖类的食用频率越来越高,导致龋病的发病概率逐年递增。而在龋病的患病人群中,又以儿童为高发群体,儿童乳牙的硬度和密度都相对较低,加上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病原菌抵抗能力弱,导致其患龋的易感性更高[3-5]。龋洞一旦形成,就很难修复,并可诱发口腔炎症,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导致颌骨与牙槽骨发炎,引起儿童口腔长期疼痛,影响咀嚼和消化功能,并对儿童身心健康带来显著损害[6]。据2015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龋患率高达70.9%,比10年前上升5.8%[7]。在此情况下,我国相关学者和政府部门对儿童龋病的重视程度开始普遍提升,对儿童龋病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诊断、治疗及龋病预防知识科普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8-11]。总结之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3岁以后进入幼儿园的儿童群体,对三岁以前低龄散居儿童患龋情况的调查研究却很少[12]。然而在幼儿牙齿萌出的初期,家庭的喂养习惯,儿童口腔卫生护理和口腔检查对儿童龋病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13]。本文的研究正是针对三岁以前的幼儿阶段,重点分析幼儿各颗牙齿的龋病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儿童龋病的早期预防和家庭预防提供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状况

本课题的研究样本重点针对3岁以下幼儿,2018年1~12月,课题组对北京市某辖区的1~36个月的987名幼儿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童526名,女童461名,平均月龄16.16个月,具体样本分布状况见表1。

在针对样本幼儿的调查过程中,首先向幼儿的监护人告知本次调查的目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随后向监护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喂养状况和口腔卫生护理状况;然后对幼儿各颗牙齿的龋病状况进行检查;最后,再分别测定幼儿及其监护人的口腔CAT值状况。

1.2 幼儿口腔检查

本次针对幼儿的口腔检查,课题组首先对参与口腔检查的医师进行专门培训,依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整个检查过程由专业口腔医生采用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记录,包括无龋牙、龋齿牙、已充填有龋、已充填无龋等项目[14]。其中,龋齿和已充填有龋都属于本研究的龋病统计范围,而对无龋牙和已充填无龋则都作为无龋病处理。

1.3 CAT检测

课题组对幼儿及其监护人的口腔CAT值(Cariostat test,龋活性试验)都进行了检查,检查医师用棉棒提取上颌所有牙齿的唇颊面软垢后放入CAT成品试剂(三金株式会社,日本),并在37℃孵化器中培养48 h,结果参考成品CAT比色板進行7色段判定,CAT取值为0.0~3.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用数据首先通过Epidata建立数据库,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首先对样本幼儿的各颗牙齿龋病情况进行描述统计,随后针对龋病严重的几个牙齿,通过利用折线图分析其龋病的形成过程;最后,针对龋病严重的几个牙齿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幼儿的性别、年龄、幼儿口腔卫生状况、幼儿口腔CAT值和监护人口腔CAT值对龋病形成的影响作用。

2 结果

2.1 北京市幼儿的龋齿状态分布

首先,课题统计了本次调查的全部幼儿的总体患龋率仅为9.12%,与之前北京市幼儿患龋率调查研究结果基本类似[13],课题组首先分月龄段对幼儿的各颗牙齿的患龋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2。从表2中所列总体患龋率数据来看,幼儿龋坏比例最高的牙齿依次为51齿(右上乳中切牙,11.08%)、61齿(左上乳中切牙,10.42%)、62齿(左上乳侧切牙,5.41%)和52齿(右上乳侧切牙,5.20%),其中51齿和61齿的患龋比例明显高于62齿和52齿。因此对于幼儿的龋齿防治应重点针对这四颗牙齿,尤其是61齿和51齿。

2.2 幼儿龋齿的形成

课题组进一步重点针对患龋比例较高的51齿、61齿、62齿和52齿这四颗牙齿,通过统计各个年龄段的形成比例分析各颗牙齿的龋病形成状态分布,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到,1岁以后,幼儿四颗牙齿的患龋率开始快速增加。其中,51齿和61齿在1~2岁半之间的患龋率一直快速增加;而52齿和62齿在1~1岁半的患龋率增长,随后开始基本稳定。这表明,对于幼儿龋齿的防护工作应当从1岁牙齿刚开始萌出时就开始重视。此外,幼儿这四颗牙齿的患龋比例在2岁半~3岁之间开始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儿童在3岁入幼儿园前对龋齿进行了填充处置,导致患龋率降低。这也表明,牙齿龋病的早期填充和治疗对预防龋病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2.3 幼儿龋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幼儿龋活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探索幼儿龋病的形成原因,课题组首先构造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性别、月龄、口腔卫生状况和监护人龋活性(CAT)对儿幼儿牙齿龋活性的影响作用。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幼儿牙齿的龋活性(CAT)主要受到性别、月龄和监护人龋活性的显著影响。模型结果显示,男性幼儿(编码1)的龋活性要明显高于女性幼儿(编码2)的龋活性;随着幼儿月龄的增加,龋活性也会明显增加;监护人的龋活性会显著影响幼儿的龋活性,监护人的CAT值越高,幼儿的CAT值也会较高。与此同时,幼儿的口腔卫生状况对龋活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2.3.2 幼儿龋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课题组进一步针对幼儿重点患龋的51齿、52齿、61齿和62齿,构造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儿童的性别、月龄、口腔卫生状况、儿童口腔CAT和监护人CAT状况对儿童是否患龋的影响作用。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总体来看,幼儿的龋病发生主要受到儿童月龄、儿童口腔CAT值和监护人口腔CAT值的显著影响,而与儿童性别和口腔卫生状况的关系则并不显著;首先,儿童月龄会显著影响儿童的患龋概率,且随着儿童月龄的不断增长,患有龋齿的概率将显著增加;其次,儿童自身的CAT值状况将显著影响龋齿的形成,儿童的CAT值越高,患有龋齿的概率也就越高,这表明儿童龋齿的预防,仅保持儿童的口腔卫生是远远不够的(统计表明,儿童口腔的卫生状况与CAT值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还需要重点关注儿童牙齿菌斑的形成和龋活性。

最后,模型结果还显示,儿童龋齿的形成还受到监护人口腔CAT值的显著影响,而且二者之间呈显著的负向关系,即监护人的CAT值越高,直接带来的是儿童患龋齿的概率下降。结合之前幼儿龋活性模型分析的结果,课题组认为,监护人的龋活性状况对幼儿龋齿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监护人的CAT值高会导致幼儿的CAT值较高,进而诱发幼儿龋齿;而另一方面,监护人口腔CAT值较高导致监护人自身面临很多牙齿问题,进而带来监护人对儿童防龋的更加重视,进而抑制幼儿龋齿的发生。

3 讨论

3.1 主要研究结论

首先,幼儿1岁以后,牙齿的患龋率开始快速增加。因此对于幼儿的防龋工作应当从1岁各颗牙齿刚开始萌出时就开始重视。此外,牙齿龋病的早期填充和治疗会对预防龋病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其次,从幼儿龋病的牙齿分布来看,最容易形成龋齿的依次为右上乳中切牙,左上乳中切牙,左上乳侧切牙和右上乳侧切牙这四颗牙齿。因此,对幼儿的龋齿防治应重点针对这四颗牙齿,尤其是右上乳中切牙和左上乳中切牙。再次,牙齿龋活性是影响幼儿龋齿的重要因素,而幼儿口腔的龋活性又受到自身性别、月龄和监护人牙齿龋活性的显著影响。因此,对1岁以上的男性幼儿,同时监护人自身CAT值较高的情况,是预防幼儿龋齿的重点关注对象。最后,幼儿的龋病发生还受到儿童自身月龄、儿童口腔CAT值的显著影响,而与口腔卫生状况的关系并不显著。这表明儿童龋齿的预防,仅保持儿童的口腔卫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重点关注儿童牙齿菌斑的形成和龋活性。此外,幼儿龋齿的形成还受到家长CAT值的显著影响,表明预防幼儿龋齿形成,家长应注意自身的口腔卫生状况。

3.2 幼儿龋齿的预防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整体儿童患龋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损害。而在家庭喂养的幼儿阶段,是儿童龋齿形成的重要时期,值得广大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帮助儿童制定全方位的防治措施,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坚持口腔护理,提升牙齿抗菌能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降低幼儿龋齿的发病率,对儿童的茁壮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1 健康的家庭口腔护理观念  家庭环境与幼儿龋病关系密切,家人的健康观念和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幼儿龋齿的形成[15]。在门诊中,我们经常发现,家人尤其是老人,往往只重视孩子进食的数量而忽视饮食的质量,饮料、甜点、糖果等零食成为儿童生活的必需品,有的甚至取代主食,由于甜食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被致龋微生物所利用,产生粘性菌斑基质,极易形成幼儿龋齿。因此,提高家庭的健康口腔护理观念,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幼儿的龋病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2 早期辅助幼儿刷牙  家长对幼儿刷牙的早期輔助能够有效预防龋齿的形成。幼儿的乳牙一般在1岁左右就开始萌出,乳牙长出后就有患龋可能,因此家长应从幼儿1岁就开始辅助刷牙。选择适合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牙刷,尽量选择适合儿童口腔大小、梳毛柔软的牙刷,有助于更好地清洁幼儿口腔。

3.2.3 定期口腔检查  虽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但落实到定期口腔检查的较少,这也是儿童患龋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11]。由于乳牙龋病的发病时间早、发展速度快、自觉症状不明显,如不及时就医可引起牙齿疼痛、牙龈肿胀,影响儿童进食和睡眠。因此,家长掌握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定期带儿童接受口腔检查,最好每半年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以减少龋病的发生和发展[15]。

3.2.4 窝沟封闭  由于幼儿每颗牙齿的窝沟形状各异、深浅不一,是食物残渣留存和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

因此,进行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期是儿童乳牙完全萌出,且尚未发生龋坏的时候[16],协助幼儿园发放宣传资料,解答家长窝沟封闭相关知识,使家长了解做窝沟封闭的必要性,并告知家长封闭后每半年对口腔检查1次[17]。

[参考文献]

[1] 林爱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10(20):170-172.

[2] 陈绮琴,葛风华,席晓颖.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9(26):183-185.

[3] 尹琪.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患儿龋齿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1):144-145.

[4] 郑岩兵,游奕杨,李猛.6~11岁城镇外来农村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口腔患病状况研究[J].中国医院统计,2015, 22(6):444-445.

[5] 孙维平.影响牙周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4,21(6):416-418.

[6] 高薇,刘洪,严俊.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关系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5):1786-1788.

[7] 陈金玲,吴家栋,陈凯炎.儿童龋齿与其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9):64-66.

[8] 王雯,尚永一,及捷,等.3~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27(6):340-342.

[9] 张秋梅,康云.包头市青山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10):627-628.

[10] 黄达,伍守望,贺任飞.衡阳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16,30(2):124-125.

[11] 姚旭飞.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8,25(4):253-256.

[12] 林晓华,苗江霞,王文红,等.北京市海淀区0~2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8,9(3):36-38.

[13] 苗江霞,王文红,邹晓璇,等.0~2岁儿童重症婴幼儿龋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5,6(4):5-8.

[14]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健康流行病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

[15] 陈晓丹,王建忠,罗英,等.学龄前儿童龋齿及相关因素调查[J].预防医学,2018,3:113-114.

[16] 李银岚,朱凌虹,张静妮.某辖区9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8,40(2):179-181.

[17] 方达峰,陈燕娟,戴万明.窝沟封闭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54-58.

(收稿日期:2019-06-09)

猜你喜欢

预防对策
交通事故道路条件成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基层检察机关如何妥善处理涉检信访
小议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对策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的探讨
ICU医院感染状况的调查及预防对策